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双主体“五双并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3冯子川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基地

冯子川

一、背景与问题

1.背景

(1)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技并修”的有用之才。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

(2)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粤港澳大湾区中,中山市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在“东承西接”上起着重要作用。根据2017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山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统计,未来高新企业达1700家,技能人才紧缺达1.7万,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被列入中山市最为紧缺的人才目录中。目前,中山市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灯饰、五金、食品等行业正在改造提升、转型,相应地,中山市印发了《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目的为了加快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也要求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培养适应大湾区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更加和美中山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两个痛点问题:一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企业主体缺失、企业没有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培养;二是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不能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急需“课堂革命”来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践与探索

1.引企进校,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构建基于“双师、双训、双岗、双评、双证”的“五双并行”育人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的需求,专业对接产业,引企进校,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并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实施以“双师、双训、双岗、双评、双证”为核心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产教融合:指企业的生产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融合。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来说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教室与车间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

校企双主体:校企双主体指参与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双主体。

双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和培养,双师模式革新了中职育人的一课一师的传统育人方式。

双训:专业实训课与企业项目有机融合,开展以生产性项目实践为主导的专业实训教学。

双岗:上课就是上岗,课岗双融,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

双评: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考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评价方式。

双证:学生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学习,经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考评合格后,校企共同颁发工作室技能证书,把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技能证书融入课程体系,以校企双证、多证并举,促进课证融通。

2.把课堂搬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上课即上岗,作品转化为商品,推动中职专业教学“课堂革命”

(1)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模式。把课堂搬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生产性实训中“做中教,教中做”,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的开发或生产中开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推动中职专业教学“课堂革命”。

(2)实施校企双师教学。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專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共同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3)实施校企一体化项目教学。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全面推行校企一体化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整合理论、实训和项目内容,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术技能水平。

(4)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教师和师傅带领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将教学主体从教师转换为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师(教师和师傅)生高度互动,在3~5 人的项目小组中,每个人必须积极思考、密切合作、相互砥砺、共同提高,在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具体问题在同一环境下的集体学习,促进学生在集体中学习成长。从而构建一个“有用、有趣、有效”的职业教育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5)校企共研教学内容。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校企共同研制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课程教学内容,定制出以生产流程为主导的模块式课程,编写和开发出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的校本特色教材。近年来,学校各专业工作室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27本,校本教材32本。

(6)校企共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要求教师和师傅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训效果。课前,教师要预先准备好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并指导学生查阅和学习;课中,利用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将教师或企业师傅的示范操作实时转播到学习系统上,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将这一示范操作视频存储起来作为教学资源,学生可利用慢进、回播、暂停等功能反复观看和学习;课后,学生还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或与同学、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在线交流,解决疑难。

(7)校企共评教学效果。学生行不行,企业有话语权,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考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评价方式。如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考评方式是举办一场服装发布会,邀请企业家、设计师以及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场做评委,现场打分,以学生设计制作的服装版式是否被企业选中作为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

3.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培养未来的工匠

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岗位技能要求,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专业教学和实训追求“专、精、高”,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比较优秀,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如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后共获得1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和19个三个等奖。同时,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还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以及专业、敬业等工匠品质和素养,为学生成为未来的工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开展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培训

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工学零距离,积累了宝贵的准工作经验,毕业时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另外,学生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项目学习和训练也是就业、创业的实践培训,可以孵化出许多创新创业项目,如2018、2019年在电子商务、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中先后孵化出的五个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了广东省大学生双创比赛银、铜奖。

不少学生还通过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在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如服装专业毕业生陈雅洁自创服装品牌“果素”;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梁锡坤自创“暴风科技”公司和“灯网”电子商务平台。

5.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专业教师通过完成项目教学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成为“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技师”的“双师型”教师,如服装专业杨珊、高佳杰、徐璐老师均成长为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袁超老师成为全国十佳制版师。同时,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还聘请了27位企业师傅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带项目、指导学生,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如尚道服饰有限公司的熊英作为我校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企业指导师傅,通过几年的項目教学和研发锻炼,也于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

6.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平台,营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教文化环境

我校各专业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平台,积极营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教学校文化环境,把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追求,积极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加丰富的内涵,例如,学校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民族服饰工作室师生经过努力完成了学校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建设,馆中丰富的展品和图文资料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营养。

7.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平台,提升服务行业企业能力

各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不断提升对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服务能力,一方面为合作企业完成了一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制作,如: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针织服装设计制作工作室,每年都为合作企业开发设计四个季度的服装样板,产品的市场反响非常好,企业的订单和销售呈大幅上升之势,2018年销售额近1亿元,2019年销售额达2亿元。同时,各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师生还取得了诸多成果,如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近七年来成功申报外观设计专利达126个。

另一方面,还积极参与对行业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如: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在近年来为沙溪镇企业和社会人员开办了30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000多人,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创新表现

1.基于产教融合的以“双师、双训、双岗、双评、双证”为核心的校企双主体“五双并行”育人模式,是中职教学和育人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学校和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学生上课即上岗,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校企共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校企双证、多证并举,促进课证融通,校企无缝对接,产教真正融合,中职人才培养由单一育人模式转变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了中职教学和育人模式。

2.把课堂搬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上课即上岗,作品转化为商品,是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是中职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把课堂搬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和师傅在生产性实训中“做中教”,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的开发或生产中开展,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构建了一个企业深度参与、师生高度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有用、有趣、有效”的职业教育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培养了学生,打造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了中职教育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

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以项目为驱动,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和教学改革,不仅培养了学生,也打造了“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通过生产性实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服务、员工技能培训等提升了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

四、创新效果

1.实践成果在校内推广应用,带动了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成果最早在我校服装专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后在校内全面推广应用,带动了全校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至今,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龙头的五个专业均成为广东省中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双精准”建设专业、高水平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等。同时,在2016-2020年,成果推广应用的各专业为社会和行业企业输送了六千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就业率100%,对口率90%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教学满意度100%,用人企业满意度100%。

2.实践成果在省内推广,促进了全省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2016年,广东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交流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教育局以及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近130人听取了我校关于成果推广应用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我校各专业产教融合工作室,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职教同行的一致肯定和认可,成果被誉为广东中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升级版。新闻媒体多次作了重要报道。自此,成果向全省中职学校广泛推广。

3.国内示范辐射

成果推广以来,全国20多个省区市100多所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先后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校项目负责人也先后受邀在省内外相关会议或教师培训班中作专题报告,《中国教师报》等新闻媒体也作了专版报道,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项目组成员还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相关成果论文16篇分别刊登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海职业教育》《广东教育》(职教)等刊物上,相关成果教材8本公开出版并入选为国家规划教材,8项研究课题获省、市级立项。

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双主体“五双并行”育人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室理论教学——实训室验证学习”的育人和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把课堂搬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学生上课即上岗,实施“双师、双训、双岗、双评、双证”教学改革,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产教真正融合,中职人才培养由单一育人模式转变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基地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