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茶叶会展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1-01-04叶芬冯海强罗列万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展博览会茶文化

叶芬,冯海强,罗列万*

(1.浙江省农业农村发展大数据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保持稳定,但茶叶单位产值、 出口量和出口额等都一直领先全国[1],茶叶科技进步贡献率也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浙江从茶叶节、展销会、推介会到现在的国际性博览会与茶事活动,同样走在全国前列,这也对浙江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茶业增效、茶农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茶产业的重视,各产茶省对举办茶叶开采节、文化节、推介会、博览会等活动都不遗余力。 随着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永久落户杭州、年年召开,代表着全国茶叶会展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此,文章对浙江省茶叶会展发展历程作一个全面回顾,探讨其对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展望发展前景。

1 浙江茶叶会展发展过程

1.1 2000 年以前萌芽阶段

浙江茶叶会展在全国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1990 年。 1990 年10 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杭州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是我国最早开展的茶文化研讨会[2]。 1992 年,由农业部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因茶叶是浙江主导特色农产品,浙江省参展农产品以茶叶为主,仅有不多的十来家茶企参展,却是浙江省茶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浙江茶叶会展的正式开启。 到1999 年,中国农业博览会改名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参展企业数量有了明显增加。 期间,各地政府及茶企都感觉到了会展对茶叶促销的积极作用,不再单单满足于参展,开始自行举办有关活动,如1996 年,由新昌县人民政府与中国茶叶博览馆主办、 浙江省农业厅协办的首届新昌国际茶文化节暨第五届国际西湖茶会,由泰顺县人民政府与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泰顺茶文化节。 1999 年10 月,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在杭州举办,这是浙江第一次举办真正意义上的茶博会,也是浙江茶叶会展进入专业化的一个标志。

这一阶段的浙江茶叶会展总体处于以茶叶参展为主的萌芽阶段,主要依赖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度小,规模相对较小、形式内容简单、时间短。

1.2 2001~2005 年起步阶段

2000 年以后,我国掀起茶业会展热,如广州相继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 首届国际茶业博览会[2]。浙江省政府及省农业厅也充分认识到会展对全省茶产业的促进带动作用,开启了浙江省自主举办全省茶叶博览会的历史。 2001 年4 月,浙江省首届精品名茶展示会在杭州举办,这标志着延续至今的省级主管部门主导的浙江省茶叶博览会的历史正式开始。 2002 年5 月,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在杭州浙江展览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多达150 家茶企、300 多种名茶参展,全国茶叶会展的中心逐渐往浙江迁移。 2003 年4 月,浙江省在上海举办2003 年上海茶文化节及中国名茶博览会,这是浙江第一次到省外办茶展,参展县市达55个、茶企超150 家,吸引参观市民近10 万人,现场成交额达350 万元,签定供货合同178 份、 金额3368 万元,浙江茶叶会展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延续至今的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温州早茶节、羊岩山茶文化节都在2003~2004 年拉开了序幕。

2004 年8 月,当年评选的 “浙江省十大名茶”集中在香港会展中心亮相,短短5 天近20 万人参观 “浙江名茶馆”,现场销售额75 万元、合同金额276 万元,并有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 家买家与十大名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浙江名茶打开国际贸易通道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浙江茶观光茶旅游国际化埋下了伏笔。

这一阶段浙江省茶叶会展的特点是由茶叶主管部门主办,产茶县市地方政府支持配合,企业参展积极性得到激发,活动内容丰富,茶文化活动成为标志性节目,但还没有充分利用宣传手段来扩大展会影响力。

1.3 2006~2010 年稳步提升阶段

到2005 年,全国茶业会展数量已达100 多个,开始在结构上调整提升,浙江茶叶会展也进入稳步提升阶段。 2006 年4 月,第一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浙江茶农包机进京的新闻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播出,期间还举行了拍卖、产销对接会、敬老茶会、金奖产品颁奖、专卖店挂牌仪式等活动,这是浙江绿茶全球推广战略的第一步。 2007 年,浙江省内各主要产茶县市都已开始举办各具特色的茶文化节活动,2007 年也由此成为浙江茶叶会展活动走向全面开花的一个重要节点。 2008 年5 月,在农业部主办浙江省农业厅承办的“中国茶叶展览”上,有来自全国14 个产茶省、80 多家企业的近百个名优茶产品参展,这是第一次汇聚六大茶类、具有国际水准的展览活动。 2009 年4 月,在诸暨召开的中国·浙江绿茶大会,是首次由农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茶叶节会。 2010 年当年全省举办节会突破30 场次,其中市级以上政府举办的全省茶叶会展超过8 个,全省茶叶会展热度进一步高涨。

