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的成功经验

2021-01-03庞晶庞传丽

知与行 2021年4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

庞晶 庞传丽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攻克了许多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实践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成功治理的原因在于,党的领导是坚持者共同富裕道路與完善共同富裕制度的根本保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的良性互动是反贫困成功实践的宝贵经验,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理念是反贫困实践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源,反贫困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精神。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成功实践的厘路可以多角度、多向度为当今中国扶贫工作乃至全世界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精准扶贫;减贫治理;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1)04-0033-07

在我国不同的建设时期,尽管反贫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表述各有差异,但是其中的思想内核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初心如磐,将“消除贫困、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坚定不移地扛在肩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的实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我国贫困问题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城乡差异较大,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贫困和乡村贫困并存,但以乡村贫困为主,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贫困治理工作,先后制定过不同的扶贫战略和方针,例如“输血救济式扶贫”“放权搞活”“以工代赈”“精准扶贫”等符合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对扶贫减贫事业的领导是中国取得反贫困事业成功的政治保证,对贫苦治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也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成功实践的百年历程回望

回顾我国的反贫困历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物质资料极其匮乏条件下,反贫困工作的举步维艰,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大改造”稍有缓解的农村贫困问题,又遭遇“大跃进”等错误干扰的严峻考验,到改革开放后将贫困治理作为常态化工作纳入体制机制,再到进入新时代后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胜利打赢的惊天动地,我国历届领导人始终将反贫困思想一以贯之,致力于“下大功夫”解决困扰千年的贫困难题,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用行动完美演绎了中国的减贫奇迹,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反贫困画卷。[1]

(一)一脉相承是我国反贫困成功实践的优良作风

从历史和实践来看,在我党百年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治国理政的历史坐标中,贫困治理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实践是一脉相承的。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剧烈动荡的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境地,广大人民群众极度贫困。于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贫苦农民除去贫困的枷锁,实现此目标唯一的路径就是站起来进行革命。

为了使农民摆脱饥寒交迫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湖南等地广泛建立农民协会,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求得解放,齐心协力向一切压迫势力讨伐。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积极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土地革命等经济斗争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1931年毛泽东还总结出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随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还使当时解放区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189

建国初期面对国内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将农村贫困治理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农村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这种小规模的“救济式扶贫”形成了当时从整体上贫困的国情和人民利益角度思考贫困问题的基本认识。之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理念作了具体阐释:“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2]189结合当时中国国情为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建立了认识基础,他前瞻性地意识到了造成中国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和旧的社会制度的阻碍。

总结经验方能真正把握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85年

4月15日,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参见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

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116页。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真正抓住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贫困治理工作的根本,大大降低了贫困发生率。江泽民同志对中国扶贫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将反贫困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他指出,“减少一切可能消耗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主张应该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弘扬和衷共济反贫困的传统美德,其扶贫开发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扶”“扶谁”“谁扶”“怎么扶”等贫困治理工作的基本问题,将贫困治理工作进一步系统化,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实践和理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确定了以县为扶贫开放对象的瞄准机制,并结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实际和全球视野看待贫困问题,从贫困地区发展的“协调度”和“发展度”方面思考如何更科学地发展,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更多人共享地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他将反贫困工作放在更广阔、更深刻的历史背景之下,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做出了更大的贡献。首先,在“扶持谁”层面,我国从“收入”“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三个方面对扶贫对象进行了界定,也可总结为“一有、二不愁、三保障”,这是我国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设定的“最高”脱贫标准,承载着人民的期待。

我国对扶贫对象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识别和界定,鼓励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群体依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因“老弱病残”无力脱贫的部分群体利用社会保障为他们撑起“保护伞”。从反贫困目标来看,实现“两不愁”相对容易,但是实现“三保障”的挑战性还是比较大的,对于贫困群体的精准识别旨在精准帮助扶贫对象实现脱贫;在“谁来扶”层面,我国按照“任务清晰,分工明确,坚持各尽其责,考核到位”的工作方针,对重点乡村选派驻村干部,干部驻村更要“助村”,要将帮扶对象与扶贫干部一一对应,将脱贫责任压实到个人,避免“走读式帮扶”和“镀金式驻村”,让适合驻村并且想驻村的人去,使贫困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在“怎么扶”层面,按照“五个一批”工程“对症下药”,把握好扶贫力度,分层次对不同程度的贫困人口制定专项实施方案,通过集中供养、低保兜底、社会保障等综合性保障措施加快脱贫步伐,防止产生新贫困人口。中国共产党对于扶贫工作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我们党所奠基的伟业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3]

