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当代反思

2021-01-05梁慧璇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阶级观念

梁慧璇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 100089)

“意识形态”与“虚假观念”的范畴界定

“意识形态”的范畴界定

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生活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最早来源于法国思想家德·特拉西,他赋予了意识形态以“观念科学”的内涵。在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立场之下,存在着对于“意识形态”一词的不同理解,但是我们普遍同意的是,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它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认知、概念的总和,也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的反映。

马克思在讨论意识形态时,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立场,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去讨论的。从中立性的视角下,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区别于“政治上层建筑”而存在,包含着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从批判性视角下,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虚假观念”,它颠覆了现实与观念之间的真实关系;从阶级性的视角下,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代表和维护着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们对于“意识形态”一词的界定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列宁就将“意识形态”的概念中性化,将“意识形态”概念定义为,是包括不同意识形式的思想体系,是意识形态家们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等同于阶级意识,他划分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等的意识形态。

因此,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批判态度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意识形态”一词都是需要被批判的,我们更需要注意厘清使用的立场与对象。

“虚假观念”的范畴界定

在马克思的“虚假观念”中,“虚假”一词并非是一种认识论上的真假,而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批判,因此,这种“虚假性”并非是错误,而是表明一种否定的认知态度。

一方面,“虚假观念”的虚假性实质上是强调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主要表现为倒置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这也主要针对的是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所代表的唯心史观与德国哲学中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所有的有关人类的意识活动的观念,往往是脱离了人类历史或者是歪曲理解了人类历史,人们总是脱离了物质生产实践去考察人类历史活动,最终导致主客体之间的颠覆。所以说,在认识论上的这种唯心主义就使得马克思批判意识形态的这种虚假性。

另一方面,这种虚假观念体现在一种思想观念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上。当革命阶级为拉拢群众参加革命,总是将本阶级的利益说成是全体民众的共同利益,来获得民众更多的支持,吸引来参加革命,为革命阶级服务。当革命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又将本阶级意识形态描绘成一种普遍的、真理性的观念,这时候统治阶级也就达成了支配社会成员意识的目的,这种将少数人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的行为具有虚假性,因此这种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也就被马克思说成是一种“虚假观念”了。

作为“虚假观念”的意识形态

观念的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这里本质上是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存在的,是一种受动的观念体系,是对社会经济生活过程进行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体,是一种区别于现实存在的第二性的体系。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促进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更是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并论证了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也是建立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将上层建筑定义为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以法的设施、政治设施以及宗教、哲学和其他的观念形式为基石所构成的体系。

在马克思这里,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其发展是围绕着经济关系这条主线展开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波动而波动,脱离了社会经济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意识形态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并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同时这种意识形态也是现实社会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形态也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

马克思强调了实践和现实存在的重要性,将意识形态放到了后一层次,指出忽略现实存在和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的意识形态是没有历史的,没有意义的,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只是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历史发展在观念层面上的表现,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基础。

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当时影响最为广泛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马克思是这样批判的:“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他指出了青年黑格尔派根本没有对现实世界作出斗争和改变,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永远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对阶级社会的维护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本质是一种阶级意识。只要我们处在阶级社会之中,社会生活就基本可以说成是阶级生活,社会关系就基本可以说成是阶级关系,意识形态这种社会意识必然会参与到阶级生活之中,作用于阶级关系之中。所以说我们的任何意识形态都是阶级意识的表现,都是具有阶级性的。

因此,在马克思的时代,他所认为的意识形态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意识的表现形式,也同样是具有阶级性的,同时也必然会维护自身阶级社会的利益。由于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统治阶级就自然而然地会去利用意识形态作为论证该阶级统治及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工具,通过用一种神秘化、歪曲化的方法来遮蔽真实状况,由此来获得社会中其他阶级的认同,最终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

而在当时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马克思认为作为革命阶级的无产阶级不屑于隐瞒和掩饰自己的意图,始终强调和坚持无产阶级是不同于以往的、为少数人服务的阶级,而是为绝大多数的人去谋利益的阶级。在这里的无产阶级利益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致的,是有其正当性,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的。

具有虚假性的特征

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的特征,这包涵着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指旧的意识形态以一种“虚假”的方式去认识并说明世界,它是建立在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及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们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有意去混淆认知,是非科学的,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欺骗性。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本质是虚假的观念,这主要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和德国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我们认为这种思辨是基督教德意志原则的最完备的表现,这种原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变”批判“本身为某种超经验的力量的办法使自己得以确立。”这就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青年黑格尔派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服务的本质。他们企图通过意识形态来掩盖自己利益的目的。

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在批判包括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内的以往一切唯心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认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把人类史归结为一种歪曲的理解,就是归结为一种完全的抽象。”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本质是虚假的观念,它颠倒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还表现在它的反科学性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们一面说劳动是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和积极创造者,另一方面又说资本价值是一切,劳动一无是处,他们只是把劳动者看作是一种生产财富的工具。因此,在理论上我们都能发现很多矛盾性,这主要在于他们对劳动关系和资本的认识是反科学的,将资本看成是财富的源泉和归宿,掩盖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这里,意识形态家们将自己的理论标榜为真理,来捍卫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丝毫不顾忌言行的真理性与一致性。

从这个角度上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持有的就是完全的否定态度了,马克思深刻地抨击了它对于现实的颠覆,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去批判现实的不合理社会。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指向

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需要放在当时那种独特且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马克思批判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将特殊利益描绘成普遍利益,并且极力掩盖自身的阶级属性,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自己学说所具有的阶级属性,明确提出了自己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以往的那些意识形态总在追求一种绝对真理,但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自己理论的一种开放性和发展性,总是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与变动之中。这几个方面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与虚假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关系。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是以实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的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一直与工人阶级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就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理论、代表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经济理论之上来唤醒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他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后的奥秘,试图唤醒工人阶级,维护广大的无产阶级的权益,推动人的本质的实现,这本身就代表了马克思的价值逻辑,同时也是他高尚的道德追求的体现。

马克思在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时,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去揭示资本主义内部的蛀虫,指明问题与出路,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这也就是马克思“虚假”意识形态观的真正指向与追求。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阶级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