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南京书院人物订补*

2021-01-06鲁小俊

图书情报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年表会试生平

鲁小俊 颜 彦

(武汉大学文学院 武汉 430072)

江庆柏先生编著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年表》)为清人疑年录的集大成之作,嘉惠学林,厥功甚伟。在江先生的千辛万苦中,也偶有疏忽和遗漏。本文以南京钟山、尊经、惜阴、文正等书院课艺总集的作者为例,列举数条以补江先生的劳苦(人物姓名后括号内的数字,为此人在《年表》中的页码)。

1 生年可订补者

1.1 马沅(P15)

马沅字湘帆、韦伯,上元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与倭仁、张集馨为同年友,每旬集会,作骈文和诗,风雨无辍。升湖广道监察御史。著有《驻颿阁文钞》《尘定轩诗集》。生平见同治《续纂江宁府志》卷十四之八《人物》、光绪《金陵通传》卷三十一。《钟山尊经书院课艺补编》(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江苏艺文志·南京卷》作“?-1850”。按,温肇江《钟山草堂遗稿》附录马沅祭文:“维道光二十有二年岁在壬寅(1842)八月既望又十日,同里同岁生马沅谨以庶羞清酒致祭于翰初温先生之灵。”[1]可知马沅与温肇江同岁。温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见后文;马沅亦当生于是年。故可记作“1779-1850”。

1.2 王鑅桂(P68)

王鑅桂字竹楼,上元人。庠生。道光间与同学方明竣汇辑《节孝备考》。咸丰六年(1856)避居苏州,以课徒自给。因遍求同乡殉难事实,裒集一册,寄至京师。归里后入忠义局,主采访事。生平见高德泰《上元王竹楼文传》。《钟山尊经书院课艺合编》《补编》(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高德泰撰《传》作“?-1865”。按,张汝南《江南好词》王鑅桂题识署“戊午(1858)暮春王鑅桂读于吴趣寓舍,时年六十有七”。[2]则其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故可记作“1792-1865”。

1.3 杨炎昌(P252)

杨炎昌字钟武,号少农,一作劭农,江宁人。少劬于学,为文似史迁,吴汝纶谓其才可驾管(同)并梅(曾亮)。光绪二十三年(1897)解元。连赴礼部试,不利。应邓嘉缉之荐,为萧县书院山长。又应梁鼎芬之招赴鄂,主道府两师范学堂讲席。卒于武昌。著有《为溪斋诗集》。生平见杨国镇《先君事略》。《尊经书院五集课艺》(1883年刊)、《钟山书院乙未课艺》(1895年刊)、《文正书院丙庚课艺录》(1900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江苏艺文志·南京卷》作“1864-1905”。按,其子国镇《先君事略》:“三十一年乙巳(1905)殁于武昌,时年四十六。”[3]据此其生当在咸丰十年(1860)。又,杨炎昌《和弟一首》:“忽遘终天恨,吾年卅五时。甲午(1894)三月形声一朝隔,千载不复回。”[4]上推其生年,亦与杨国镇所记相合。故可记作“1860-1905”。

2 多份硃卷所记生年不同者

硃卷、同年录、同年齿录等履历资料所记生年,可能存在官年现象,故而《年表》所采用的原则是合理的:“凡有其他传纪资料记录生年的,一般不取履历;若无其他资料,则仍依履历所记。”[5]可简称为“传记优先”,这也是本文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又,同一人的多份硃卷(指贡卷、乡试卷、会试卷)以及同年录、同年齿录,有时所记生年不一致。根据笔者的统计分析,这类履历当中,所记生年越早者越接近于真实年龄。因而在没有其他传记资料佐证的情况下,如果不并存诸说,以所记出生年份最早之硃卷或同年录、同年齿录为依据,当不失为比较稳妥的著录方式,可简称为“早岁优先”。[6]

2.1 陈光宇(P444)

陈光宇字御三,号玉珊,江宁人。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十四年(1888)举人,十五年(1889)会试中式,十六年(1890)补殿试成进士。官编修。大考翰詹,本拟二等第一,有忌之者,谓其轻薄,抑置三等。复为李慈铭所劾,交院察看。与夏曾佑同负盛名,又同有枪替之谤。未及中寿而卒。生平见其拔贡硃卷、乡试硃卷,以及王伯恭《蜷庐随笔·陈御三编修》。《尊经书院课艺四刻》(1879年刊)、《尊经书院五集课艺》(1883年刊)、《尊经书院六集课艺》(刊年未详)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860-?”。按,其乡试硃卷:“咸丰庚申年(1860)十一月初一日吉时生。”拔贡硃卷:“咸丰己未年(1859)十一月初一日吉时生。”[7]又,奭良有《甲辰挽陈御三》联,[8]可知其卒于光绪三十年(1904)。故可记作“1859-1904”。

2.2 姚槱(P591)

