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疫情与中国国家形象设计的媒介建构

2021-01-05何靖

编辑之友 2021年12期
关键词:疫情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挑战,也是中国国家形象设计与建构中的一次考验。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时政类期刊对整个疫情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报道。其封面设计在主题选择上擅长使用多样深入的全景画面,从不同角度多层次报道,注重挖掘平凡个体的抗疫实践,展现了纵览全局的国际视角与大国担当。在封面设计视觉符号的表征与建构上,采用多种不同的图像表现方式建构不同视觉时空,对图形符号进行想象与再结构处理,在图文耦合中共同建构国家形象。这些给中国国家形象设计以启示,即从微观出发,形成植根于日常的视觉叙事方式;从本土出发,建立特征鲜明的视觉话语体系。

【关键词】疫情 国家形象设计 期刊封面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12-089-07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12.013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有效及时抗击疫情,向世界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一次大考。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各级各类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本文选取10本主流时政类期刊,以其中有关疫情报道的封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研究其封面设计的主题选择、视觉符号的表征与建构等,以期为我国国家形象设计与建构带来一些启示。

一、研究背景及对象选择

本文所选择的10本期刊均为主流时政期刊,其中《今日中国》是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语种对外报道刊物,该刊在全球有18家关联机构,杂志行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发行量达380万册;[1]《中国报道》是一份以“向世界报道中国”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态和民生情况的政经类精品期刊;《中国新闻周刊》因其富于洞见的深度报道、新锐犀利的评论和特色专栏而闻名,该刊位列中国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第一名;[2]2003年11月在上海创刊的《瞭望东方周刊》,是一本近20年新崛起的读者群所创办的大型综合类新闻周刊;《民生周刊》以“讲好民生故事、促进民生发展”为办刊宗旨,為一本专注民生的新闻期刊;《三联生活周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3]《财新周刊》以时事报道为主,发行量一度突破20万份/期;《南都周刊》是一份以城市为关注对象的新闻杂志,刊物内容定位为“呈现深度、提供新知、发掘趣味”;《南风窗》是一本以“冷静的力量”为办刊理念的双周刊,内容集中反映时事政治、经济社会事件、企业经营发展等时政、财经报道等;《新民周刊》是目前国内报刊零售和自费订阅市场上发行量最大的时政类周刊,也是上海第一份综合性新闻周刊。

这些期刊,主管单位有的是国家相关部委,有的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中央宣传机构,有的是地方新闻传媒机构;有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有的立足区域,面向全国;有的创刊于新中国成立伊始,有的创刊于新世纪;有的专注民生,有的专注城市。虽在关注对象及办刊理念上各有侧重,但无一例外都将新闻时政类内容作为报道重点,对中国乃至世界发生的重大时事做了全方位的系统报道。因此选择这10本具有不同特点的时政期刊作为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

本研究选取时段为2020年1月8日至2021年8月15日,封面主题以有关抗疫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为:该封面具有抗击疫情的相关文字或图像(形),如遇无法确认时(如封面图像中有戴口罩的人物形象,但未有疫情直接性的表述),结合封面报道文章加以甄选。据此,选择有关抗疫报道主题封面共计108期(见表1)。

二、封面设计主题选择

1. 多样深入的全景画面

纵观整个封面设计的议题选择,涉及内容有武汉封城前后、全球共同抗疫、复工复产、疫苗研制、后疫情时代、就地过年、群体免疫、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关系等。

(1)全时段的全景式展现。从疫情突发时的应对、疫情严重时期全国人民对武汉的驰援,到疫情后期的复工复产及疫苗研制等环节,力求做到全覆盖。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2019年12月31日,该刊即派出第一批记者赴武汉采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该刊主张全面记录整个事件。于是,第一个关于疫情的封面报道《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率先发出,整个封面最终定格为一个身着防护服、全副武装的医生头像,护目镜背后是其严肃而又坚定的目光。主标题为竖排的四个黑色粗黑体大字“新冠病毒”,醒目且刺眼,提示人们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肆虐,主标题左旁竖着的一排小字“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用诘问的方式给读者以警醒(见图1)。几乎所有的刊物,都在2020年2月疫情全面暴发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封面报道。各刊物对疫情也进行了连续性深入报道,如《中国新闻周刊》连续13期、《财新周刊》连续11期、《新民周刊》连续10期将疫情主题作为封面设计内容,《今日中国》在其旗下中、英、法、西班牙等语言版本上不间断推出封面报道。在封面报道的数量上,《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民周刊》分别以22、21期占据了自疫情暴发以来出刊数量的30.1%与27.3%。

