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

2021-01-03黎志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设计

黎志辉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端午节,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家国情怀的体现,是激发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既涉及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注重课程德育和人文内涵内容的挖掘,将思政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通过挖掘包装设计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培养爱国、敬业、守法、精技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

二、教学实施目标

基于学情分析情况,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运用和设计构成基础能力,但欠缺元素提炼、图形表现等整体设计规划能力,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和设计规范意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法律知识与意识、爱国敬业素养等思想素养方面的培养有待加强。因此,通过专题项目学习,重点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的要求、视觉要素编排表现、设计流程等知识点,并强调包装设计的美观与实用相结合。解决难点:在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如何在设计中提炼地域文化的形态特色,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运用新技术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素养、爱国情感,并以“中国风”设计风格弘扬文化自信。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以“裹蒸粽”包装设计为教学内容,通过知识结构的重组整合,围绕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如何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新时代材料、技术及工艺的要求,运用合适的表现形式进行包装设计”这一问题,以“食品包装设计要求”为任务起点,以“设计表现手法”为学习主线,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元素”为学习导线,以“粽子包装设计”为教学内容载体,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调设计元素“文化特性”、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为思政要素,根据任务分析对完成“裹蒸粽”包装设计的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开展教学。

四、教学实施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教学环节的情境实施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以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利用主题讨论,视频、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

(3)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完成设计任务,涵盖所学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策略,合理分工合作实施。

(4)评价和小组讲解,自评互评,让学生分享经验教训,积极反思,改善教师评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利用云班课在线课教学平台、教学数据反馈信息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五、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环节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引”,学生为“主”,团队协作为“辅”。

(一)课前思政元素的引入

基于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学情,利用云班课平台在课前发布本次课第一个知识点的预习资料,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网络平台了解端午的习俗,并列举出来,思考粽子包装设计中能用到哪些端午节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课前“思考”和“练习”让学生结合贴近生活的传统节日,发现问题,为课程的开展提供知识积累。

(二)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教学

(1)教学引线→任务导入→“是什么”

一个小小的粽子包裹的是濃情风味,传承的是中华文化,飘出的是爱国情意,饱含的是中华民族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尊崇。

引出任务:粽子为什么要进行包装?通过引出思政元素,使学生理解包装设计意图。

①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背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②美好的粽子包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使人们购买和享用传统节日的经典食品。

明确课堂任务,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引出新知识内容。

(2)初始分享→明确重点→“做什么”

解读设计任务单,结合学生对课前任务的掌握情况,对包装任务进一步分析,明确相关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观察并参与课堂互动问答,熟悉包装设计构成要素。通过微视频,从文字、色彩、图形等相关要素,让学生了解关于包装设计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引导学生敬业、守法。

通过提问:设计粽子包装还有哪些要求?引导学生从材料、销售、存储流通等方面,并结合地域文化特性开展思考讨论,发现问题,进一步明确重点,需要做什么。

(3)探索方案→分析难点→“怎么做”

以教学实例、短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分析设计表现手法,理解构成元素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结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思考如何进行包装设计?如何在设计中提炼地域文化的形态特色?通过播放《锦绣中国——肇庆篇》的地域特色文化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地域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并理解“裹蒸粽”包装设计元素提炼思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运用新技术(合理的表现技法)进行设计。

通过师生问答、共同思考逐步探寻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基础,通过把知识点转化为图片、把操作步骤录制为短视频的形式,让知识逻辑性更直观、知识呈递更具针对性、技能呈现多样化、教学指导更高效。

(4)制作体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动手做”

针对操作难点,分组讨论并结合教师的课堂分析、讲解,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实践,完成粽子包装设计制作。进一步熟悉包装设计规范,掌握相关制作技巧,突破知识难点。在理实一体化条件下,要求学生自主尝试,鼓励团队协作释疑,教师指导难点突破。教师、学生协同完成技能实操,以操作视频、混合分组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评价归纳→强化重点→“要做好”

课堂实操后学生开展短时总结讨论,教师针对实操问题开展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设计质量的拓展方案,并针对具体的项目设计要点,在教学平台开展课堂测评,在实践与总结中完善精技水平。

在作品的评价过程中,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加入一定比例的德育考核评价。例如,作品是否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内容,地域文化特色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否符合时代要求,设计作品是否体现出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相关的思想素养,以多维的评价内容完成“教学闭环”。

(三)课程思政教学的拓展

在课后,布置“特产包装设计”的课后拓展设计任务,要求学生以家乡特色产品为素材開展包装设计,进一步拓展了专业课的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学生按需求完成拓展制作设计任务,结合教师提供的艺术设计拓展资料提升设计技能。开放式的思维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制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实施成效

(一)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利用云班课平台,实现学生的课前讨论、学习,课中互动、练习,课后巩固的学习效果。通过图示化的互动体验,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入了解,演示操作并结合微课视频的讲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综合学生学情组织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二)思政成效

完成了一次课程思政课堂的实践探索,通过“裹蒸粽”包装设计课题和“中国元素”的设计运用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坚定文化自信。

七、结语

在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元素的作为切入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实现了专业课程育人的有效性。在新时代党中央构建“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背景下,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等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习设计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增强文化自信,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积极探讨健全的育人新模式,切实推进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易中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0 (12):54-55.

[2]黄璜,何培华.课程思政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策略探析——以梧州学院“包装设计”课程为例[J].湖南包装,2019(5):135-137.

[3]秦颖.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探析——以构成设计课为例[J].新丝路:中旬,2019(2):0074-0074.

[4]王麟,苏铁青,卢芳芳.融入思政元素的包装材料学教学设计探索——以塑料薄膜的阻隔性为例[J].绿色包装,2021(1):44-47.

[5]刘文婷,张晓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为例[J].西部学刊,2020(6):84-87.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UBA台灯设计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