姚槱改名士璋,字厚载,号棫卿、公豑,仁和人。同治六年(1867)优贡,七年(1868)考取八旗官学汉教习。十二年(1873)举人,历官常山训导、嘉兴教授、归安训导、候选国子监学正、候补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赞善。生平见其乡试硃卷、会试硃卷。《惜阴书院西斋课艺》(1878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855-?”。按,其会试硃卷:“咸丰乙卯年(1855)八月十一日吉时生。”乡试硃卷:“道光戊申年(1848)八月十一日吉时生。”[9]故可记作“1848-?”。

2.3 章洪钧(P729)

章洪钧字梦所,号琴生,绩溪人。同治三年(1864)优贡,六年(1867)举人。十年(1871)会试中式,十三年(1874)补殿试,成进士。历官编修、宣化知府。生平见其乡试硃卷、会试硃卷。《惜阴书院东斋课艺》《惜阴书院西斋课艺》(1878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硃卷作“1846-?”。按,其会试硃卷:“道光丙午年(1846)四月二十四日吉时生。”乡试硃卷:“道光壬寅年(1842)四月二十四日吉时生。”[10]又,李鸿章《吴焕采署理宣化知府折》:“(章洪钧)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蒙简放宣化府知府,旋即到任。……偶染时症,于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在任病故。”[11]卒日为公历1888年2月1日。故可记作“1842-1888”。又,《安徽历史名人词典》记作“1840-1887”。[12]卒年公历需转换,生年未知何据,姑录于此。

3 卒年可订补者

3.1 王煜(P30)

王煜字絅斋,滁州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庶子、右中允、国子监司业、祭洒。曾督云南学,主广西试。二十二年(1842)乞假养亲回籍。主讲钟山书院数年。著有《笔耕书屋诗赋草》。生平见光绪《滁州志》卷七之四《文苑》。《金陵惜阴书舍赋钞》(1873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795-?”。按,光绪《滁州志》本传:“咸丰二年(1852)卒。”[13]故可记作“1795-1852”。

3.2 刘显曾(P189)

刘显曾字诚甫,号橙浦,仪征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十八年(1892)进士。历官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甘肃道监察御史、协理辽沈道,俸满截取以知府用。光宣之际,朝局日非,显曾居台谏,前后七上封事,皆关天下大计。宣统二年(1910)丁后母忧归,明年国变,自此遁迹泰州,以王伯厚、元遗山自矢。居泰十馀年,民国十四年(1925)返里。书法北朝,嗜金石,所藏碑版甚夥。生平见民国《江都县新志》卷八《人物传三》。《惜阴书院东斋课艺》《惜阴书院西斋课艺》(1878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851-?”。按,民国《江都县新志》本传:“戊辰(1928)三月卒,年七十有八。”[14]故可记作“1851-1928”。

3.3 陆春官(P425)

陆春官字春生,一作椿生,号悔庵,江宁人。性不喜帖括,以家贫,亲老仰膏火自给,每月院课,为文十数卷,至夜分始辍,以是羸弱。光绪八年(1882)优贡、举人,二十四年(1898)进士。朝考入选,即用知县,签掣广东,告近改安徽。听鼓未一年,即以母老告归。著有《陔馀杂著》《思过轩日记》。生平见蒋国榜《陆椿生先生传》。《尊经书院五集课艺》(1883年刊)、《尊经书院六集课艺》(刊年不详)、《文正书院丙庚课艺录》(1900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硃卷作“1858-?”,注:“生于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为1858年1月28日。”按,蒋国榜《陆椿生先生传》:“卒年正五十。”[15]则其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故可记作“1858-1906”。

3.4 曹森(P709)

曹森字宝书,上元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官山西榆次知县、忻州知州、大同知府。以母老乞归。逾年母卒,服阕,未及赴补。咸丰三年(1853),留办筹防局。生平见同治《续纂江宁府志》卷十四之十上《人物》、同治《上江两县志》卷十四《科贡》。《钟山尊经书院课艺合编》(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790-?”。按,同治《续纂江宁府志》本传:“咸丰三年(1853)春,粤寇东下,江宁戒严。两江总督陆建瀛以森有吏材,奏请留办筹防局。……二月初十日,仪凤门地道火发,城垣毁。……城遂陷。森知事不可为,入庄恪公祠,奋身投池。池水浅,不得死,遂与妻李氏对缢桑树下。”[16]故可记作“1790-1853”。

3.5 端木杰(P816)

端木杰字俊民,号过庭,江宁人。嘉庆十二年(1807)优贡,十八年(1813)举人,十九年(1814)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馆选后专心古学,苦心绩学,终身不衰。生平见《金陵文征小传汇刊》。《钟山尊经书院课艺合编》(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776-?”。按,《金陵文征小传汇刊》:“年四十九,卒于官。”[17]故可记作“1776-1823”。

