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下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效对比分析

2021-01-04王澍赵萌王军王雄飞潘军红刘长青刘钊张春生张小英韩一仙栾国明关宇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全身靶点

王澍 赵萌 王军 王雄飞 潘军红 刘长青 刘钊 张春生 张小英 韩一仙 栾国明 关宇光

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1⁃2],由于非运动症状认知损害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颇受临床重视[3⁃5]。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运动症状可通过拟多巴胺药治疗而得到改善,但随着疾病进展和药物不良反应,可逐渐出现明显的症状波动即“开”、“关”现象或者异动症[6]。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尤其是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对药物难治性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疗效[7⁃10]。传统手术通常采取局部麻醉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定位丘脑底核,由于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术中易因恐慌、焦虑或处于药物“关”期而使部分患者配合欠佳,影响手术操作和患者体验[11⁃12]。近年有学者尝试于全身麻醉下施行脑深部电刺激术[13⁃15],但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使手术适应证更加严格[14]。目前,针对不同麻醉方式的靶点定位准确性和预后对比研究较少,尤其缺乏两种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对比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于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对40 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行STN⁃DBS,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提供依据,进而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的适宜人群和针对性干预措施。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 (1)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符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 版)》[16]。(2)符合双侧STN⁃DBS 手术适应证。(3)刺激器工作正常。(4)年龄≤75 岁。(5)病程≥5 年。(6)Hoehn⁃Yahr 分期>2.5 级。(7)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 (1)帕金森综合征。(2)头部MRI显示严重脑结构异常,影响颅内电极植入。(3)存在痴呆或严重精神疾病,以及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4)临床或随访资料缺失。(5)失访或随访时间<24 个月。

3.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 治疗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40 例,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56~75 岁,平均(65.75±5.68)岁;受教育程度0~13 年,中位值5(0,5)年;病程7 ~ 15 年,平均为(11.38 ±1.89)年。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18 例)和局部麻醉组(2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二、研究方法

1.手术方法 (1)术前靶点定位:术前头部MRI检查序列包括矢状位(层厚1 mm、层间距为零)T1WI平扫和增强扫描、T2WI 平扫;Leksell SurgiPlan 手术计划系统(瑞典Elekta 公司)重建横断面和冠状位序列,根据丘脑底核经验坐标[前连合⁃后连合连线(AC⁃PC 连线)中点旁开12~14 mm、AC⁃PC 连线中点后2~4 mm、AC⁃PC 连线下4~6 mm)],及MRI 所见丘脑底核位置,定位手术靶点。(2)全身麻醉:先予以枸橼酸芬太尼0.002~0.004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异丙酚1.50~2.50 mg/kg 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经口气管插管,然后以异丙酚3~5 mg/(kg·h)和瑞芬太尼0.50~1.00 μg/(kg·min)维持麻醉,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3)局部麻醉:采用利多卡因5~20 ml 或者利多卡因5~20 ml 与罗哌卡因1~30 ml 于电极植入部位头部皮肤行局部浸润麻醉。(4)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于局部麻醉下安装Leksell 立体定位头架(瑞典Elekta 公司)固定头部,行薄层(层厚1 mm、层间隔为零)CT扫描并与术前MRI 图像融合,以中线旁开3~5 cm、冠状缝前0~2 cm 作为拟入点,避开脑沟和血管走行设计实际手术入点和路径。经神经外科和麻醉科医师对患者状态综合评估后决定麻醉方式,取仰卧位,分别于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根据靶点坐标立体定向植入电极,局部麻醉组置入套管针后插入微电极行术中电生理监测,选择丘脑底核电生理信号长度>4 mm 的通道,结合靶点定位植入电极,初始刺激参数为脉宽60 μs、频率120 Hz、电压1.50~2.00 V,评估临床疗效满意,完成电极植入;全身麻醉组置入套管针后将微电极针插入靶点但不行微电极记录,事先以硬针预穿刺以减少电极植入时的位置偏移,植入位置为预靶点下2 mm。两组患者植入电极后均行薄层(1 mm)CT 扫描并与术前MRI 融合,验证靶点位置并排除颅内出血等并发症。验证靶点位置满意后,两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在左侧锁骨下皮下脂肪层植入脉冲发生器(G102 型,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皮下穿刺隧道与电极连接,耳后切口磨出深度约0.50 cm 的骨槽安置电极导线与延长线接口,完成测试连接和阻抗正常后结束手术。

2.术后程控 术后4 周刺激器开机,以避免微毁损效应影响术后程控和疗效。根据术后4 周矢状位(层厚1 mm、层间距为零)T1WI 和T2WI 检查,确认刺激靶点为丘脑底核内最佳靶点,及术中电生理监测(局部麻醉组)和程控时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刺激靶点确认,初始刺激参数为脉宽60 μs、频率130 Hz、电压1.50 V,并根据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个体化调整参数以实现最佳症状控制与最少不良反应的平衡。通常先调整电压,无法达到满意疗效时再对其他参数进行调整。术后6 个月及此后每年定期随访1 次,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刺激参数的进一步程控(可远程程控),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或远程调控刺激参数。

