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防救护站工程空调通风设计

2021-01-05陈晓晖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年12期
关键词:染毒换气人防

陈晓晖

1.人防救护站暖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概述

救护站战时防护通风方式包括清洁式、滤毒式和隔绝式通风:(1)清洁式通风是指室外空气未受污染时所进行的通风。(2)滤毒式通风时指当遭受核武器或化学、生物武器袭击时,室外空气已染毒情况下,室外空气经过过滤吸收器滤毒处理后送入人防工程内的通风方式。(3)隔绝式通风是指当工程外大面积起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因过滤吸收器不能防御燃烧气体,或敌方使用毒剂种类未明、浓度较高时,或过滤吸收器失效时,工程采用内、外完全隔绝的方式进行防护,工程内部空气采用内循环的一种通风方式。

战时救护站内的空气环境(适宜的温湿度和洁净度)需适于救治伤病员,因此应设置战时空气调节系统。

2.通风空调系统原理

救护站按照战时功能和防护要求划分为出入口与染毒区、第一密闭区、第二密闭区(下文称清洁区)。其中扩散室、密闭通道、第一防毒通道、除尘室、滤毒室、室外机防护室等属于染毒区;第一密闭区则由分类急救部和通往清洁区的第二防毒通道、洗消间组成;分类急救部又由分类厅以及与其相连通的急救观察室、诊疗室、污物间、厕所、盥洗室等组成;清洁区由医技部、手术部、护理部、管理用房、后勤用房等组成。

室外条件与所采用的防护通风方式以及随之改变的工作状态存在如下关系:

(1)清洁式通风时,第一密闭区、清洁区的空调系统末端正常工作。进风机从进风口部吸入经过除尘器处理的室外空气,再送至清洁区医技部、手术部、护理部、管理用房等房间以及第一密闭区的分类厅、急救观察室、诊疗室。风管在穿第一密闭区和清洁区的防护墙处预埋短风管,并在清洁区和轻微染毒区侧面各设置一个防护密闭阀,为确保染毒空气不通过风管污染清洁区,这两道阀门仅在清洁通风时开启。第一密闭区、清洁区的清洁排风系统仅需要考虑排出送入该区的新风,以维持室内压力平衡。在清洁通风条件下(室内、外均未染毒),分类急救部可以正常开展伤员分类和紧急救治等工作。

(2)由清洁通风转为隔绝防护后(室外已经染毒,室内尚未染毒),关闭清洁区与第一密闭区的所有排风机。进风机吸入清洁区内部的未污染空气,并通过送风系统送入清洁区各区域。此时清洁区的空气调节系统正常工作,第一密闭区的通风空调系统均关闭。此时应立即停止接收新伤员,可以继续实施紧急救治工作。

(3)在滤毒通风条件下(室外已染毒),第二防毒通道关闭,清洁区的排风机不再工作,进风机从进风口部吸入经过除尘器、过滤吸收器处理的室外空气,送入清洁区;清洁区室内压力升高至不小于50Pa;超压的空气绝大部分通过第二防毒通道至检查穿衣室、淋浴室,此时防毒通道的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50次/h;再通过淋浴室的超压排气活门排入第一密闭区的脱衣室;进入脱衣室的空气再进入分类厅,此时分类厅的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40次/h;由于分类厅的排风量较大,如果都通过防毒通道排出,防毒通道内风速会过大,因此在满足第一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50次/h的前提下,开启第一密闭区滤毒通风排风机,排出多余的空气。剩余的超压空气通过通风短管进入第一防毒通道,又通过通风短管排入扩散室。

清洁区内超压的空气还有小部分通过通风短管进入清洁区与空调机防护室之间的防毒通道,又通过防毒通道内的超压活门排入空调机防护室。

因分类厅内不断通风换气,允许室外伤员进入。但由于未经洗消的人员进入,分类厅此时可能轻度染毒。为使分类厅能满足换气次数要求,此时关闭观察室、诊疗室等房间,工作集中在分类厅中进行。厅内的医护人员需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进行一些短时间内能完成的紧急救治工作,如伤员分类、将伤情允许洗消的伤员经洗消转移至清洁区、将救治范围以外的伤员迅速转院。

(4)当有滤毒通风需要转为隔绝防护时,如果厅内已经染毒,其中的大部分人员应迅速撤离,停止一切工作。

3.工程案例的暖通施工图设计过程

3.1 案例工程概况

福建省某市医院,地下室平时为机动车库,战时转换为人防工事,设置若干防护单元,其中的人防救护站为常五乙类人防单元,建筑面积为1495m2,有效面积930m2,净高4.0m,人数(含伤员)为140人。

3.2.设计参数

按《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规定确定设计参数[1],其中:(1)战时清洁通风时,人员新风量标准为15~20 m3(P.h);(2)战时滤毒通风时,人员新风量标准为5~7 m3/(P.h);(3)隔绝通风时,隔绝时间不小于6h,室内二氧化碳体积百分浓度不大于2.0%。(4)滤毒通风时工程内清洁区超压值不小于50Pa,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50次/h,第一密闭区分类厅的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40次/h。(5)手术室送风换气系统取10~15次/h。(6)平时和战时清洁通风时,排风房间采用负压排风。当清洁通风计算的总排风量大于按人员新风量计算的总进风量时,设计总进风量按总排风量的1.05~1.10倍确定。清洁排风时各房间排风换气次数按照《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相关规定确定[2-3]。

3.3 设计计算与选型

(1)根据上述确定的计算参数进行战时通风量详细计算,见表1。

(2)本工程空调负荷根据计算确定。室外机防护室内的通风量按室外机散热风量确定。

(3)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设备选型。

3.4 战时通风原理流程图

根据前述系统原理以及计算出的设备参数、数量,绘制“战时通风原理流程图”,如图1。

3.5 平面图编制要点

根据“战时通风原理流程图”先绘制口部平面图,再布置口部外的风管、管件,并标注尺寸,直至完成平面图。

绘制过程中还需注意下列几点:(1)注意风口的布置与进排风风量的设计使气流从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房间如休息室、病房区流向盥洗室、公共厕所等产生污秽气体的房间;(2)分类急救部的清洁式与滤毒式排风系统各自按风量设排风机,但可共用一套风管与风口;(3)防毒通道进风口与排风口位置宜对角线布置,以避免气流短路,保证换气充分;(4)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应按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室外。

表1 人防单元战时通风量计算表

图1 战时通风原理流程图

3.6 施工图的编制

编制“设计、施工说明”,统计“主要设备材料表”,即完成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

4.总结

我国目前没有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的国标设计图集可参照,而该类工程因其内部功能的重要性、战时外界环境的多变性、人员工作状态的特殊性,其设计一直是人防工程设计中的难点。本文对该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染毒换气人防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大生产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香烟烟雾染毒改良方法的应用*
染毒的脐带
PM2.5毒理学实验染毒方法及毒理学效应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清晨别急着开窗
运用换气技术降低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
平时使用人防工程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