3.6 缪祐孙(P823)

缪祐孙(P823),字孚民、稚鹄、柚岑、柚塍、櫾岑,江阴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二年(1886)进士。授户部主事。旋考取外国游历员,游俄国,归国后著《俄游汇编》十二卷。调任总理衙门章京,到署派俄股当差年馀。生平见民国《江阴县续志》卷十五《人物·文苑》。《惜阴书院东斋课艺》《惜阴书院西斋课艺》(1878年刊)、《尊经书院课艺四刻》(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同年录作“1851-?”。按,民国《江阴县续志》本传:“中风疾而卒,年甫四十有四。”[18]故可记作“1851-1894”。

4 生年卒年皆可订正者

4.1 温肇江(P787)

温肇江字翰初,上元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八年(1828)举人,十二年(1832)进士。官户部主事、主稿。著有《钟山草堂遗稿》。生平见同治《续纂江宁府志》卷十四之三《人物》、光绪《金陵通传》卷三十八。《钟山尊经书院课艺合编》(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黄钊《闻温翰初农部之讣》作“1783-1843”。按,黄钊诗作于癸卯年(1843),又有句云:“五十才登第。”[19]由成进士之年推之,知其生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然夏塽挽温肇江七律四首序云:“道光二十有二年(1842)八月二十二日,翰初温先生卒于京师。”“先生生六十有四矣。”马沅祭文亦云:“维道光二十有二年岁在壬寅(1842)八月既望又十日,同里同岁生马沅谨以庶羞清酒致祭于翰初温先生之灵。”[20]可知其卒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上推其生年,当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则黄钊闻温肇江之讣,是在第二年;“五十才登第”,当指五十岁中举而非成进士。故可记作“1779-1842”。

4.2 魏家骅(P847)

魏家骅(P847),字梅村、梅荪、景皋、员辰,晚号刚长居士,江宁人。少从冯煦游。光绪十四年(1888)优贡,十七年(1891)举人,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庶吉士。请假南归,佐凤阳知府冯煦赈灾,与修《凤阳府志》。二十九(1903)散馆授编修,考取经济特科。历官山东学条处提调、东昌知府、云南督署总文案、迤东兵备道、提法使、迤西兵备道。辛亥后家居念佛,从事慈善。生平见魏家骅《刚长居士自述》。《尊经书院六集课艺》(刊年不详)收其文。

《年表》据会试硃卷作“1865-?”。按,《刚长居士自述》:“同治二年癸亥(1863)八月,予生于如皋。”[21]可知会试硃卷所记为官年。又,《清代人物大事纪年》记其卒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六十九。[21]疑此处所记享年为实岁,生年有一年误差。故可记作“1863-1932”。

5 公历农历需转换者

《年表》特别注意到需要转换公历、农历的人物,均用附注的形式列出其农历年月日,并转换成相应的公历年月日。这一做法是非常合理可行的。可以补充者还有:

5.1 蒋师辙(P754)

蒋师辙字绍由、遁庵,号颍香,上元人。光绪十七年(1891)副贡。游幕江苏、山东、台湾诸省,所撰《江苏水利图说》《海塘志》《临朐县志》《鹿邑县志》《凤阳府志》,莫不考证精详。援例为安徽知州,历寿州、凤阳、桐城、无为,卒于官。著有《青溪诗存》《词存》《诗话》《杂记》《台游日记》。生平见冯煦《安徽无为州知州蒋君传》、陈澹然《无为州蒋公祠碑》、邓嘉缉《安徽无为州知州蒋君墓志铭》、陈作霖《安徽无为州知州蒋君传》。《惜阴书院西斋课艺》(1879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邓嘉缉撰墓志铭作“1847-1904”。按,邓嘉缉《安徽无为州知州蒋君墓志铭》:“以光绪三十年(1904)三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有八。”[23]12未言出生日期。冯煦《安徽无为州知州蒋君传》:“君生道光丁未十二月二十一日,卒光绪甲辰(1904)三月二十七日,年五十有八。”[23]8其生之日,公历为1848年1月26日。故可记作“1848-1904”。

5.2 程先甲(P768)

程先甲字鼎臣,号一夔,江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二十九年(1903)举经济特科。历主江南高等学堂、简字学堂、国学专修馆。尤精音韵、训诂之学,著书40余种,合为《千一斋全书》。生平见潘宗鼎《私谥懿文程一夔先生墓志铭》。《钟山书院乙未课艺》(1895年刊)收其文。

《年表》据潘宗鼎撰墓志铭作“1871-1932”。按,潘宗鼎《私谥懿文程一夔先生墓志铭》:“生于同治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24]公历为1872年2月3日。故可记作“1872-1932”。

猜你喜欢

年表会试生平
年表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傅忠诚教授生平
王锡良年表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黄春明个人年表
曾巩生平
弋舟主要出版作品年表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