3.疗效评价 于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后6、12 和24 个月随访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开”期和“关”期运动症状,Hoehn⁃Yahr 分期评价“开”期运动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开”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患者“开”期认知功能;并于入院时、术前1 d 和术后1 d、6 个月、12 个月、24 个月随访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 评价患者“开”期抑郁和焦虑情绪。(1)UPDRS⁃Ⅲ量表:包括14 项内容,每项评分为0~4 分,总评分56 分,评分越高、运动障碍症状越严重。(2)Hoehn⁃Yahr 分期:分为1~5 级,1 级,仅单侧肢体受累;1.5 级,单侧肢体和躯干受累;2 级,双侧肢体受累但不影响平衡;2.5 级,轻度双侧肢体症状,拉力试验可恢复;3 级,轻至中度双侧肢体症状,部分姿势不稳;4 级,严重残疾但可无助力站立或行走;5 级,卧床或必须轮椅。(3)ADL 量表:包括10 项内容,每项评分为0~15 分,总评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4)WAIS 和WMS 量表:分别包括10 部分主要条目和11 部分主要条目,经标准化加权后总评分均为150 分,评分越高、智力和记忆力越佳。(5)HAMD⁃17 量表:包括17 项内容,每项评分为0~4 分,总评分为54 分,评分越高、其抑郁情绪越严重,评分<7 分为无抑郁、7~17 分为轻度抑郁、18~24 分为中度抑郁、≥25 分为重度抑郁。(6)HAMA⁃14 量表:包括14 项内容,每项评分为0~4 分,总评分56 分,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严重,评分<14 分为无焦虑、14~20 分为轻度焦虑、21 ~28 分为中度焦虑、≥29 分为重度焦虑。

表2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电极靶点偏移距离的比较(mm)Table 2. Comparison of electrode target deviation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mm)

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利 用Shapiro⁃Wilk 法 行 正 态性 检 验,Leneve 法 行 方差齐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 检验;两组手术前后UPDRS⁃Ⅲ评分、Hoehn⁃Yahr 分期、ADL 评 分、WAIS 和WMS 评分、HAMD⁃17和HAMA⁃14 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第1 根电极靶点偏移距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6,P=0.623),第2 根电极靶点偏移距离全身麻醉组低于局部麻醉组(t=⁃2.041,P=0.048;表2)。全身麻醉组无术中不适感病例,局部麻醉组有5 例(22.73%)患者于术中出现明显不适感、2 例(9.09%)出现明显震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3,P=0.027)。

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开”期和“关”期UPDRS⁃Ⅲ评分(均P =0.001)、Hoehn⁃Yahr 分期(P=0.001)、ADL 评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WAIS 和WM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入院时相比,术后6、12 和24 个月时,全身麻醉组“开”期UPDRS⁃Ⅲ评 分 分 别 减 少54.04%(P = 0.001)、51.03%(P =0.001)和49.75%(P=0.001),“关”期UPDRS⁃Ⅲ评分减 少52.28%(P = 0.001)、53.58%(P = 0.001)和52.09%(P = 0.001),Hoehn⁃Yahr 分期减少28.20%(P = 0.001)、26.63%(P = 0.001)和23.76%(P =0.001),ADL 评分增加38.27%(P = 0.001)、37.37%(P=0.001)和31.78%(P=0.001);局部麻醉组“开”期UPDRS⁃Ⅲ评分减少54.21%(P =0.001)、51.09%(P=0.001)和48.47%(P=0.001),“关”期UPDRS⁃Ⅲ评分减少52.16%(P=0.001)、52.16%(P=0.001)和50.79%(P = 0.001),Hoehn⁃Yahr 分期减少22.53%(P = 0.001)、21.98%(P = 0.001)和21.43%(P =0.001),ADL 评分增加42.98%(P = 0.001)、42.67%(P=0.001)和40.61%(P=0.001);而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3~5)。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之间比较,UPDRS⁃Ⅲ评分(“开”期和“关”期)、Hoehn⁃Yahr 分期、ADL 评分、WAIS 和WM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3,4)。

表3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的比较(±s,评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s, score)

表3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的比较(±s,评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s, score)

UPDRS⁃Ⅲ,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WAIS,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MS,Wechsler Memory Scale,韦氏记忆量表。The same for Table 4