这一阶段在省级组织的引领作用下,全省60个县共同打造浙江绿茶品牌,浙江茶叶会展产业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会展内容进一步形成丰富完整的体系(展示、展销、斗茶评奖、会议、表演、指数发布、签约等),专业客商参会数量大大增加,贸易功能不断突出,初步形成了一批展会品牌。 这一阶段也因节会,不断吸引采购商、爱茶人到浙江茶区,带动了余杭、天台、新昌、余姚等茶文化积淀丰厚产区的茶旅游,第一批茶旅游路线由此形成。

1.4 2011~2016 年拓展成熟阶段

2011~2016 年浙江绿茶博览会分别在哈尔滨、杭州、南京、太原、郑州、西宁等城市连续举办,同期浙江省内地方政府每年举办的节会达30~40场。 2013 年开始,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嘉兴、义乌等地方商业茶展方兴未艾,快速推进。 期间各地开始美丽乡村建设,一些有特色的茶旅结合项目开始在茶叶会展上出现,如松阳、龙泉等地的美丽茶园观光游。会展助推茶旅游快速推进,“节会+茶观光” 成为标配活动,同时在节会上发布茶旅游路线与推荐茶乡游目的地等也大量出现。

这一阶段茶叶会展全面重视、 品牌意识全面增强,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展商从省内全面扩展至全国乃至全球,展会的时间从春季扩大到了全年,展品也从茶叶扩展到了茶具、茶精深加工产品、茶服、茶空间设计等,这一阶段的茶旅游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1.5 2017 年以来铸就辉煌阶段

2017 年5 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成功举办,展会规格之高、阵容之强、产品之全、客商之多、国际影响之大,一举创造了我国茶展会的记录。 据初步统计,参观人数达6.68 万人,现场茶叶交易额4920 万元,签约订单2120 笔共34.28 亿元,并出现了单笔5000 万元的优质大单[3]。 2018 年、2019年的第二届、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展区面积扩大到7 万平米,分别实现茶叶现场交易额、意向交易额1.23 亿元和43.67 亿元、1.8 亿元和54亿元,还举办了全球茶界最高规格的工作会议——第23 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会议和农业国际性会议——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树立了中国茶会展开始走向国际品牌的里程碑[4]。2019 年,10 多国嘉宾参加的第十二届中国松阳茶商大会和20 多国嘉宾参加的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暨第二十届越乡龙井茶文化节,标志着浙江地方茶会展也走上了国际化轨道的新势态。

这一时期,茶叶会展全面引入茶旅主题。 如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开通了龙坞茶镇、中国茶叶博物馆等茶事体验专线;2019 中国松阳茶商大会中,开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 “中国碳中和茶松阳试验基地” 揭牌和云谷·松阳茶香小镇茶产业综合体项目启动仪式,组织了茶旅研学活动。 这一阶段,在新经济形式的猛烈冲击下,会展经济的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产业结构,随着生态茶园在各大节会中的推广普及,茶旅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产业的附加值,一条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的诞生也预示着茶叶会展正式进入辉煌新阶段。

2 浙江茶叶会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

2.1 主要成就

2.1.1 搭建了茶展示的平台

近年来,茶叶展会基本都设置展示区,不仅为各地茶产业发展获得的成就提供了展示平台,也为茶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引。 此外,茶展中举行的例如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国际茶咖对话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逐步把中国茶产业推向国际舞台。 通过茶产业成就展示,为进一步推进茶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途径; 通过茶产品与品牌的展示,提高了广大市民与消费者对茶的认识,加深了与供给侧的交流。

2.1.2 推动了茶品牌的建设

茶叶展会通过开展全方位、 多角度的茶事体验、品牌推介等活动,全面推动了浙江茶叶的品牌建设。 在 “十二五” 期间,以浙江绿茶博览会为平台的活动分别在哈尔滨、南京、太原与郑州等省外的城市举办,成功实现了以龙井茶为首的20 多地方品牌推介落地和浙江绿茶知名度的提高[5]。 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办了226 场专题品牌推介活动,发布了西湖龙井等中国十大名茶和17 个中国优秀名茶,大大提升和扩大了中国茶产业、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茶会展活动常态化也催生了一些像深圳华巨臣、杭州西博文创、上海励新等专业从事茶会展运行的展览名牌公司,培育了一批茶会展特装的搭建公司,以及一批茶专业会议的服务公司。

2.1.3 促进了茶产品的贸易

茶会展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六大茶类及茶器具、 紫砂、 茶机械、 茶空间、 茶服等相关产品贸易对接。 茶叶展会凭借线下体验的独特优势,以“处处有茶喝,馆馆皆茶香” 的新形势成为人们吃茶去的好去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 茶客前往体验。 茶叶展会的展销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促进了茶产品现场销售,也促进了生产商与经销商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产品贸易。 此外,茶叶展会的展示展销手段的进一步创新,新销售模式、 网上电商、 直播带货等的推广运用也不断拓宽了茶叶的贸易渠道,进一步促进了茶产品的贸易。