(二)与时俱进是我国反贫困成功实践的理论品质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实践是与时俱进的继承,一脉相承的发展,其丰富发展离不开中国具体实践的土壤。与时俱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品质。

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的制度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得益于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制度体系,从“输血式”扶贫到如今的精准扶贫,我国始终将扶贫工作纳入整体战略问题考虑。从我国70多年的减贫实践经验看,中国脱贫经验的首要一点就是制定扶贫开发制度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讨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政策调整意见,提出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纠正贫困地区群众等、靠、要的方针;1994年4月,国务院富有“底线思维”地提出了七年内解决8000万人温饱问题的减贫目标;进入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设立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国扶贫制度体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由点到面”“聚焦重点”“力求全面”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特点。我国的减贫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扶贫开发的制度体系是切实行得通、真管用、与时俱进的扶贫开发制度体系。[4]

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的实践路径是与时俱进的。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例如,贵州修文县利用物联网,将猕猴桃的种植、销售可视化,顾客在认购之日起即可通过手机了解猕猴桃的生长过程,该技术赋能猕猴桃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贫困人口的脱贫。其脱贫秘诀就在于当地农民将大数据等新技术用于猕猴桃种植与销售,“将科技革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生态保护的经济效能。[5]我国脱贫实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电商扶贫力度,通过“明星带货”效应,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成绩斐然。

我国不断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技术扶持,鼓励贫困人口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拒绝“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展现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脱贫真谛。在我国脱贫道路上,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变的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变与不变”体现的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反贫困思想。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实践是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这充分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优势,筑基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基因,涵养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二、中国共产党人反贫困成功实践的“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是长期形成的一系列思想体系和战略,中国共产党在减贫治理工作中充分运用中国智慧,用科学理论指引实践创新,对反贫困工作进行长远谋划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构筑政府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为我国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金钥匙。

(一)黨的领导是反贫困成功实践的根本保证

中国脱贫攻坚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脱贫之路不是在办公室“坐”出来的,而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一起“干”出来的。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基层党委、多种社会力量联合发力、合力攻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我国在反贫困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为反贫困提供了动力,其显著优势体现在:

一是政策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把反贫困作为长期的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地抓落实,为反贫困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确定了明确目标、资金保障和组织保障,在国家层面设计好了反贫困的制度性框架,形成了反贫困的整体效应。

二是财政支持。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反贫困任务艰巨。公共财政可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为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同时也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补贴等再分配手段,发挥公共财政的反贫困作用,为贫困人口提供基础性的社会保障。

三是组织支持。没有强有力的动员体制和执行机制,反贫困的目标就无法落实。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把国家反贫困的政策总目标层层分解,五级书记都将反贫困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以“军令状”为纽带的执行机制,保障了反贫困任务的落实。[6]

(二)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的有效模式

开发式扶贫是继“救济式”扶贫之后中国初创的扶贫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普遍贫困状况的缓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模式是指在国家必要扶持下,在贫困地利用原有产业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保障式扶贫面对的是老弱病残等“无力脱贫”的人群,它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为这类人群脱贫兜底,主要以外部援助和救济的方式为主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

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能力有限,多采取开发式扶贫的方式;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多采取保障式扶贫。从我国来看,在经济水平不同的发展阶段,扶贫模式也大不相同。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间,我国主要采取开发式扶贫的方式,通过给贫困地区增加产业的方式带动当地贫困群众提高收入,减轻贫困,但是这种方式却不能解决那些因“老弱病残”无力脱贫人群的实际困难。

其后,我国将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相结合,通过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生产为主的扶贫方式减少贫困人口,改善贫困人口结构,对于因自身条件限制难以通过经济活动脱贫的一部分剩余贫困人口,进行强化分类施策,不留贫困死角。两种模式的良性互动是我们国家反贫困工作取得实效的一大创举,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生动演绎,真正做到了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要让贫困人口收入有保障,扶贫成果稳得住,必须建立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双向互动的长效机制。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理念是反贫困实践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源

摆脱贫困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底线任务。扶贫开发工作要守住一颗心,那便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从“红船”到“巨轮”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的便是人民情怀。人民是反贫困实践的主体,是伟大减贫奇迹的创造者和亲历者,也是我国反贫困实践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源。

首先,从价值目标来看,脱贫攻坚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检验我们党“能不能”的重要标尺就是是否切实为人民谋幸福。我国贫困治理工作聚焦群众的切实利益需求,致力于提升贫困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和发展层次,使“两不愁”真的不愁、“三保障”真正得到保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国在减贫治理过程中重点关注民生领域工作,健全社保兜底机制,持续打造平衡普惠的扶贫开发模式,做到发展成果由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共享。