(2)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多层次报道。如针对疫情最为严重时期的武汉,《南都周刊》的“武汉,疫情遭遇战”(2020年第2期)封面描绘的是深蓝色夜空里,因疫情隔离在不同大楼里的一对青年男女隔窗相望;《中国新闻周刊》的“武汉现场”(2020年第7期)封面描绘的是病房里几位医护人员正在治疗病人的场景。各刊均对武汉市的疫情防控、救治病人、城市运转等做了不同角度多层次报道。关于复工复产,《新民周刊》的“上海满血复活”(2020年第17期)封面描绘的是经历过疫情的人们开始恢复工作、学习、生活的情形,这些矢量造型人物的背后是大小不一的齿轮。该封面文章从新基建、新产业、新消费三个层次报道了2020年5月的上海,经济逆势上扬,特别是上海版的新基建“35条”正成为推动后疫情时代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上海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4]

2. 凡人形象的建构与塑造

疫情面前,数不清的凡人正在各自的抗疫崗位上,勇敢坚守。这些凡人的形象也一次次成为期刊封面的主题。据统计,在本研究的108个封面样本中,出现普通人形象的达80个。

(1)在描绘方式上,个像与群像交相辉映。如在2020年3月9日出版的《财新周刊》九宫格构图封面中,布满了八张不同的武汉人面孔,分别是完成了不可能任务的建筑公司经理、在工作中感染新冠病毒治愈后重返岗位的护士、勇敢逆行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建言献策的教授、恪尽职守的警察、创下全国跑单纪录的外卖骑手、坚持诞下新生命的新冠孕妇、每天清扫隔离病房的保洁员(见图2)。九宫格的中央,是“武汉冬天的八张面孔”的深灰色标题。这八个人都是武汉的英雄,在他们组成的群像中,每个形象迥异的个体得到充分张扬。

(2)在塑造角度上,场景烘托与细节塑造相互补充。在对场景描绘上,疫情暴发初期,各刊将目光投向集结出征、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在疫情胶着的关键时期,那些抢救病人的紧张场景给受众带来强烈震撼。在抗疫取得阶段胜利时,各地复工复产热火场面让人备受鼓舞。如《新民周刊》2020年第17期封面中,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开始忙于工作、出差、出游、上学等,表达了封面“上海满血复活”的主题。这种复工场景的勾勒在《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9期、《财新周刊》2020年第7期、《南都周刊》2020年第3期的封面中也都可发现。在对细节的塑造上,一个个微观放大的局部让读者对抗疫各环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封面注重手的细节描绘,有的双手紧握,有的共同托起戴着口罩的地球,有的单独举起象征复工的扳手。如《今日中国》在英文版与阿拉伯版(2020年第7期)的封面上,分别用照片及矢量图形风格表现了不同肤色人们相互握手,组成多边形的情形,画面中央的标题为“遏制Covid-19需要全球合作”。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个平凡个体的生活状况也在快速发生变化。英雄人物形象不再具有优先地位,真实、自然、亲切的凡人形象走上视觉文化的舞台。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各种方式和新冠肺炎疫情做斗争,他们是各自岗位上的英雄。与传统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灌输英雄形象不同,这些期刊封面擅长运用大众文化手段和技法来塑造形象。其传播和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英雄形象与其受众的关系,已从“要我认同”变为“我要认同”。[5]这些英雄平凡而多元,源于我们生活的周围,对这些凡人英雄的发掘和塑造,必然会给受众以认同感。