2.1.4 促进了茶旅游产业的发展

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茶叶品牌建设开始重视基地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更是深入人心。 因此,茶叶展会的一个重要内容美丽生态茶园的介绍,自然 “茶旅结合” 成为必不可少的附带产品。 随着浙江美丽乡村的全面推进,茶旅成为茶品牌发展的一个特色和新业态。各地茶博会也陆续推出诸多精品茶文化休闲旅游线路,如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杭州市专门设计开通了茶旅专线。 2020 年举办的平水日铸茶叶节结合王化当地特色开展茶旅、 茶史特色乡村游取得成功。“茶+旅游” 的特殊模式不仅让茶业跨出行业局限,寻找到新的多业态结合方向,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也满足品牌茶企融合企业形象、品质标准、黏合客户等多功能需求,并带动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 “世界茶乡看浙江” 的品牌随着茶展、 茶旅走向世界。 这些新特点的出现,让中国茶的发展告别过去以礼茶为主的单一模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态势。

2.1.5 确立了茶会展的地位与作用

近年来,茶会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仅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强茶产业、做大茶品牌,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而且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提升中国茶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是国家严格管控的大型博览会,是需要经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展会,说明国家充分肯定了茶会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列入农业农村部一号展会,进一步确立了茶国展地位。 浙江省十四个党代会报告明确将其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一起列入浙江加快打造 “一带一路” 战略枢纽的三大展会之一,可见其重要程度。

2.2 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浙江茶叶会展铸就辉煌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市场化不足

展会基本上以政府部门来主办和承办,企业只参与其中搭建、会务、宣传等服务,资源配置市场导向较弱,展会商业氛围不浓,多数展会直接经济效益不佳,专业采购商主动性不强,与国际展会大品牌采购商付费入场的模式还有很大差距。 建议转变政府办展和组织参展的方式,竞争性引入龙头展会服务公司,由服务公司为主组展、企业付费参展、政府参与的国际主流方式,推进浙江茶叶会展的市场化。

2.2.2 专业性不足

目前我国茶叶会展几乎没有专业管理机构,大多由茶叶主管部门来承办,人员临时抽调、变化频繁,展会扶持政策也有待明确加强,部分地方展会同质化较严重。 同时,社会上也缺少国际化会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建议推进展会市场化,在会展服务公司培育专业会展人才的同时,集中政府办展职责,建立包括茶叶在内的农业会展常设性机构,提升浙江茶叶会展的专业性。

2.2.3 浙江茶叶域外参与不足

浙江茶叶以绿茶为主,企业规模小、生产季节性强,政府外地宣传办展资金也与湖南、贵州等省存在不小差距,在国内外茶展中,参展规模、搭建规格、推介活动都明显弱于其它茶叶主产省份。 建议浙江各级政府加大茶叶品牌、茶叶主体、茶事活动的支持力度,充分挖掘浙江名茶文化优势、 品质优势、健康优势,讲好品牌故事、创新绿茶泡法、拓展浙茶玩法,增加浙江茶叶参展的竞争力和亲和力。

3 浙江茶叶会展展望

浙江的茶叶会展对浙江茶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促进作用,并对中国茶走向世界起到积极作用。 在全国茶叶会展进一步发展中,浙江茶叶会展必须进一步创新完善才能继续引领全国的茶叶会展。

首先,茶叶会展已成为浙江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指示的 “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的目标,为茶会展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要更加全面融入 “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坚持 “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市场化” 的精神,走出中国特色的茶会展发展道路。 其次,立足浙江、依托全国、放眼全球,推动茶产业大发展、增进茶文化大交流、促进茶贸易大合作,全力打造国内外最具权威的茶叶品牌展会,助推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 最后,继续加大生态茶园的推广,更深层次地实现“茶旅结合”,挖掘茶文化旅游的深层内涵,让绮丽的茶园风光与丰富的精神满足齐头并进,并且打破孤立的自然环境的局限性,创新性建设茶旅精品线路,进而带动全国茶叶会展进步。

浙江茶叶会展还是一个新兴的、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茶综合服务行业,不仅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在引导茶类调整结构、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拓展茶旅游业态、推动一方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将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中进一步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 茶会展还有着城市代名片、经济催化剂、专业聚焦镜、贸易大平台的主要功能,必将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吐露芳香。

猜你喜欢

会展博览会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东京眼镜博览会憧憬“2010”
莫斯科举行百万富翁博览会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