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疗法君臣佐使书方配伍探究

2021-01-06徐海伦王秀红

图书情报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处方疗法书籍

徐海伦 王秀红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中医中君臣佐使原则经历代医家实践,对其含义历代有新的见解。最初《神农本草经》三品定君臣提到:“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1]1;“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1]21;“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1]35。”认为君臣佐使分三品。《素问·至真要大论》[2]484提到:“帝曰: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与三品说划清界限,但没有明确佐药的含义。明代何瑭[3]认为:“主病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引治病之药至于病所者,使也。”进一步明确了君臣佐使的含义。中医治病君臣佐使为处方配伍的重要原则,为古代中医治病提供了中药配制的医理方法之一。中药治病,从单味药开始发展为药对、复方,是一个从简到繁、从浅入深的过程,君臣佐使处方配伍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单味药的疗效,调和了中药的偏性,抑制了中药的毒性,扩大了治疗范围,使用药更为安全有效。

阅读疗法兴于国外,但其读书治病之精髓自古在我国古文中就有记载,而结合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的阅读疗法最早是由王波提出的,他依据三品定君臣说将书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养命推荐传统经典,中品为养性推荐公认名著,下品为治病推荐通俗心理调节之书[4]。宫梅玲在研究阅读疗法治疗抑郁症时,从李兰妮治疗抑郁症的书方中发现了君臣佐使这一配伍理念,根据李飞编制的《方剂学》[5]一书中提到的君、臣、佐、使药的含义,即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的药物;佐药是加强君药、臣药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使药是引导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将李兰妮书方中的部分书按照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分为君药一味、臣药两味、佐药三味和使药三味[6]。杨桦等人根据君臣佐使结合中医心理学将君、臣、佐、使药成分细化,君药成分细化为爱情、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童年经历,臣药为悲、怒、恐、喜、思,佐药为动力性、激动度、紧张度,使药分为书方吸引力和阅读疲乏度[7],为阅读疗法书方的成分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至于运用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思想配制阅读疗法的具体书方则不得不提泰山医学院的宫梅玲,其论文《李兰妮阅读治疗抑郁症书方配伍》[6]、《童年创伤引发的抑郁障碍书方配伍》[8]和《失恋引发的大学生抑郁障碍书方配伍》[9]分别介绍了抑郁症中的双相障碍、因童年创伤引发的抑郁症和因失恋引发的抑郁症具体书方。从上述三个有关抑郁症书方配制来看,笔者认为君药的功效主要是帮助读者了解认知疗法,臣药主要是心理学家撰写的帮助读者对抗抑郁症的具体做法,使药主要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共鸣,至于佐药有介绍宗教疗法的书籍,有接纳自己的诗歌,有与抑郁症无关的情感疗愈类小说,可见佐药的种类之丰富。国内也有其他书方按类别进行划分,如林于凯的《大学生阅读疗法的案例与书方分析》[7]将书方分类为普通心理学书籍、抑郁症疗法书籍和文艺作品,田花蔓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书目研究》[8]制定了五个书方分别是环境适应挫折、情感挫折、学习挫折、自我认知挫折和人际关系挫折,韩滢莹的《监狱图书馆对服刑人员抑郁情绪的阅读疗法干预研究》[9]将书方分为专业心理类图书和一般消遣类图书,这些书方的分类展示了不同的观点。

1 阅读疗法君、臣、佐、使药含义探究

为了理解君臣佐使药含义,更好地将书与药联系起来,将其中医含义分别介绍并结合已有阅读疗法文献,丰富阅读疗法君臣佐使药的内涵。由于中医各家对君臣佐使药的概念不是十分一致,将其概念移植到阅读疗法中可能对其含义产生误差,但是本研究最终目的是将阅读疗法中的君臣佐使关系厘清,首先需明确中医中主证和立法的概念。主证即标志主要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一组症状群,如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证。立法是在辨清证候、明确诊断之后,根据治则的综合考虑,提出与疾病争锋相对的治疗方针[13]。君臣佐使处方配伍原则正是以主证和立法为前提的,对主证和立法的拿捏得当能够让药方因人而医、因病而治。

1.1 君药

君药在中药处方中位于君主地位,作为处方君主的药物是治疗病症病因或主症的核心药物,起主要治疗作用,且在处方中发挥主要作用。君药是整个处方必不可少的药物,一个处方中必须包含君药。在选择君药时,应以靶症和立法为前提,遵循强效、广效、数量少三原则,且君药是动态可变的[14],即同一处方中的君药在治疗不同症状的疾病时君药能够依据病状的不同而对应的发生变化。