3. 纵览全局的国际视角

在对疫情的报道上,我国媒体并未将视角局限于国内,而将目光投向世界,体现了一种纵览全局的国际视角和大国担当。本研究样本中,有22个封面直接以他国抗疫或全球共同抗疫作为主题。在对他国的报道中,《南风窗》的“‘战时’美国”(2020年第8期)选用了一张疫情影响下的美国寂静街道作为封面图像,并用一系列封面报道文章说明“祛魅”的美国和“趑趄”的全球化进程,需要一场“拯救、重建与归正”(见图3)。《财新周刊》的“韩国做对了什么”(2020年第11期)的封面图像是一对身着朝鲜传统服装的青年男女,他们虽戴口罩,但仍化着精致妆容,举止优雅从容,看样子生活并未受多大影响。该封面文章分析了韩国未封城、经济未停摆、传染源有效隔离、重症挤兑及时消解、病死率较低,但仍需准备长期抗疫的情况。《中国新闻周刊》“停摆的世界”(2020年第11期)封面中,一个巨大的地球背景前,醒目的暂停标志的右下方,是一个身着防护服渐行渐远的落寞身影。文章描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暴发后,时代广场、巴黎圣母院、罗马角斗场等全球地标出现的令人伤感的末日景象。《三联生活周刊》则连续在2020年第11、12期封面中,描绘了两个外国人的正面形象,11期站在证券市场睁大双眼、紧盯着市场行情的男性,以及12期窗户后戴着口罩、透着无助眼神的女性,将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巨大影响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些封面主题文章及设计表现出中国人抗击疫情的能力和决心,体现出的行事效率和国际视角、彰显的国家精神和责任担当,让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加丰厚。

三、封面设计视觉符号的表征与建构

1. 多样图像建构不同视觉时空

摄影图片是期刊封面、图像杂志的首选。照相机具有一种“内在的忠实”,“它使得拍摄者能够揭示镜头前所呈现景象的实质,并创造比实物更为真实、明晰的图像”。[6]鉴于此,在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样本中,设计师使用了多样的图像建构了不同的视觉时空。

(1)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莱辛语)连接一个事件的前因与后果。而“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的画面可通过对后来事件的诱导或对已发生事件的回顾,预示结局或回顾前因。[7]《中国新闻周刊》的“围城之战:我们如何过关”(2020年第5期)封面中,方舱医院大门大开,门口的斜坡上,三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全力推着担架车向医院走去,担架车上躺着一个等待救治的病人。闻讯而来的医护人员已做好准备,其中两人正走出大门,准备伸手帮助运输病人,另两位站在门内,等待着接力救治病患。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大家接力救治新冠病人的顷刻,从这个顷刻中,受众很容易想象到该场景所连接事件的前因与后果。这样的顷刻在各期刊的封面中较为常见,如《南风窗》的“风雪武汉”(2020年第5期)封面中,俯视的视角下,苍茫大雪中,一辆救护车正在疾驰。《财新周刊》的“新冠疫情何时了”(2020年第42期)封面中,正在排队候车的人们,有的四处张望,有的正在打着电话,有的探头看着前方,神色各异。这些“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往往通过对画面人物动作、表情或事件场景的瞬间截取,塑造出既包含过去,又暗示未来的视觉形象。

(2)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的多幅图像并置于一个封面中,从而重建事件的形象流及时间流。让受众在新的并置的图像中感受时间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8]这样并置图像的方式在本研究样本中共有四例,分别为《财新周刊》的“武汉冬天的八张面孔”(2020年第9期)、“他们打满全场”(2020年第14期),《民生周刊》的“了不起,新冠疫苗志愿者”(2021年第1期),《南都周刊》的“原地过年,别开生面”(2021年第2期)。如在《南都周刊》2021年第2期封面中,因疫情分处不同地方过年的四个家庭正在通过视频互相祝福(见图4),设计师利用图像技术将不同时空中的画面并置于一幅封面中。就收集四个家庭图像的封面而言,它是一个二维的空间,且这些封面中的图像彼此间虽没有情节上的因果联系与明确的时间顺序,但符合所谓的“主题—并置”式空间叙事模式。[9]当期刊封面中图形、图像元素承担了对事件的描述或记录之责,时间与空间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能指的一部分,以此配合信息及语义的传达。[10]

