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关巷走出的讲“气节”者

2021-01-05胡雁冰

红岩春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陈然崇德气节

胡雁冰

1891年初,重庆海关租用朝天门附近的“糖帮公所”正式开关。那一带逐渐形成一条巷子,以“海关”命名,既有办公楼,也有职工住房。

1940年底,一位名叫陈凤书的职员,从巴东海关调往重庆。陈凤书有三女两子。大女儿陈佩琪曾参加上海抗战剧团,后因病救治不及,于1938年去世。大儿子陈崇基、小儿子陈崇德以及未成年的小女儿跟随他来到重庆。

陈崇德受大姐影响,于1938年参加了抗战剧团的宣传演出,并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日出》演出时,陈崇德改名为陈然。

陈然入党后,接受了对他后来影响很大的党课教育:什么是气节?气节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磅礴天地的精神,就是“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这种择善固守的精神。

到重庆不久,因有人叛变,组织暂时与陈然中断联系。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他不改初衷,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坚持发挥作用。如参加青年读书会,个人主动加入民盟,搞工人运动,到农村教书,筹备合唱团(后因故放弃),创办《彷徨》杂志等。

不论身处何境,陈然不忘气节,他和蒋一苇合写《论气节》一文,发表在《彷徨》杂志第五期上。在他看来,有了这种气节,才能“在平时安贫乐道;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下能坚定信念,而不惊慌失措”,才能“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1947年3月,由于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社人员被迫撤离重庆,从报社转到杂志的稿源断了。不久,党组织从香港寄来新华社电讯稿以及《群众》杂志等资料,负责人刘熔铸希望让更多人知道,于是悄悄办了无名传单。后陈然提议办成油印小报,取名《读者新闻》。从第三期开始,《读者新闻》改名《挺进报》,成为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报。

《挺进报》旧址位于重庆南岸区,那里曾经是陈然任厂长的中粮公司机修厂所在地,也是他住家的地方。

《挺进报》揭露国民党的谣言,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传播战场上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令敌人胆战心惊,恨之入骨。特别是当《挺进报》改变发行方针,由内部发行改为向敌投寄,进行“攻心战术”后,引起国民党当局的警觉。国民党当局取名“挺案”,勒令定期破案。

國民党特务伪装成进步青年,故意接近手上有《挺进报》的年轻党员,后者因轻信而上当。他们在向上级汇报时被捕,其上级立即叛变,后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陆续被捕叛变。

陈然没有撤离。他一方面等待组织明确的指示,一方面打算坚持印完第二十三期报纸,但在印制过程中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不折不挠、坚持斗争。

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公开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他以不到26岁的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忠贞的信念,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的庄重承诺。

猜你喜欢

陈然崇德气节
勇敢是梦想的防弹衣
竹外疏花
深夜电话
守护中华民族气节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
向右的温暖时光
出走的爱,我要寻到海角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