在阅读疗法中,君药是针对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书籍,该书对接受阅读疗法治疗的读者应是最为受益的、最能改善其心理创伤的书籍,与主证密切相关,是起正面作用的书籍。例如读者患有因失恋引发的抑郁症,从实证来讲症状为抑郁症,其主证则是病因失恋,那么可以向其推荐一些关于针对失恋这一病因治疗实证抑郁症相关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书籍对这位读者来说就是君药。此外复杂病因应以联合君药治疗,则说明可以一同治疗的君药数量可以不止一个,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15]中提到“七方”即“大、小、缓、急、奇、偶、复方”,其中的复方是指两方或数方合用,用于治疗复杂病症的方剂,如果读者的情况比较复杂,则可以考虑联合多个书方一起推荐阅读,形成多君药共同治疗的效果,但是每个君药在书方中的地位都是最高的且只有一个。

1.2 臣药

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中药处方中辅助君药的药,与君药相生,能协助君药加强整个处方治疗效果的药。臣药在一个处方中与君药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素问·至真要大论》[2]483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从前人的制方模式中不难看出,中药处方始终保持着君臣药并存的组方架构。

在阅读疗法中,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书籍,应与君药治疗方向一致,即针对主证提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缓解心中问题所在,但其在读者的心中地位不及君药。在一个书方中君药只有一个,臣药比君药数目多意味着可以挑选针对病因从别的实证出发的书籍,比如针对失恋但不是治疗抑郁的其他一些书籍,这类书籍范围较君药目标书籍更大。在书方中,臣药与君药一样是必须存在的,有对症类的书籍作为君药,则综合类的书籍作为臣药的候补书籍,具体书籍应根据读者的情志与目标问题相对应。读者可以阅读臣药撰写读后感,并且能够结合臣药领悟君药的道理从而加强君药的治疗效果。

1.3 佐药

佐药是辅佐君药而不辅佐臣药的药,对君药起佐助、佐制或者反佐的作用,与君药多为相克的关系。佐药在药方中不是必然存在的,一般存在于中方和大方中,君药和臣药存在于小方、中方和大方中。佐药应是治疗君药臣药所不能解决的兼证,指不同于主证的其他病症。

在阅读疗法中,首先佐药具有制约君药毒性的作用,如果君药中有一些负面作用的内容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负面影响,那么阅读疗法师就要对可能是君药的一些书籍标明其副作用,并且针对这些副作用去挑选能够消除副作用的书籍当作这个书方的佐药一同配制。其次佐药能够治疗兼证,如患有抑郁症且睡眠不好,那么对应的佐药则是改善睡眠障碍的书籍,与病因不相关但有这些症状的,可以作为佐药。最后佐药的反佐是指药性过于激烈加入佐药缓解药性使其能够服用,这种佐药适合对前述给予的君药臣药有抗拒情绪的读者,以与君药臣药相反类型的书籍给予刺激使其能够阅读推荐的君药臣药。

1.4 使药

使药就是在中药处方中起信使作用的药物,一是引经药,即引导药物达到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将处方中的诸药能够沟通起信使作用。

在阅读疗法中,使药的作用正如宫梅玲[8]所讲,能够疏泄情欲、直冲郁结,令人豁然开朗,符合这种要求的书籍则需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能够让读者相信阅读疗法,通过书中人物借助阅读这一行为成功焕然一新,能够令读者相信阅读的力量;二是书中经历要与读者的自身经历相类似,甚至更为凄惨,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阅读疗法推广初期,使药的存在是必要的,阅读疗法的研究在理论上偏多,大众对于阅读疗法的了解甚微,所以书方中关于介绍阅读疗法和令读者相信阅读力量的使药对读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读者阅读交互中信任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满意度[16],而这种信任感一方面是对阅读疗法的认知,另一方面则是与阅读疗法师之间和共同参与阅读疗法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

2 阅读疗法君臣佐使配伍探究

阅读疗法中书方的配伍是尤为重要的,单一书方往往疗效不够全面,中医的君臣佐使处方配伍让中药主从关系分明、紧密配合,从而发挥中药处方的整体作用。清代才子张潮的小品文《书本草》[17]是中国第一个开出的阅读疗法书方,他模仿中药各味药的药性揭示了几乎中国的所有典籍的药性,内容涵盖了处方、药性和作用,虽然历史悠久,但对如今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如何依据君臣佐使配制书方,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旨在为之后以女性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的阅读疗法研究做铺垫。