(3)在一个封面主题文章中,除选择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图片作为封面外,还在目录、导读或该封面系列文章中以插图的形式补充叙事。《南风窗》的“抗疫:全球硬战”(2020年第7期)封面文章对全球疫情做了总体分析,文章认为“新冠之战”应不会像“一战”和“二战”那样打那么久,但这场全球“硬战”对世界各国危害巨大,远没有结束。该期封面图像是一个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外国人,正掀开帐篷的门帘,面无表情地向外张望。单从封面上看,很难获取明确或带有倾向性的信息,但目录导读中的配图,则可起到补充叙事的作用。该图下方是一双紧握雨伞的双手,伞的上方是纷纷落下的新冠病毒“雨”,手上涂满了世界地图的图案。结合封面标题和文章,可从这两张图像中读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来势汹汹,面对这场“硬战”,世界各国需加强合作、共同抗疫等信息。这种使用插图进行补充叙事的方式,几乎在所有时政期刊中都有使用,这既增强了杂志版面的视觉美感,又让信息传达更加丰富和完整。

2. 图形符号的想象与再结构

对于期刊封面设计而言,一方面,各類图形符号不仅具有超越一般图像和文字的表达力,还有助于增加文章内容的感染力;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图形符号并不直接反映现实,它是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即把不易或不便表达的事件,通过图形的形象性直接诉诸人的感情,产生出一种直观性和意象性之美。在本研究的封面样本中,图形符号的传达有以下几方面特征(见下页表2)。

(1)将符号修辞引入图形的形式表达和意义建构中。符号修辞是图形设计的常用手段。表2统计了研究样本中除各种人物及场景外,较为频繁出现的图形符号。①从中可以看出,疫苗、病毒、地球等符合受众的“百科制约”特征的符号频繁出现在期刊封面上,这些符号因具有一种“近似的普遍性”,有助于解码方顺利快速地理解编码方发出信息的意义,从而产生出明显自然的认知。[11]统计发现,期刊封面还出现了沙漏、玫瑰、扳手、钟表、箭头、问号、日历、伞等数十种图形符号,表面看其似乎与抗疫或疫情没有直接联系,但正是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让这些符号的隐含意义得以传达。如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大流行”(2020年第9期)封面中,分别使用了明喻和借喻的两种视觉修辞手法(见图5)。第一个层次,虽然没有出现修辞学中的“像”“如”等连接词或系词,但由于使用了同构的造型手法,地球成了炸弹,新冠病毒成了点燃引信的火种,是一种明喻。第二个层次,炸弹爆炸和新冠流行的后果带给人类的伤害虽不一样,但两个符号的所指存在类似性,是典型的借喻手法。此外,《新民周刊》的“战疫中的上海女性”(2020年第44期)封面中,将玫瑰花瓣聚集成头发的形状,与手绘的女性侧面脸型共同构成一个典型的女性头像,由此表达成千上万的上海女性用担当和风险换来了山河无恙的寓意。

(2)利用现代图形构成手段和技术丰富了图形符号的时空表达形式。如果说前文提到的将多幅图片并置于一个画面中形成一个新的封面构图,只是简单并置的话,那么运用现代图形表现手段和数码处理技术,可让同时异地、同地异时甚至是异时异地的视觉符号完美地“生长”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场景。如《中国新闻周刊》的“疫情第二波”(2020年第39期)封面中,一个个新冠病毒似一粒粒冰雹,狠狠地砸向地面,在一群黑伞之间,一把绘有世界地图的蓝伞正牢牢立在中央,保护着伞下的人民不受“冰雹”侵袭。在这里,伞、世界地图、新冠病毒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元素同构在一个下着冰雹的场景中。结合副标题“中国抗疫启示录”和文章摘要得知,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太多不确定性,但中国显然已成为全球抗疫的一个成功样本。同理,《瞭望东方周刊》的“就地过年,牛!”(2021年第4期)封面中,红色的背景中央,各种不同内容的文字聚集成为一个牛头的形状,周围绽放着朵朵烟花(见图6);《中国新闻周刊》的“疫情下的超级实验”(2020年第8期)封面中,宅在家中的上班族和各种电脑、手机同构在一起,构成疫情之下远程办公与在线教育的图式等。此外,《财新周刊》的电子封面中出现了一些Gif动画形式,如在2020年第10期封面中,新冠病毒、美国国旗、地球之间形成动态的“钟摆效应”,给人以快捷的即视效果。还有2020年第13期中不断晃动的物流集装箱,2020年第19期中反复变化的箭头等,与传统纸质封面只能截取其中一帧静态画面相比,因有时间轴的加入,原本静态单帧的叙事方式转变为动态的多帧叙事。

