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概述

2021-01-06何基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酪氨酸证型激酶

何基明

(福建中医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22)

0 引言

肺癌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敌人。目前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欧美洲还是亚洲,肺癌均是致人死亡数最多的癌症。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常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较为单一,治疗效果不尽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知识的更迭,精准靶点药物为放化疗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尽管临床疗效不错,但综合多因素考虑,仍存在不足。传统医学治疗肺癌有着良好的效果,尤其近年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症状方面取得令人欢欣的成绩。

1 非小细胞肺癌西医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致命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划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以及大细胞癌,临床症状与小细胞肺癌相似,均以咳嗽、咯血、气短为主要表现,但其细胞分裂速度缓慢、分化程度较低,理论上相对而言预期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1.1 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8年报告显示,全球新增1810万患癌人数,死亡人数超过一半,其中因肺癌死亡病例估计180万,远高于后两位癌症死亡人数总和。报告还指出,肺癌可能是男性的首要杀手,从性别角度统计,男性肺癌患者约占所有病例的14.5%,而女性相对较少。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榜首,各地区发病率约为20%。

1.2 病因

NSCL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怀疑是多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大批材料表明,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烟草中尼古丁、亚硝胺能进行性损害呼吸道细胞,苯丙芘、砷、镉等化学物质均被证实能够致癌,临床尤其以鳞状上皮细胞癌为多见。一项来自美国癌症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推行烟草管控法律10年间,男性肺癌发病率由99/10万降至82/10万,而女性同样有所下降[1]。而针对非吸烟女性人群,肺结核、肺部病变、遗传因素可能是造成女性患肺癌的主要原因[2]。此外,环境污染、职业因素、遗传病史等均与肺癌高风险息息相关。

1.3 西医对NSCLC的诊治

NSCLC最初治疗手段仅能依靠微创手术,包括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等,手术原则是清除肺门纵膈淋巴结以及切除病灶,术后联合长期的放化疗予以巩固,以达到最大治疗效果。2011年NSCC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提出应重视临床分期治疗,对各期NSCLC治疗方式制定严谨的方案,如ⅠA期首选肺叶切除术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完全性切除者不推荐辅助放疗或化疗,不宜手术治疗者推荐单独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知识的不断学习,NSCLC逐渐被细分为多种亚型,由此诞生了多种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其代表之一,EGFR是一种上皮细胞,其胞内含酪氨酸激酶及多个自身磷酸化的羧基末端尾,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并能调控细胞的增生、迁移、分化、死亡等等活动。当酪氨酸蛋白激酶高度表达时,细胞处于完全失控的增生状态,无法依照程序性死亡,最终发展成为恶性肿瘤。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阻断酪氨酸自身磷酸化,使酪氨酸激酶无法活化。无论是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还是第三代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均是基于上述机制而研发的药物。除此之外,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靶向药物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其来源于免疫逃逸机制学说。PD-1是一种免疫受体抑制分子,存在于T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参与胞内酪氨酸的磷酸化,指导细胞生物活动,而肺癌细胞表面被证实存在高表达的PD-L1配体,两者相互作用以激活PD-1/PD-L1下游通路,起到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T细胞凋亡以及促进CD4+淋巴细胞分化等负性调控作用,使癌细胞得以免受免疫应答的威胁[3][4]。因此,该药物能特异性地阻断PD-1/PD-L1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实现强化T淋巴细胞效应功能的目的,从而复原甚至提升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1.4 西医治疗的不足

尽管靶向药物临床治疗NSCLC效果显著,但也有不足。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并且EGFR突变耐药机制较为复杂。而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仍缺乏特定标志物来预测药物的疗效。不仅如此,两者均有消化系统反应、皮肤毒性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放化疗患者需要承担经济与身体的双重压力,很难为部分患者所接受。

2 中医学对肺癌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常将“癌”与“岩”两字通用,故肺癌可称“肺岩”,以咳嗽、气短、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肺积”范畴。肺癌发病源于正气损耗,阴阳无法保持平衡。外感六淫邪气与正气亏损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依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人体正气能抵御邪气的侵犯,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正气慢慢衰落至无法与邪气相抗衡,此时外邪则趁虚而入,一方面使肺脏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气机运行不畅,另一方面,血液、津液由于无法依靠肺气完成正常生理功能,加之邪气滞留,易于肺部凝结成痰瘀。痰瘀互结,久之则积聚成块。肺又为贮痰之器、水之上源,长期水液内停,痰湿不化,日久成毒。病位虽在肺,但与脾、肝、肾、心密切相关。