2.1 明确读者病症及原因

一般而言,患者去医院是治疗身体的疼痛感,阅读疗法则是缓解患者心中的消极情绪。目前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最有效的量表之一是SCL-90量表,这个量表也是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使用的量表之一,从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来评价相应的症状[18]。通过SCL-90大致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是何后,可以通过自制的问卷以及访谈,探索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由于咨询情况因人而异,已有的阅读疗法处方单一,往往不能立即给出对应的书方,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证证明何种书方有效,积累一些书方可直接对号入座。宫梅玲撰写的《读祛心病》是阅读疗法在大学生群体应用的重要实践成果,书中列出了读者的“病症病史”与“问题成因”[19],张鑫对该书中39个案例进行了统计得出“童年创伤”“失恋”“人际关系”是引发大学生群体抑郁的主要原因[20]。明确症状后挑选合适的对症类书籍作为君药和臣药予以阅读,根据中医君臣佐使的数量配制来看君药的数量一般为1本,在对症类书籍中经实验挑选较容易被读者接受并且较权威的书籍,臣药的数量比君药多,一般为2-3本,介绍如何摆脱读者心理障碍的方法类书籍。

2.2 结合情志相胜法奠定书方基调

中国古代的情志相胜法可与君臣佐使相结合形成整个书方的基调,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书方佐药的挑选上,其规律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中的悲指悲悯,以悲悯他人之心克制自己的愤怒,其原理与心理学中的合理情绪疗法相契合,应换位思考克服不理性信念。“恐胜喜”中恐为恐惧,喜为自己的不良喜好,与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原理相近,利用心中的恐惧和排斥克服不良嗜好。“怒胜思”中思指忧思,以语言刺激他人因优柔寡断而错失机遇,与心理学中的激将法类似。“喜胜忧”中忧指忧愁悲伤,古人常常通过打坐、参禅等方式获得内心的平静,从而品尝到喜悦之情,心理学中的森田疗法往往也是如此,不去因烦恼而苦苦挣扎,顺应自然,继续平静过自己的生活。“思胜恐”中思为思考,对恐惧的事物以理性的思考对待,自然会明白无端恐惧是没有必要的,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将对恐惧的注意力转移至外部以排除恐惧心理[21]。如果能够用西方中的心理学解释中国古代的情志相胜法,对于情志相胜法的运用则更容易令人接受。

杨桦等人[7]结合中医心理学将臣药成分细分为喜(快乐度)、怒(愤怒度)、悲(悲哀度)、恐(恐惧度)和思(思虑度),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推荐的每本书进行该项目的打分从而量化了每本书的情志,同一题材的文章着重的情感可能会不同。笔者根据宫梅玲对臣药作用的理解即臣药为辅佐君药的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专家撰写的书,将情志相胜法与佐药的作用相结合,利用佐药的佐助、佐制和反佐的定义选择更适合读者的书籍。运用情志相胜法询问来者内心的感受,是愤愤不平抱怨他人,是希望改正自己不良嗜好,是自己过于优柔寡断不好抉择,是心中悲伤无法释怀还是对什么感到无端恐惧。在了解读者情志后选书应遵循情志相胜法奠定书方整体基调。从人的情感出发找出对应的书籍是配制书方中佐药的前提。

2.3 根据病症病因决定书方大小

中药药方有小中大之分,佐药更是从0到9味,药方的大小对应着病症的严重程度,由此推测书方也存在小中大之分。阅读疗法适应人群是多样的,适应的心理问题同样也是多种,例如抑郁症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其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有区别的,重度抑郁症应根据病因制定大方即“君一臣三佐九”,中度抑郁症对应的佐药数量相对较少即“君一臣三佐五”,轻度抑郁症可以不配佐药仅提供君药臣药。如果没有抑郁症只是情绪上有问题,可根据读者以往经历推测该经历是否对他造成潜在的影响,若经历了常人无法接受的负性事件则可以运用阅读疗法“治未病”的作用疏解负面情绪,提供对应的佐药和使药。针对抑郁症现有最权威的书籍《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其对抑郁症患者的治愈率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高达70%,该书正如书名所述是一种情绪疗法,不仅仅适用抑郁症患者也适合情绪上出现异常的读者根据本书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宫梅玲阅读疗法实践中书方的君药均为《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作为君药纳入抑郁症书方的。郝艳艳[22]指出相较于对症类书籍的治疗效果而言,综合类书籍更能帮助解决焦虑问题。笔者认为专业类对症书籍在书方中的数量不宜太多,应作为君药和臣药使用,在推荐专业类对症书籍最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解惑才能发挥该类书籍的最大功效。综合类的书籍则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在书方中综合类的书籍应当作为佐药和使药使用。