3. 图文耦合共同建构形象

当代图像社会中,“种种看的状态(观看、注视、瞥见、发现的实践、监视和视觉快感),也许是和种种阅读形式(解读、解码、解释等)同样深刻的问题”。[12]不可否认,在今天的媒体中图像(形)已占据霸权地位,期刊封面亦不例外。多数情况下,受众对图像(形)一瞥便能迅速形成关于对象的直观且整体的印象。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打破了文字的统治地位,瓦解了其传达地位的绝对性和唯一性。但这并不是说在时政期刊的封面设计中,文字已沦为配角或可有可无的地位,而是出现了罗兰·巴特所说的一种历史性颠倒:言语成了图像的寄生物。从前,图像辅助说明文本,使之更容易理解;今天,文本解释图像,使其更具道德规范。在现时关系中,图像并不阐明或实现言语,而是升华图像,使图像感人或理性化。[13]

(1)标题文字对图像(形)的锚定和接续。图像的多义性特征决定了在其能指背后,隐藏着一条意义漂浮的所指链条,它常会漂浮到意义十分个性的领域或令人不快的价值层面。因此,须借助文字这把夹钳对图像(形)进行锚定,阻止图像(形)内涵意义随意扩散和投射。在文字对图像(形)的接续层面,图像(形)和文字必须分工明确,各行其责,图像(形)负责描述事件或形象的背景、姿势及完整的客观世界,而文字或将一个个点状画面连接成线,从而展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民生周刊》2020年第7期封面中,环绕排列的房屋、道路,表现的是一个社区的街道,画面前方有一个胳膊戴着红袖章、手持喇叭、头戴红帽子的人物形象,仅从图像本身大致可辨别出是一个基层工作人员在街头喊话,无法知道图像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但从封面主标题“基层治理‘疫’考”及副标题内容的锚定和接续,可清晰了解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情况,基层社区工作者始终奋战在一线,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标题文字对封面图像(形)的逆势模仿。正如画家勒内·玛格利特《形象的背后》中的法文题字“这不是一只烟斗”一样,本研究样本封面中的标题文字,大多为一个短句或短语,这些短语或短句并不是对封面图像的解释及对封面文章字面意思的概括,没有对封面图像(形)所传达含义的简单确认,致使“形象坠于词中。词句的闪光划开画面,使之碎片横飞”。[14]如《财新周刊》2021年第6期的封面中,很多装疫苗的瓶子排列成一个大大的问号,几乎占据整个版面。主标题“新冠抗疫定局”并未对疫苗、疫苗瓶及问号做直接的辨识或阐释,标题文字在此刻除有接续和锚定功能外,似乎对封面图像(形)予以延宕、遗忘甚至是驱逐,形成一种矛盾及否定的关系,在前者的强势切入和解构下,彻底颠覆了后者与事物的相似性确认原则。[15]这些封面中,作为实指符号的标题文字被逆势使用,成为可塑的灵活符号体系,从而获得一定意义上的虚指性特征,并不是直接表达字面意思的文字符号成为语象虚指符号,并和图像完成同构。文字与图像(形)形成互相寓涵的关系,文字强调规则,给予规范,执着于意义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图像(形)强调生命,决裂秩序,释放出欲望而敞开一个开放的系统。[16]

四、媒介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启示

1. 从微观出发,形成植根于日常的视觉叙事方式

审视当代中国时政类期刊会发现,与其他领域(空间、标志等)的国家形象设计注重使用象征或仪式性符号不同,其封面图像(形)已逐渐转化为一种极具张力的视觉叙事载体。在传统媒体时代,作为党和政府主管的新闻媒体,通常采用宏大叙事方式,形成一种排他性的话语体系。但它容易以“政治统摄方式自上而下地组织社会活动,规划非日常世界的精神生产,分割了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忽略了处于社会结构底基的‘日常生活’和‘微观世界’的建构,从而导致真理与话语的疏离、过程与意义的割裂”。[17]

因此,应从微观出发,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他们的生活世界为背景和主题,以现实的人的意义为叙事尺度,在理论视域与话语体系上建构生活叙事逻辑,完成从宏大叙事到生活叙事的转换。在视觉主体的选择上,将视线聚焦于平凡的个体,国家形象正是由一个个具体可微的个体形象汇聚而成的。在叙事视角选择上,将俯瞰视角转化为平视视角,以平实心态观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在视觉元素的选择上,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视觉符号,表达受众熟悉的视觉场景,让受众在良好的情感互动中产生共鸣。

