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高职院校节水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01-06王宝龙

湖南水利水电 2021年1期
关键词:节水水利思政

王宝龙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创建节水型城市、发展节水新科技在节水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时代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在水文化、水科普、水科技挖掘、发展、创新、运用等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节水文化体系构建、节水知识科普以及全民节水意识培育等方面存在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全民思想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我国进行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节水理念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水资源和用水短缺的严重制约,全社会公民用水行为不良、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水利高职院校作为水情教育的主阵地,创新时代节水文化,传播节水文明理念,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培育时代新水利人才,不仅是党和政府布置给水利高职院校的重大任务,也是水利高职院校培育高质量人才的神圣使命。加强节水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时代新人意义深远,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促进绿色节水理念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1 节水文化教育在水利高职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1)节水文化研究成果不足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丰硕成果,由此迈入全新的发展时代,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思想和国家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和创新,我国对三大经济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准布局,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掠夺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型发生重大转变。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问题是党和政府发展推进绿色经济的重大举措,党和政府不仅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节约利用,还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资源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资源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关键性自然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同时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资源。水文化是全社会以水为载体共同创造与水有关的科学、艺术及制度、习俗等在内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1]。我国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文化育人上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是提升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水文化历史上,有治水文化、灌溉文化、漕运文化、水源保护文化、祈水文化、亲水文化,唯独缺少节水文化[2]。我国学者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传播、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新时期节水文化研究中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节水文化内涵、理论、机制、措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全民节水护水意识、自觉行动有待加强。

2)节水文化价值挖掘力度不够

水利高职院校在育人目标和培育方式上,存在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而忽视了综合素质能力培育的问题。因而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并未全面凸显水利特色文化。一是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主要依据学生的岗位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来设置学科课程,虽然有部分学校开设水文化教育课程,但并未真正重视水文化教育,尤其是节水文化内容零散,缺乏完整性、针对性和适应性,节水文化育人效果差强人意。二是课程思政内容太过狭隘。2019 年水利部发布“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期水利精神,水利商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开发、挖掘、创新水利精神,课程思政在内容设置和表现形式上逐渐把节水文化教育边缘化,不利于节水文化元素的充分挖掘和价值体现。三是节水文化传播力度、热度、深度、广度不够,宣传内容空洞,致使全民节水文化价值认同差异,价值取向未达成一致。另外,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缺乏针对性,文化能力和认知差异对节水文化存在不同看法,绿色节水理念并未深入人心,社会节水风尚并未全面形成,节水价值引领还需探索与创新。

3)节水科普创新滞后

水利高职院校各具特色的节水文化活动,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但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文化活动的短暂性、分散性、趣味性,不能够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长久地高度集中。其次,缺乏个性化的节水科普形式。当前“灌输式”的科普形式普遍存在,学生抗拒逆反心理增强,探索建立柔性节水科普机制,构建个性化节水科普形式,以此达到科普教育效果。最后,水利高职院校学生节水科技创造能力的短板日益显著。清洁的水资源,是保障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欲提高学生节水创新能力,还需国家、社会、企业、学校通力合作,采取有效举措,解决创新滞后问题。

2 节水文化教育在水利高职院校中的价值

一是有利于丰富和充实水利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水文化由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四个层面构成,具有民族、地方、文化背景和时代四个属性。正是由于水文化历经岁月的磨砺和洗礼,衍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品质。大禹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廉洁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等优秀文化的产生必将推动节水文化的发展,将节水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必将有力地挖掘节水文化元素,将多元节水文化的价值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出来,提升节水护水意识。二是发挥节水文化育人功能。水利高职院校不仅只是培育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水利人才,而且要培养勇于担当、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只有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坚定节水护水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增长学生节水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节水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节水价值观和节水文化认同感,真正化解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让节水理念入心入脑,进而外化为节水护水行动。三是提升节水文化“课程思政”作用。思政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升“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贯通融合,还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节水意识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节水文化教育在水利高职院校中的文化价值和引领作用。

3 节水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破解节水文化的发展和全民节水护水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水文化、水科技创新,同样,节水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创新路径,促进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生活、生产和消费全过程,使节水成为国家行动及全社会自觉行为[3]。

1)立足节水文化进行“课程思政”创新

思政课程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水利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使用上过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新时代水利精神。在水文化和节水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上存在认知偏差,并未充分认识到水文化蕴藏的巨大育人价值,教师过于狭隘的认知观严重阻碍了水文化与节水文化的发展。要全面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必须立足我国节水文化,通过吸收国际发达国家先进节水文化、节水制度、节水科技、节水设备对其进行全面的文化整合,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的节水文化,通过节水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节水文化教育,传承“人水和谐”、“上善若水”的水文化精神,引导学生乐水、爱水;贯彻“科学、求实、创新”的做事精神,引导学生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提高职业素养,练就水一般的美好品质[4]。通过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个人素养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从而实现节水文化育人目的。

2)“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教育打造个性节水文化品牌

中国水文化的发展大部分集中在文化理论和文化概念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符合全民节水价值观念的社会实践。曾经在全社会进行的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等教育活动并未获得全面成功,先进的水文化所具备的引导功能、环境、文化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还需进步创新。水利高职院校学生在水文化活动的选择上注重其趣味性、互动性、传播性、易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教育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利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求,是“互联网+”深度发展的时代产物,是提升水利职业院校学生节水意识、节水觉悟、节水责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措施。新时期的三创合一教育不仅具备“互联网+”特征,而且更加注重个体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水文化、“三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互通关系,其本质都是充分利用优秀文化资源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第一课堂打造特色水文化和节水文化素质课程,注重课程内容设计、资源使用与学生特征相匹配,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推广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创意、创新”价值观,将学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实践相融合,培育学生“创意、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等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尤其要进入大师名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通过教师或企业导师指导、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等多维度、多层次、全过程系统流程训练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策略,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当个体完全具备“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时,教师或企业导师可以扶持学生打造个性化节水文化品牌,通过节水文化制造、节水文创产品、节水科技等形式的文化输出将节水文化、“三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发挥“三创”育人价值。

3)打造线上虚拟现实和线下节水文化体验教育课程

首先,虚拟现实(VR)与其所衍生地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能把携带三维信息的虚拟场景与真实世界相互叠加,极大地提升用户感官世界的直观性、精准性、实时性[5]。随着近眼显示技术、感知交互技术、渲染处理技术、内容制作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VR+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探索虚拟现实技术+节水文化的融合是推动节水行动的创新路径。将节水文化以大学生广受欢迎的游戏娱乐模式进行精准设计、开发、运用,通过VR 增强节水文化的趣味性、真实性和视觉性,以情景代入增强文化体验感。其次,通过线下节水文化体验教育课程,巩固和增强线上虚拟现实教育成果。通过建立特色节水文化教育基地,以实践参与的活动形式来强化体验教育课程。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前、课中、课后设计好各项体验活动,让学生从真实的体验过程中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更深刻地认识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将节水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涵养精神文明和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更要通过立德树人,培养勇于担当,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我国水困问题,形成全民节水的良好风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水水利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节水公益广告
《山东水利》协办单位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项目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