其次,从实现路径来看,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功绩,归其根本就在于始终将人民作为“本源”,我们不仅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我们始终要将人民放在最关键、最重要的位置。

回顾我国的反贫困实践,一方面我国始终把人民作为贫困治理的根本动力和主体。建国初期,我国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经营制度改革等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困人口参与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另一方面,我们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聚焦“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等扶贫开发政策,精准识别贫困群体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三、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的“精神谱系”

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不仅留下了先进的实践经验,而且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回望奋斗历程,我国减贫治理的每一步都饱含着磨砻淬励,展望未来图景,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伟大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短短24字集中凝炼了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决心,生动演绎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下同心,在矢志不渝中奋勇前进。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认识上的统一,更强调行动上的统一,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我国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构建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脱贫攻坚首先靠的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脱贫示范村十八洞村“一户一门增收技术,一户一个增收项目”的脱贫方针,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纵观全国,我国在脱贫攻坚战的尾声遭遇了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全民抗疫的情境之下依然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精神中的“上下同心”,重点在“同”,意味着党有号召,我们就要有行动,扶贫政策的效能转化需要我們每个人都投身脱贫行动,形成合力,方能取得减贫治理工作全面胜利的辉煌战果。

尽锐出战,在励精图治中勇挑重担。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扎根在扶贫治理一线,在选派驻村干部时注重选人、用人,派出一批会管理、懂农村、有知识的人组建精准扶贫工作队伍,帮助农村脱贫进而致富,以此吸引人才流动,形成产业、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扎根农村的“黄文秀”们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奉公克己,这种大义之情始于永远跟党走、践行党的宗旨的价值追求,熔铸于紧密联系群众、帮扶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反贫困伟大实践中。

精准务实,在顶层设计下靶向治疗。脱贫攻坚的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要进行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六个精准”是减贫治理的基本方略,这里的“精准”与我们的脱贫攻坚目标“一个都不能少”是遥相呼应的。十八洞村的苗绣、蜂蜜、泉水等产业帮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十八洞村能够实现脱贫靠的是村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致富,这正是项目安排精准的生动体现。我国幅员辽阔,面临的贫困问题也是纷繁芜杂的,如果不能够精准识别、科学应对,很容易造成“一刀切”的局面,不仅会寒了贫困群众的心,更不会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光荣伟业,因此,在反贫困工作中精准施策是要义。[7]

开拓创新,在时代洪流中敢为人先。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造了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面前,我们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范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条“泥沙俱下”的大河我们顺利趟过了。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已经由贫穷的山村变为颇有名气的网红带货直播点、苗绣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热门景点,十八洞村的脱贫致富实践为我国脱贫工作提供了范本。中国共产党以体制机制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作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兼及政策、人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使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成为一场科学会战,既充分发扬了“拓荒牛”精神,又兑现了庄严承诺。

攻坚克难,在阔步前进中奋发勇为。十八洞村是自然村寨,是我国有名的贫困村寨,精准脱贫理念就是在这里正式提出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脱贫探索实践,从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到自然景观独特的旅游景区,这里见证了精准脱贫政策下贫困乡村的的蝶变。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千磨万击的艰苦鏖战。初期,面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陈规陋习难改的“硬骨头”,那些脱贫攻坚排头兵怀着“忍指断筋”的拼搏精神,将这些“硬骨头”按时啃下,将一个个难关一一攻克,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创造了反贫困胜利的丰功伟绩,这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山海情”。

不负人民,在殷切期盼中践行使命。“我现在的生活比我酿的蜂蜜还要甜!”十八洞村民龙先兰一语道出全体十八洞村民的心声,这是对我国“脱贫成效精准”的最佳评判。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日起,“人民观”就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是为了人民,检验脱贫攻坚成效标准的也理应是人民,人民是脱贫攻坚这张“试卷”的阅卷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保质完成是千千万万贫困群众殷切期盼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重要时刻,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我国反贫困的成功实践不仅促进了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普遍实现,也为其他正处于贫困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经验。中国共产党风雨征程一百年,将以“乘风破浪”的奋斗姿态向着下一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蒲实,袁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反贫困历程及经验[J].行政管理改革,2021(5):16-2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9

[3]张占斌.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就及其世界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2):5-14.

[4]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

[5]王习明,高邓.党的领导:新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彰显出的制度优势[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246-252.

[6]王昉,徐永辰.從共同富裕到精准扶贫——新中国反贫困思想的历史考察[J].宁夏社会科学,2020(1):89-96.

[7]孙馨月.论脱贫攻坚对推动乡村振兴的多重作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1(2):63-69.

〔责任编辑:刘阳〕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