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体力活动研究进展

2021-01-05郭程程王月枫候林林赫玲玲李英丽

护理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体力病人

郭程程,王月枫,候林林,赫玲玲,李英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黑龙江 163319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数大幅增加,健康问题越来越需得到重视,认知功能衰退为老年人常见问题之一。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认知功能处于正常与痴呆间的过渡状态[1]。据报道,60 岁以上人群MCI 患病率为6.7%~25.2%,每年有5%~17%的MCI 病人发展为痴呆[1⁃2];2050 年我国痴呆病人将达2 109 万例,全球痴呆病人将达1.15亿例,健康成本每年高达7 453.31 亿元[3⁃4]。目前,延缓痴呆发展的措施仅为症状缓解和行为干预,如能在MCI 早期或痴呆诊断前实施有益措施,将会延缓认知衰退的进展[4],积极的体力活动已证实能够有效预防或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是保护性生活方式因素之一[5⁃6]。因此,了解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1 相关概念

1.1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是指任何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能量消耗高于安静休息状态的身体运动,包含职业劳动、交通中的身体活动、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包括锻炼)及家务劳动4 个方面[7]。

1.2 体力活动对认知障碍影响的机制 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认为,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逆转,能引起脑结构、脑功能发生实质性改变[8]。规律的体力活动对认知障碍病人的认知改善具体机制表现为增加皮质厚度,提高白质完整性,改变脑功能区的活跃程度,增强脑区间的连通性,促进生物因子的分泌等[5⁃6,8]。除此之外,研究者还提出了选择性提高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身体活动/锻炼⁃认知中介模型等[9],从不同角度解释分析体力活动对认知改变的机制作用。由此可知,由年龄或疾病带来的认知损伤可以通过体力活动改善[4]。

2 MCI 病人体力活动现状

2.1 运动程度较低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活动程度逐渐下降,65 岁以上人群多数不能达到老年人的活动标准,即每周150 min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每周2 次的力量训练[10],长时间的久坐增加了认知衰退的风险[11]。Marmeleira 等[12]调查了养老院中MCI 病人的体力活动现状,结果显示MCI 病人每天进行中度体育活动的时间为1 min,轻度体育活动为89 min,每天步数为(863±599)步,白天久坐行为占比较高,且身体素质较差。Pedroso 等[13]研究也显示,MCI 病人和痴呆病人的四肢肌力、平衡性、灵活性、抗阻力等功能均减弱,同时认知功能中定向、语言、执行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下降,P300 潜伏期延长。提示MCI 病人整体体力活动强度均较低,行走步数较少,久坐时间较长,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认知障碍。

2.2 运动作息改变 与认知正常同龄人相比,晚期MCI 病人身体活动日常作息略有不同。Lu 等[14]连续监测了24 h 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病人的体力活动,结果显示正常认知者和早期MCI 病人的作息没有差别,每日06:00 开始活动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下午略有增加,而晚期MCI 病人则每日07:00 开始活动,且活动程度较低,提示认知障碍的进一步衰退可以改变日常活动作息。

2.3 运动自我效能低下 运动自我效能是指人群在面对各种困难情境时对自我组织及执行运动行为能力判断的信心,是影响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运动自我效能能够预测体力活动水平,得分越高,体力活动参与程度越高[15]。有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认知障碍病人会因为记忆障碍表现为忘记回家的路、自己身在何处等现象,导致运动自我效能降低,更倾向与人结伴出行[16],提示MCI 病人的运动自我效能可能与认知功能衰退有关。

2.4 简易安全的运动类型较为常见 MCI 病人在选择活动类型上与多数老年人相似,倾向于简单、安全、轻松的活动类型,如步行[17];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养生和社交与运动相结合的类型也较为常见。有研究显示,MCI 病人除了步走、气功、园艺等简单安全的活动,与同伴出行、和谐交流也是较为常见的活动特点[18]。

3 MCI 病人体力活动影响因素

3.1 人口社会学因素

3.1.1 年龄、性别 年龄和性别作为不可干预的因素对认知障碍病人体力活动存在影响。有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病人进行体力活动程度越低,类型越单一,可能是与照顾孙辈等限制时间有关[18]。目前,讨论性别影响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报道并不多见,徐琼[19]研究发现,女性MCI 病人的体力活动度高于男性,男性的静坐时间长于女性。关于MCI 病人性别与体力活动类型的差异还未见报道,未来研究者可探讨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性别差异。

3.1.2 社会、家庭支持 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及对体力活动的积极态度能够增强MCI 病人的锻炼动机。研究显示,MCI 病人体力活动参与度很低,原因可能是认知障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出行,需要家人、朋友、病友更多的鼓励与陪伴,才能改善体力活动水平[20]。MCI 病人对家人的依赖程度高于同龄正常认知者,因此,照顾者对体力活动益处的积极态度和支持是影响MCI 病人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16]。

3.2 心理认知因素 MCI 病人的认知损害常伴随情绪障碍的发生,二者与体力活动存在相关。研究表示,认知障碍会给病人带来责备、内疚、担忧、挫败感的情绪[16],而这种不良的情绪会影响病人的活动水平,缩小外出活动半径,增加久坐时间等[21];特别是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病人因跌倒恐惧、处理速度、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更加明显[22]。除此之外,MCI 病人所表现出的情绪障碍,如冷漠、抑郁、焦虑、不安也会导致体力活动动机缺乏[21,23]。提示MCI 病人的心理及情绪改变会影响体力活动状态,为体力活动干预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及方法。