2.4 君臣佐使书方有阅读顺序之分

君臣佐使分别代表着书方中四种起不同作用的书籍,根据宫梅玲的抑郁症书方服用方法可大致归纳君臣佐使药的阅读顺序。首先读使药,使药往往选择与读者经历类似的作品如小说、散文,通过心理学的映射原理将读者与使药中的主人公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读者-书方之间的桥梁。然后读臣药,臣药往往是专业的心理学家或者精神病学专家撰写的帮助读者对抗自身问题的书籍,涉及到“怎么做”,在读者阅读使药放下心中防备后读臣药能够自我学习解决方法,并且可以通过写作的手段去抒发内心的情感。最后读君药,君药是整个书方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也是较难读懂的,如果读者一开始读君药容易产生抵抗心理,宫梅玲建议读《伯恩斯情绪疗法》需3-6个月才能掌握积极思维模式,可见作为君药的书需要读者反复阅读反复学习才能掌握。至于佐药阅读顺序宫梅玲未曾特意提出,笔者认为在阅读书方过程中佐药的阅读可以根据读者的心情在任意阶段进行阅读,理由为佐药并不跟读者病症相对应,且在中药中“君一臣三佐五”、“君一臣三佐九”来看佐药数量最多,宫梅玲给出的三个书方中佐药的种类也繁多,能够随时阅读清除负性思维。

2.5 实践决定君臣佐使各书地位

阅读疗法师分析读者病症后根据情志相胜法和读者的阅读能力向读者推荐合适的书方,通过读者的阅读反馈,对书方中的各书定位,何为最主要起正面反馈的书籍,即君药,加强君药效果的书籍为臣药。对简单的病症或问题仅需君、臣药即可解决,但对于复杂的问题则需加入佐药甚至使药。中医的药方处方有时并不是明确君药究竟是何药,因此有量多者为君药的说法。对于阅读疗法而言作为君药的书籍需要精读和多读,才能体现君药的价值。笔者认为对于阅读能力较高的读者来说,在一个书方中应加入解决对方主要问题的较专业书籍作为君药的候补书籍,臣药则是对君药的一些理念进行补充说明,使得君药的疗效更好的发挥出来。至于臣药、佐药、使药可以采取泛读的阅读方式,通过以量取胜了解内容大意,给自己留下印象最终形成自己新的认知。阅读疗法是一个从实践中获得书方再从推荐书方中进行实践的反复过程,书籍并非中药只有固定种类,每年出版社都会出版大量书籍,所以书方的更新是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和完善的,是一个动态的、须经实践验证的过程。

3 结语

本研究是通过中医中何瑭所述的君臣佐使原则看待阅读疗法,而不是仅仅给各类书赋予一个类别,即并不是依据最早的君臣佐使的上中下三品说将书籍分为上中下三类,是根据读者存在的问题和读者的情志帮助读者推荐对应的书,最后根据反馈结果来评价推荐书目的君臣佐使地位以完成书方的。由于目前阅读疗法书方较为匮乏,单一书目的效果不如书方,而能够直接运用的书方很少,以借助中药君臣佐使的含义帮助阅读疗法的书方制定更为合理有效。至于对症类书籍的挑选和综合类书籍的功效究竟是如何,则需要读者对经由阅读疗法师挑选的书籍阅读评价后才能最终认定什么书籍较为合适。

阅读疗法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的探究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本研究仅仅分析了中医君臣佐使的含义,并结合已有的君臣佐使书方对阅读疗法中的君臣佐使提出自己的理解,至于如何利用君臣佐使原则进行书方的编撰则是一个需要实践的、漫长的过程。阅读疗法是阅读推广的一种新途径,在开展阅读疗法时,要对读者的心理背景情况详细的了解,如果读者心理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达到了医学上给出的疾病标准,建议还是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将书方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

猜你喜欢

处方疗法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人间处方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处方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