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1-01-03于瑞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高职

于瑞霞

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诉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技能上的实践性、院校本身区域性的特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劳动教育途径,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践行能力,加强管理等途径,将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可为国家培养德技双馨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提高学校、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让劳动教育回归时代主题。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发展阶段,唯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改变以前过于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促进我国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走向科技创新型。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唯有五育并举,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劳动教育,落实素质教育,提供环境塑造学生实践能力,才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高职劳动教育的特点

高职劳动教育不同于本科层次的劳动教育,也不同于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职业性。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等一系列指导思想,确立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非单独的技能型人才输出,而是要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点,要求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就业创业积累经验。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兼顾相关行业对高职教育输出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二是实践性。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在探索高职劳动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式上,突破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强创新,在实训中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双边互动中掌握技术,培养职业能力,增加职业体验。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真正具有实践性,在将来的人才输出中向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真正有用的力量。

三是区域性。很多高职院校属于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具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高职院校应仔细研究当地经济的发展诉求,因地制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兼顾区域性,寻求可持续的特色发展之路。同时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当地经济相结合,促进教育公平,助力精准脱贫。

只有充分考虑高职劳动教育的这三个特点,高职院校才能开展务实有效的高职劳动教育课程。

三、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应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认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高职生对“劳动教育”的情感认同;在实习实训实践中,全程增强高职生的践行能力;加强组织管理,务实“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论认知

1.教师方面:加强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应进行专题学习培训,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制定与学校相适应的劳动教育制度。对全体专任教师定期进行劳动教育方面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探索学生乐学、愿学的劳动教育教学方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树立好榜样。另外还要进行专项的资格培训,如学习劳动教育的课程标准,进行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同时,选拔优秀的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依托,对所有教师进行全覆盖的、定期的、典型的、常态化的培训。

2.内容方面:编写教材,发挥指导作用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产业前沿咨讯,围绕创新创业开发高职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为高职生自学探究提供理论指导。教材突出思想性、科学性、传承性和典型性。解释概念力求全面、准确,参考比较各家之言,采用最新研究成果和既成定论。设置专题侧重于梳理其发展脉络,注重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特别关注当地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形式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以便学生接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于教学的教材不宜纠缠于理论问题,而应侧重于“培育和践行”。

3.评价方面:建立标准,促进管理精细化

好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首先,可以请一些职教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也可以借鉴做得比较好的学校的一些评价标准,针对自身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修正和试点。在试点阶段,不断加以完善。其次,通过竞赛和行业成果展等形式,对学生在课程内外的劳动过程和产出做对比记录,让劳动教育的实效达到最大化。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收集学生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全面客观的評价和建议,了解劳动教育开展的效果,加强反思,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为探索常态化、制度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奠定基础。

(二)文化建设中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情感认同

1.精神文化:聚焦思想引领,立德树人

全面评估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价值观的现状,充分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时效性和长期性,抓住主要矛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注重在思想上进行引领,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念。具体可通过以下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学校要把握劳动教育的时机。新生教育、毕业生教育,以及其他一些重大学生活动,都可以用来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劳动,引导高职生增强在校园学习生活的主动劳动意识,积极参与到文明校园的建设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课程的教学中或者专题讲座中进行穿插,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职业精神。

2.物质文化:浓厚氛围熏陶,传承品质

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时候,也应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具体如下:一方面,利用学校现有劳动教育场所,如专业的实训室,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引进和开发现代化的智能设备,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建设的硬件设施标准。另一方面,整合校外的资源,挖掘社区等可以进行劳动教育的场所,加强与政府单位、当地企业的合作,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校内外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3.社团文化:搭建实践平台,创新载体

大学生社团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一方面,以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节等品牌活动为依托,在社团文化建设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元素,点、面结合,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灵活运用新媒体推出更多简易化、更有时代感、更具欣赏性的新媒体劳动题材宣传作品,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让高职劳动教育工作更加精准化、科学化,让学生想学、乐学、常学。另一方面,在社团文化建设中,建立相应的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学术性、常态化、普通化和制度化的系列活动。在制定过程中,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用常态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反思,在活动中进步,倒逼劳动教育取得实效。

(三)校内外实践中增强学生“劳动教育”的践行能力

1.每个环节:实训中渗透,注重覆盖面

实训是一种实践,是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检验自己理论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技能实训。在校内,应结合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和所上的课程,科学设计,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将劳动教育穿插在实训的每个环节。在专家的项目论证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在信息的收集环节、方案的设计环节、项目的实施环节,甚至在最后的评价环节,都渗透劳动教育。学生在整个项目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的重要性认识,培养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职业经验。

2.每个阶段:实习中贯穿,增强针对性

实习对于大专生毕业后快速转变角色、更好地适应工作、敲开工作的大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把劳动教育贯穿到实习的各个阶段非常重要。但学生在进行校外实习时,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劳动教育保护,防范化解劳动风险。应该采取各种途径,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学生熟悉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如在实习前让学生了解当下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处理办法,并邀请高校保卫科的管理人员和安全专家通过座谈会的方式解答学生疑问,或者通过播放纪录片展示安全经典案例的方式,增加对生产岗位、人身和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化解劳动风险的能力。在实习全过程中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劳动合同等方面的知识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学生投诉有道,维权有门。

3.整个过程:实践中创新,扩大影响力

学校整合社会资源,结合本地的发展,深入城乡社区,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借助创文、亚青会、建党100周年、建国72周年等重大项目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公益劳动,展现学生的青春风貌。重视与劳动教育有关的项目的培育,动员学生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寒暑假,围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主题,开展“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在基层一线体会劳动的魅力,借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历练学生,增强本领,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四)组织管理中务实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1.顶层设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高职院校应该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把劳动教育贯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科学部署,健全劳动教育工作机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可行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应该加大调研,有调研才有发言权,制订出的方案才更利于落地,提高实施的效果。学院应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劳动教育办公室,抽调劳动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开展指挥协调工作。二级学院要把劳动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实施内容和人员名单。领导小组的负责人要亲自抓,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让劳动教育落地开花,确保开展的实效。

2.协同配合:完善学院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协调配合有利于促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发挥最大的效能,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人财物最大的效用,产生1+1>2的效果。学校的各个部门要强化劳动教育开展时的配合意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制度,统筹推進劳动教育的开展和相关保障制度的改革,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广泛地听取意见,集各方的智慧,提前做好评估,做好各部门和各制度之间的衔接规范,加快形成与劳动教育相衔接、相对定型的制度,并加大宣传,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合理引导预期。

3.内涵发展:加强劳动教育课题科学研究

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律,探索和丰富劳动教育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高职院校向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高职院校要重视并开展研究劳动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和各层次人才的优势,发挥其理论的指导作用,为劳动教育的课题研究提供保证。同时,要注意引导青年教师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对劳动教育的研究有探索、有作为、有业绩、有贡献、有影响。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