组别例数入院时(1)术后6 个月(2)组别例数入院时(1)12 个月(3)24 个月(4)术后6 个月(2)12 个月(3)24 个月(4)UPDRS⁃Ⅲ(“开”期)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UPDRS⁃Ⅲ(“关”期)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Hoehn⁃Yahr 分期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18 22 21.89±3.12 20.55±3.86 10.06±2.58 9.41±2.13 10.72±2.52 10.05±1.96 11.00±2.40 10.59±2.06 18 22 29.89±3.98 28.64±3.13 41.33±2.00 40.95±2.17 41.06±1.83 40.86±1.93 39.39±3.57 40.27±2.16 18 22 41.06±2.82 40.09±3.49 18.94±1.63 19.13±2.21 19.06±1.76 19.18±1.94 19.67±1.81 19.73±1.88 18 22 92.56±4.34 91.73±3.78 93.00±4.54 92.41±3.63 92.89±4.51 91.50±3.83 92.28±4.18 91.64±4.80 90.67±3.53 89.18±3.02 18 22 3.83±0.62 3.64±0.66 2.75±0.39 2.82±0.45 2.81±0.39 2.84±0.36 2.92±0.46 2.86±0.35 ADL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WAIS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WMS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18 22 90.50±3.49 89.91±3.74 91.28±3.55 90.41±3.67 90.83±2.71 89.59±3.28

表4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表Table 4. Repeated measurement design ANOVA of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HAMD⁃17 评分(P=0.001)和HAMA⁃14 评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1 d 局部麻醉组HAMA⁃14 评分高于入院时(P=0.027)、全身麻醉组HAMD⁃17 评分(P=0.008)和HAMA⁃14 评分(P=0.001)低于术前1 d,术后6、12 和24 个月两组HAMD⁃17 评分(均P = 0.001)和HAMA⁃14 评分(均P=0.001)分别低于入院时、术前1 d 和术后1 d,其余各时间点两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表6 ~ 8)。两组之间比较,全身麻醉组HAMD⁃17 评 分低 于 局部 麻 醉组(P = 0.048),而HAMA⁃14 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表6,7)。

讨 论

传统STN⁃DBS 靶点定位是通过立体定位头架固定头部,再行MRI 扫描,从而确定电极植入靶点,需患者佩戴头架保持静止20 分钟,但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存在静止性震颤,完全静止配合检查的难度较大[17]。Geevarghese 等[18]基于CT 与MRI 融合技术神经核团靶点定位,即术前行无框架MRI 检查,术中行立体定向CT 扫描,再将二者融合,从而获得与传统有框架MRI 定位相同的准确性,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采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下STN⁃DBS即是基于CT 与MRI 融合技术,术后电极靶点偏移0.13~1.47 mm,与既往有框 架MRI 定位[17]和CT 与MRI 融合定位[18]的准确性相当,且更加便捷。

表5 同一处理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的两两比较Table 5. Pairwise comparison of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n the same treatment group

STN⁃DBS 术中通过微电极记录丘脑底核的特异性电生理信号,辅助定位丘脑底核并指导颅内电极的植入,业已在功能神经外科和电生理科取得共识[19]。尽管术中电生理监测在确认植入电极是否达到丘脑底核以及开机测试症状改善方面存在优势,但研究显示,术中采取微电极记录并开机测试可多耗费40 分钟,易造成脑脊液流失,导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移位,影响颅内电极(特别是第2 根电极)的植入精度[20],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根据术后刺激靶点验证和开机测试效果评估,单纯依靠解剖靶点植入电极的精度和效果与局部麻醉下术中电生理监测无明显差异[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CT 与MRI 融合技术的全身麻醉手术中第2 根电极靶点偏移低于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局部麻醉手术[(0.98±0.39)mm 对(1.21±0.35)mm],而第1 根电极靶点偏移在两种麻醉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0.96±0.29)mm 对(1.01±0.35)mm],但是目前尚缺乏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全身麻醉下STN⁃DBS研究,因此,基于解剖和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定位方法尚待进一步探索,以达到手术安全、患者体验满意与刺激靶点准确的最佳平衡。

本研究全身麻醉组患者均未诉术中不适感,而局部麻醉组有5 例(22.73%)患者术中出现明显不适感、2 例(9.09%)出现明显震颤。既往研究显示,恐惧感、配合欠佳、药物“关”期影响、呼吸道管理,以及清醒手术诱发的并发症等均影响局部麻醉下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顺利实施[11]。此外,考虑到体位对局部麻醉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通常头部抬高角度略低于全身麻醉手术,更易发生脑脊液流失、颅内积气等,从而影响第2 根电极的精准植入[23]。由此可见,在STN⁃DBS 颅内电极植入过程中,全身麻醉更有利于患者术中体验和第2 根电极的准确植入,然而也应注意,全身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更加严格[14],例如严格的麻醉前访视和评估以全面评估患者基础状况能否耐受全身麻醉,致使部分患者无法实施全身麻醉下的STN⁃DBS 治疗。