3.3 个体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是常见的影响因素,不良的健康状况会限制MCI 病人从事体力活动,进一步增加认知受损的风险。

3.3.1 衰弱 衰弱包括步速、握力、体力活动、体重、精力下降,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65 岁以上的人群中衰弱患病率约为10%,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24]。研究显示,超过50%的MCI 衰弱病人存在体力活动不佳,可能是与脑白质高信号、炎症等生理机制有关,同时MCI 病人的衰弱程度与认知障碍,特别是执行功能障碍风险增加有关[20]。提示衰弱会增加MCI 群体未来体力活动受限的风险,进而危及认知障碍人群的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生活质量。

3.3.2 步速 步行是MCI 病人较为常见的身体活动类型,MCI 病人常伴有步态障碍,表现为步行速度减慢、平衡性较差、跌倒等[25],步行速度减慢可预测后期体力活动下降,且与基线的个体健康状况无关[26];同时步行速度降低会增加认知障碍进一步衰退的风险[27]。提示MCI 病人的步行速度减慢可能预示着未来病人体力活动程度的降低。

3.4 生活方式因素

3.4.1 看电视 看电视逐渐成为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新增变量[28]。MCI 病人由于长时间久坐导致体力活动下降[12],其中看电视可能是久坐的部分原因[29]。但目前暂无看电视行为与MCI 病人认知障碍进展的相关纵向研究报道。

3.4.2 养宠物 有研究显示,拥有宠物的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高[28]。MCI 病人喜爱的、熟悉的、有趣的活动有可能持续到老年,尤其是与照顾者有共同的喜好,如养宠物,对体力活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1,23],但一旦出现负性活动体验,将影响MCI 病人的活动效能[21]。提示未来研究者在MCI 病人体力活动干预措施上应注意提供个性化活动方案,逐渐引入新的干预措施以保证依从性。

3.5 环境因素

3.5.1 居住环境 Nathan 等[30]研究指出,调整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当老年人从家到目的地(医院、服务中心等)的距离为400~800 m 时,老年人更有可能选择步行或散步。宋彦等[31]调查了南京市403 名老年人建成环境对其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城市社区建成环境排名前5 位的分别是建筑类型、街道连通、居住密度、交通安全、老年人专用服务设施。活动环境是否安全、有无活动专属场地等物质环境条件是影响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16,23]。

3.5.2 自然环境 室外体力活动是体现体力活动水平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其中天气、温度、季节、降水等有可能影响体力活动的程度[28]。Malthouse 等[21]通过对5 例认知障碍病人及其照顾者进行访谈后得出,恶劣天气是影响病人外出进行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提示室内活动场所对于保障MCI 病人的体力活动是有必要的。

4 MCI 病人体力活动干预措施

目前,针对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干预主要集中在运动方面,包括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身心结合的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32]。

4.1 个性化干预方案 针对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干预所面临的挑战是制定有吸引力、有效、可持续实施的方案[33]。调查结果显示,低体力活动者更喜欢面对面的干预方式,患有慢性病者更喜欢纸质版的健康宣教,老年人更喜欢以家庭为基础的形式,居住在偏远地区或农村者及年轻群体更喜欢线上干预等[34]。由此可见,干预方式及类型需根据MCI 病人的特点来调整,MCI 病人更喜欢熟悉、有趣的干预措施[21]。Lewis 等[15]研究表示,体力活动干预中所带来的愉悦感可以比运动自我效能提供更多的活动时间及强度。提示设计干预方案时应侧重于增加体力活动的乐趣。因此,更深入地了解MCI 人群的需求和兴趣,将干预类型、方式与之结合相匹配,融入病人生活中,随时进行干预措施评估及调整,将使其干预措施更行之有效。

4.2 合理设置目标计划 MCI 病人常表现为时间、空间能力障碍,不能很好地进行目标制定和时间管理[1]。MCI 病人的活动计划是影响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但MCI 病人的记忆障碍又使得牢记目标较为困难[23],因此,可能需要专人或短信等方式协助提醒MCI病人的目标及时间安排。Robinson 等[35]对63 名中年人实施为期5 周体力活动干预,主要为时间计划安排及推送提醒方案,结果显示其步数、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均有显著提高。尽管MCI 病人的活动计划能力较差,但MCI 病人希望能够自己掌控活动计划,建议专业人士辅助MCI 病人制定干预计划,以增强病人的运动自我效能和依从性。

4.3 同伴参与 MCI 病人由于脑区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常表现为消极情绪,通过小组活动等团体干预的积极氛围、个体间产生的人际关系可以进一步强化MCI病人对体力活动的态度[16]。Middleton 等[36]将MCI 病人分为两组,社区组由专人指导,MCI 病人独立完成体力活动,家庭组是由MCI 病人与照顾者共同完成体力活动,探讨两种干预方式对体力活动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因此,同伴参与可能改善MCI 病人体力活动的态度及依从性,建议未来研究者可以家庭、团体为单位设计MCI 病人体力活动干预方案。

5 小结与展望

促进MCI 病人体力活动应从鼓励和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开始,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方式应遵从病人意愿,将社会联系与体力活动结合起来,强调活动的乐趣与享受,增加体力活动的价值感,同时受家庭及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照顾者和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并参与其中,鼓励病人坚持活动,并向病人提供更易于接受的体力活动健康宣教,不宜使用统一固定的干预方案,以免降低病人的运动效能和依从性。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出发设计干预方案,以提高MCI 病人的依从性和运动自我效能,进而增强体力活动水平,达到延缓认知衰退、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痴呆发生率的目标,提高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体力病人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谁是病人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