2. 从本土出发,建立特征鲜明的视觉话语体系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形象,必然要从中国传统本土文化出发。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快速变化、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国家形象的设计与建构已形成有目共睹的全球化表达空间。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视觉设计与形象建构中出现的差异,并不表现在形式上(这些都可被原样复制),而是体现在全球化视觉形象与本土文化两种表达系统的基础、目标、效果的差异上。[18]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如何依照全球化视觉系统的表述规则,在保证其内涵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和建构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成败的关键。

因此,要从受众接受信息的角度,对设计传播的效果做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视觉话语体系。首先,站在中国传统和历史的立场,在了解中国现阶段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民族视觉元素资源和相关理论及方法。其次,具有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全面考察全球化视觉语言体系的特征,紧跟现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趋势,研究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表达范式及符号论证、传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强化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上,用特色鲜明的中国视觉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好中国形象。

结语

我国主流时政期刊封面是受众了解中国社会的一扇窗户,是国家形象设计和建构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了我国10本主流时政期刊的108个抗疫主题封面设计作为样本,对其封面设计主题的选择、封面设计视觉符号的表征与建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些期刊封面对抗击疫情各阶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展现,其偏爱使用普通人形象展示抗疫实践中的人和事,以纵览全局的国际视角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封面设计视觉符号的表征与建构上,封面设计使用了多样的图像,建构了不同的视觉时空,并将符号修辞引入图形的形式表达和意义建构中,注重图文两种模态在形象建构中共同发挥作用。这些研究,对中国国家形象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今日中国简介[EB/OL].[2020-11-15].http://www.chinatoday.com.cn/zw2018/wzlj/zkjj_4989/.

[2] 中国报刊移动传播百强榜发布——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分列榜首[EB/OL].[2015-02-09].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209/c120837-26533620-3.html.

[3] 三联生活周刊. 关于我们[EB/OL].[2021-08-16].http://www.lifeweek.com.cn/.

[4] 金姬. 新基建,新经济,新动能 上海满血复活[J]. 新民周刊,2020(17):14-17.

[5] 周宪. 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67.

[6] Edward Weslon. Seeing Photographically[M]//Liz Wells. The Photography  Reader.London: Routledge, 2002: 107.

[7] 陈文忠. 论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绘画情境·叙事艺术·抒情意境[J]. 文艺研究,1994(6):137-146.

[8] 何靖. 敘事学视野下杭州G20国宴餐具设计研究[J]. 文化产业研究,2018(1):229-240.

[9] 龙迪勇. 图像叙事中的主题—并置叙事[J].艺术百家,2011,27(1):88-93,114.

[10] 沈冠东. 叙事语言与时空表达:《点石斋画报》图像叙事研究[M].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174.

[11] 罗钢,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351.

[12] 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16.

[13] 胡范铸,甘莅豪. 中国修辞[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82.

[14] 福柯. 福柯集[M]. 张延凤,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88:123-125.

[15] 赵宪章. 文体与图像[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169.

[16] 韦天瑜. 当代性的生成[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43.

[17] 许苏明.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9,134.

[18] 李鸿祥. 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210.

Combating the COVID-19 and Media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Design: Based on Combating COVID-19 Theme Cover Design of 10 Current Politics Journals

HE Jing1,2(1.School of Media, Film and Televisio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2. Academy of Fine Art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COVID-19 is not only a challenge to the national public health system, but also a test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China's national image. Chinese current politics journals have made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report on the COVID-19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mbating the pandemic. In the theme selection of their cover design, they make good use of various in-depth panoramic images reporting at multiple level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 meantime, these journals pay attention to probing into the combating COVID-19 practices of ordinary individuals to present the awareness of overall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responsibility of China as a big and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visual symbols in cover desig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image expression methods are used to construct different visual time and space to imagine and restructure graphic symbols, which can jointly construct the national image by coupling graphics and texts. These practices will enlighten China's national image design, that is,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micro and form a visual narrative mode rooted in daily life. Meanwhile, starting from the local practices will help to establish a distinctive visual discourse system.

Keywords: COVID-19; national image design; journal cover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