既往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脑深部电刺激术后运动症状的改善相当,但存在样本 量较小和随访时间较短的问题[11,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之间UPDRS⁃Ⅲ评分(“开”期和“关”期)、Hoehn⁃Yahr 分期、ADL 评分、WAIS 和WM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术后6、12 和24 个月随访时,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开”和“关”期UPDRS⁃Ⅲ评分、Hoehn⁃Yahr 分期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少,ADL 评分增加,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1]。但是随访期间(术后6、12 和24 个月)部分患者呈现疗效衰减现象,需增加药物剂量维持疗效,推测可能与疾病进展和治疗部分耐受有关[24⁃25]。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未发现疗效衰减达到统计学意义,其他更长期的随访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衰减,症状复又加重,但仍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获益[26⁃28]。今后尚待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解决方案。总体而言,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下STN⁃DBS 均可以明显改善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表6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前后HAMD⁃17 和HAMA⁃14 评分的比较(±s,评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HAMD⁃17 and HAMA⁃14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s, score)

表6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前后HAMD⁃17 和HAMA⁃14 评分的比较(±s,评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HAMD⁃17 and HAMA⁃14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s, score)

HAM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he same for Table 7 and 8

组别HAMD⁃17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HAMA⁃14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例数入院时(1)术 前1 d(2)术 后1 d(3)术后6 个月(4)术后12 个月(5)术后24 个月(6)18 22 15.56±1.76 16.05±1.86 17.33±1.97 16.59±1.68 15.17±1.29 17.68±1.96 8.44±1.65 9.05±1.89 9.11±1.64 9.36±1.47 9.61±1.33 9.95±2.08 18 22 16.89±1.91 17.09±1.77 18.78±1.70 17.36±1.79 16.06±1.86 18.95±1.94 7.39±1.79 7.73±1.86 7.94±1.55 8.50±1.10 8.56±2.04 9.23±1.27

表7 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前后HAMD⁃17 和HAMA⁃14 评分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表Table 7. Repeated measurement design ANOVA of HAMD⁃17 and HAMA⁃14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local anesthesia group

表8 同一处理组患者手术前后HAMD⁃17 和HAMA⁃14 评分的两两比较Table 8. Pairwise comparison of HAMD⁃17 and HAMA⁃14 scores in the same treat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既往认为,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和记忆力具有一定影响[29⁃30],但目前研究显示,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可在短期内(通常1 周)恢复[31]。Fluchere等[32]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STN⁃DBS 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结果发现两种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目前,针对帕金森病患者STN⁃DBS 术中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对认知功能和记忆力影响的对比研究仍十分缺乏,本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均对认知功能和记忆力(WAIS 和WMS 评分)无影响,可能与已经度过术后短暂性认知功能下降期有关[31],且随访期间(术后6、12 和24 个月)认知功能均保持稳定,未受电刺激的影响,提示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下STN⁃DBS 均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力。

抑郁和焦虑症状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既往并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 够 重视[3,5],缺乏针 对STN⁃DBS 术前与术后情绪变化的研究。本研究采用HAMD⁃17 和HAMA⁃14 评价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结果显示,全身麻醉组患者HAMD⁃17 评分低于局部麻醉组,可能与全身麻醉术中患者不良体验少、手术顺利、心理负担轻等因素有关;术后1 天局部麻醉组HAMA⁃14 评分高于入院时,全身麻醉组HAMD⁃17、HAMA⁃14 评分均低于术前1 天,术后6、12 和24 个月时两组HAMD⁃17 和HAMA⁃14 评分分别低于入院时、术前1 天和术后1 天,提示随访期间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显著改善,可能同时存在症状减轻和情绪改善两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应注意到,HAMA⁃14 和HAMD⁃17 量表仅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提示性量表,受患者主观、生活应激事件和测评者因素等的综合影响。

本研究是基于临床数据的回顾性研究,相对于前瞻性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移和基线不完全一致的局限性;受限于回顾性临床资料,本研究未涉及刺激器开关的比较;本研究仅对局部麻醉下微电极记录与全身麻醉下无微电极记录的靶点精确度进行比较,尚缺乏对全身麻醉下应用与不应用微电极记录靶点精确度差异的探讨,尚待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CT 与MRI 融合技术可以精准指导颅内电极的植入,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下STN⁃DBS 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不影响认知功能和记忆力,但应注意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式情绪波动的相关特点。全身麻醉的优点为:(1)第2 根电极植入的精确性更高。(2)术中患者体验感更好。(3)术后短期情绪更稳定。局部麻醉的优点为:(1)麻醉风险较低。(2)麻醉禁忌证限制较少。(3)术中微电极记录和开机测试症状评估有助于刺激靶点的定位。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适应证进行综合考虑。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全身靶点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石榴全身都是宝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