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色”岭南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探析

2021-01-03季士强任建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五色岭南

季士强 任建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铸魂工程。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地文化、用好本地资源,因为对于学生主要来自于本地区的高校来说,地方文化资源有其特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进而实现文化自强,也应当从对本地区文化的自觉自信开始。以广东的高职院校为例,其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本地,他们对岭南文化耳濡目染、喜闻乐见,有着天然的亲切感。那么,如何用好岭南文化资源打造岭南特色校园,增强文化育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值得探索。

文化的精髓在其核心价值;岭南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和而不同、敢为人先”。就其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来看,岭南文化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传统文化(青色)、革命文化(红色)、海洋文化(蓝色)、科技文化(金色)、生态文明(绿色),这五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何在?我们有必要做一分别而细致的探讨。

一、青色岭南:传统文化育人

提起传统文化,人们常会想起青瓦灰砖的历史建筑,古代中国人对青色情有独钟[2],当代中国人也就常用青色代指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支,岭南文化兼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双重滋养,形成了务实求新、开放包容的特殊品格,影响了岭南先人并将继续影响当代岭南人的生产生活,文化生命力生生不息。岭南各地的文化又在大同中有小异,始终兼容并蓄,相互取长补短,推动着岭南文化本身的与时俱进。

以广东为例,广府人的开放胸怀、客家人的重学传统、潮汕人的经商理念,都给岭南内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地既有岭南先贤在学术、艺术上的博采众长、守正创新,更有岭南民众在特色美食、特有建筑、特殊工艺(如“三雕一彩一绣”)上的机巧多变、精益求精,无不蕴涵着岭南人民热爱生活、不拘一格的理想信念、生活理念、价值观念,无不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以助力岭南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文化教育应该立足本地民众的生活实际,从感性的直观体验到理性的自觉实践,逐步“由表及里”。广东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要立足本地,引导岭南学子在日常性的衣食住行用娱交等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和认同这种生活方式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把岭南地区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岭南传统文化的化人、育人,增强立德树人的亲切感、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红色岭南:革命文化育人

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特殊文化,蕴含着实现民族复兴和民生幸福的理想信念之“根”、艰苦奋斗之“魂”。革命文化的底色是“红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

在岭南,近代以来人们创造了冠绝一时、光照千秋的革命文化:岭南的革命先烈用理想信念和奋斗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救国救民的红色壮歌,传承着一代代岭南人敢为人先的红色基因,留下了一个个浩气长存的红色遗址。

以广东为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海陆丰革命遗址等铭刻着岭南人反抗压迫、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彭湃、叶挺、苏兆征、陈铁军和周文雍等传续着岭南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使命担当,以及改革开放彰显出岭南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开拓意识……[5]这些人和事无不蕴涵着撼天动地的精神力量,足以激励青年学子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在新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通过实地探访、情境体验、传承实践等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岭南红色文化资源,为青年学子铸魂、为党团教育加料,引领他们确立初心、担当使命。

三、蓝色岭南:海洋文化育人

“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6]历史上许多国家的盛衰史已经表明,一个民族敢不敢走向海洋、能不能用好海洋,将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安危。中华文化的基底原本是农耕文明;而在岭南,自古就有依水而生、向海求富的传统,给中华文化增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元素。

例如“海上丝绸之路”,其历史接近两千年、声名远播海内外,就是这一传统的有力见证。据史料记载,广州早在西晋时期就与东罗马帝国(史称大秦)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唐朝时广州成为世界著名港口;至宋代末,广州已与141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7];徐闻的“大汉三墩”、阳江的“南海一号”、潮汕的“红头船”等也都保留着宝贵的历史遗物,记录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这告诉我们,岭南人不仅要另辟蹊径、去突破南岭群山的重重阻隔,更要挑战未知、去探寻能够带来更好生活的广阔空间。

可以说,岭南人既善于顺应自然、又敢于开拓冒险,其海洋文化体现了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也展示了中国人走向世界、海纳百川的开放襟怀,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极其难得而又至关重要的特殊养分。这种海洋文化为岭南地方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开放视野、海洋观念、经贸意识、求变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四、金色岭南:科技文化育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创造财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关键在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思维强调求真、求新,技术思维强调求实、求利,这与岭南文化注重实利、守本开新的传统理念无不契合。马克斯·韦伯曾提出,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8];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岭南文化求实求新的传统也为岭南地区领先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广东为例,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新三板挂牌企业等多个创新领域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全国第一,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的“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扎根广东的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知名企业不负厚望、力行创新,用新时代的“广东智造”诠释了伟大的创造精神,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对于广东高职院校来说,在进行科技文化教育的时候,可以精选岭南各地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深挖其中求实求新的科学思维、为民谋利的技术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育人价值,着力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科技人才。

五、绿色岭南:生态文明育人

绿色发展,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因为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9],人们应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岭南大部分区域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因而处处绿意、时时常青。岭南人顺应本地的自然条件,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广为人知的桑基鱼塘、岭南园林、岭南美食等无不深刻体现了岭南人顺天应时的自然生存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岭南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趋严重。岭南人深切感受到科学发展势在必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垃圾分类等工作,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以广东为例。近年来,广东省勇于担当绿色发展领头羊,现已拥有节能环保上市企业近百家,上市公司数量、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总额均居全国首位,高效照明(LED)、高效家用电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均居全国领先地位。[10]岭南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教训及其丰富资源,均为本地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以及方便好用的教学实践基地。

可以说,岭南地方五色斑斓的文化资源赋予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放包容的特色,也应该成为岭南特色文化校园建设的底色,还应该成为岭南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亮色。因此,在广东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持续、深入、广泛地挖掘岭南特色文化资源,构建岭南特色文化校园,打造文化协同育人体系,助力立德树人,定当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宋凤娣.青色与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99.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3-03-04,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04/c49169-20670182.html.

[4]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EB/OL].人民网,2016-10-1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013/c376186-28775634.html.

[5]傅华.岭南十章——岭南文化简明读本[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6]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从这些方面提出要求[EB/OL].人民网,2019-07-11,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711/c164113-31226894.html.

[7]張双喜,刘英风,等.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人与文互化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1.

[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EB/OL].光明网,2019-10-25,http://theory.gmw.cn/2019-10/25/content_33263678.htm.

[10]绿色发展带来“广东蓝”[EB/OL].光明网,2018-11-25,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11/25/nw.D110000gmrb_20181125_3-01.htm.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岭南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研究”(2018JKSJD5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0GZGJ245);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研究”(GDGZ19Y107);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研究”(2020GXSZ13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五色岭南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我家的五色梅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黑纹猫蹲守捣鸟巢
五色人小组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