2.2 辨证分型

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识,肺癌的分型标准临床上处于众说纷坛阶段。鲍建敏[5]认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多以脾虚痰湿、气滞血瘀为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则以阴虚内热、气阴两虚为主。冯丹丹等[6]通过收集20多年来关于肺癌中医证型研究文献,发现气阴两虚、脾虚痰湿、肺脾气虚、阴虚内热较为多见。辛晓丽等[7]对600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析,主要分为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和脾肾两虚型,前两位占所有证型比例为92%。

2.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中西医相关性研究一直是科研的热门话题,关于肺癌证型与病理、免疫等方面的联系也有诸多临床研究相继报道。徐晓翌等[8]对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组织病理类型、EGFR基因表达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两者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冯枫等[9]初步探讨腔镜下组织类型表现与中医证候的联系,结果气虚痰湿证、阴虚证分别以增生型、浸润型改变为主。而胡小梅等[10]对89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各组证型的不断加重,CD4+、CD4+/CD8+、IFN-γ依次减少,这提示晚期肺癌各证型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差异,证实了中医证型与免疫有关。

2.4 中医治疗NSCLC

整体观、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核心指导思想。整体观有三论,包括天人合一论、形神相应论及脏腑相关论。天人合一论强调大自然与人是同一个有机整体,《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他每天都住在空中,天空和大地都在空中,他的生命中的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形神相应论认为形与神是密不可分的,即“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脏腑相关论是基于整体观上对人体的再认知,“金真言论”:“阴阳身体器官的话,谁是脏阴虚,阳虚器官。肝、心、脾、肺、肾、五脏皆阴,胆囊、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脏皆阳。” 《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为四川,胃为海,九窍为水之气,向天下为阴阳,向天下为可汗,向天下为雨,向天下为气,向天下为疾风。”古人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将五脏六腑分为阴阳,而五脏六腑又有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之理,保证了机体的内在平衡,故人能保持健康。

肺癌的发生基础源于正气的耗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与邪气相抗衡是保证机体健康的先决条件,而中药在正确地辨证论治下可以起到恢复正气、驱邪外出的效果,即通过增强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时缓解病痛,从而提高中位生存期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迅速发展,单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不断地被发现,并应用于大量基础研究。白藜芦醇是从中药虎杖制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物质。张云珍等[11]研究发现,在白藜芦醇作用的NSCLC A459细胞(肺癌细胞)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促凋亡蛋白Bax、活化caspase-3表达升高,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自噬体形成,表明白藜芦醇能通过促进A459细胞过度自噬而引起凋亡。但是单味中药治疗NSCLC还处于细胞实验阶段,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中药制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艾迪注射液为主,艾迪注射液是从黄芪、斑蝥等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精炼提取的化合物。候金兰等[12]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108例,与单纯放疗的对照组比较,其他免疫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加用艾迪注射液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一项荟萃分析[13]指出,艾迪注射液治疗不仅能提高治疗效率与生活质量,同时能减轻放化疗带来的部分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血红蛋白下降。

中药复方治疗多以益气活血、消瘀散结、益气养阴为主,其中刘嘉湘教授经验方金复康抗癌效果良好,其部分作用机制更是得到细胞实验及网络药理学的证实。

3 结语

中医认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基础源于正气的亏损,治疗多以益气补肺为主,大量文献报道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着确切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实现的。尽管中医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得到广泛临床研究的支持,同时也显露诸多实际问题。其一,大部分临床研究样本量过少,随机性有待商榷,指标多样化,缺少大样本、高标准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其二,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多种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无法准确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学习,探索利用现代医学实现中医药研究标准化、精确化,让更多的人认可中医。

猜你喜欢

酪氨酸证型激酶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祛白胶囊联合脾氨肽治疗对白癜风患者IL-10、IL-17、酪氨酸酶IgG的影响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四氢嘧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制及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癌细胞“杀手”
吃酱油伤疤会变黑?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