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伏邪学说”论恶性肿瘤缓解期的辨治思路

2021-01-03王景良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伏邪正气脏腑

王景良

菏泽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山东 菏泽 274035

当前,中医药作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恶性肿瘤经过手术、放化疗后,部分可有效控制达完全缓解,但以后的时间里多数患者仍会复发转移。究其原因,一是余毒未尽(癌细胞残留—“种子”),二是机体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肿瘤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土壤”)未有改变。肿瘤进入缓解期,西医多选择随诊观察,复发后再治疗,而祖国医学认为,肿瘤进入缓解期(伏邪阶段)并不是治疗的终止,而应是治疗的继续。中医药在快速控制肿瘤负荷方面的近期疗效不理想,但中医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方面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可以提高远期疗效[1,2]。简言之,就是根据病情演变趋势,以伏邪理论为指导,在缓解期采取有预见性的合理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复发转移。但缓解期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可察,表现为无证可辨的病理状态,按照常规的辨证思路难以对其病机精确识别,进而影响治疗。虽然有辨病治疗一说,但毕竟有悖于中医辨证论治之基本理念,故作者就肿瘤的伏邪特征及缓解期的辨证与治疗思路作以探讨。

1 伏邪理论溯源

“伏邪”即伏气,反映的是一种病与时气不符的现象。“伏邪”之名,首见于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一书。但有关伏邪理论的阐释,最早可溯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时对伏邪致病的认识主要局限于伏气温病范畴。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拓展延伸,其涵义也被逐步衍化到杂病伏邪,并广泛应用到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及临床指导,如清代·王燕昌《王氏医存》一书就明确指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3]。由此可见,伏邪既可外来,亦可内生,伏邪寓意的其实是一种病邪潜伏的病理状态,致病因素无论是六淫还是痰、瘀、食、积等,只要符合病邪潜伏、逾时再发的致病特点,均可纳入伏邪理论范畴。故清代·刘吉人《伏邪新书》云:“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把祛邪未尽、遗邪于内的现象也归为伏邪范畴。恶性肿瘤经治缓解而过后方发,与余毒未尽,伏邪留滞相关,此与《伏邪新书》中提到的“遗邪内伏”如出一辙,故可藉此为据,用伏邪理论指导恶性肿瘤缓解期的辨证与治疗。

2 恶性肿瘤与伏邪致病的一致性认识

大多数恶性肿瘤在临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之所以不能及早被发现,就是因为其致病的隐匿性。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总属正气虚损,伏邪蓄而成积。致癌因素以伏邪形式长期作用于体内,留而不去,随时间迁延,正邪消长,当邪正力量的对比超过机体自身可控阈值时即发病,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云:“有太过不及,遂有胜复之变”。可见证虽出于一时,然伏邪作用已久。始于微而成于著,体现了伏邪致病的病理过程,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复发、传变的不同阶段。隐匿性既是伏邪的基本特征,也是肿瘤缓解期的基本特点,表现于临床即是无证可辨,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言:“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存若亡,有形无形,不知其情”。微而难识,致使四诊资料采集不全,从而导致了疾病的漏诊、失治、复发。

伏邪的另一特征就是迁延反复,缠绵难愈。既是“伏”邪,注定病位在深在里,致病因素蛰伏于内,痼结于里,难以尽除,遗毒留寇,易于反复。这和肿瘤的临床特征也极为吻合,临床很多恶性肿瘤,甚至达到完全缓解,但后来仍会复发,原因在此。

3 伏邪理论在恶性肿瘤缓解期的临床应用

既然肿瘤与伏邪其理相通,故异病可以同治,而中医伏邪理论重视驱邪于未病之时,故在缓解期以伏邪理论为指导早诊早干预,对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尤为重要。

3.1 指导辨证

“隐匿性”是伏邪的最本质特征,“其所从来者微”,可与人相安于不觉,表现于临床即是无证可辨。但祖国医学认为,“藏于内而象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任何疾病发生之前必有先兆,也许症状不典型,但亦会在不同侧面有所显现[4]。正如《瘦吟医赘》言:“盖伏气虽隐于无形,终为病气,气尚有迹”。可见无证可辨仅是相对的,可能是症状轻浅微而难知,可能是“独处藏奸”不被发现,也可由于医者望诊不详、问诊不细、闻诊不精、切诊不专等,导致临床信息缺失,辨证无所适从,治疗无的放矢。这就要求医者务必具备辨识伏邪的临床思维和能力,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从细枝末节中找出“伏邪”迹象,知其变数,进行早期诊断。或察其脉,或观其色,或问其声,或究其饮食、二便、情志、睡眠等等。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见其色,知其命,名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名曰神”。如此方可“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也”(《瘦吟医赘》)。临床搜集四诊资料务必全面详尽,事无巨细,要点如下:1.望诊:《内经》云:“先见于色,不知于身”。一些中医证候有时比西医理化指标、影像资料早于出现而更有预见性,通过望诊,察颜观色,不仅有助于了解气血盛衰、脏腑虚实,也可以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的早期信号,如胸壁脉络迂曲可能是肿瘤压迫上腔静脉,无明显原因的消瘦可能是恶性肿瘤耗精血以自养。“舌为五脏六腑之外候”,当问、闻、切诊无法提供辨证资料时,通过舌象的改变也可获取肿瘤发生前期的预警信息。2.问诊:恶性肿瘤缓解期,症状轻微或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往往不被感知,医者可根据疾病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通过司内揣外法提示性的问诊患者,可能会发现蛛丝马迹。3.闻诊:古人云:“听声音而知所苦”,通过闻诊了解到的资料,有时也可能提示复发的信息,比如闻其声音嘶哑,要警惕肿瘤侵及喉返神经。4.切诊:脉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脏腑之盛衰,气血津液之虚滞,可以反映不同脉象,当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时,舍症从脉法是肿瘤缓解期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伤寒论·平脉法》中言:“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即是以脉象的异常来辨治伏邪的例证,足资效仿。

3.2 指导治疗

3.2.1 扶正气补虚脏,清除余邪

《瘟疫论》曰:“若无故自发者,以伏邪未尽”,恶性肿瘤经过手术、放化疗后,癌毒势减常余毒未尽,脏腑虚损致正虚邪恋,残存的癌细胞以伏邪形式匿藏体内,与正气虚损相互影响,若正气持续不复,必定死灰复燃。但此时气虚血亏、津液耗损已不耐攻伐,欲祛余邪,必先调摄正气补其虚脏,以补助攻。正气足,可驱除余邪,脏无虚,则无容邪之地。故《张氏医通·积聚》云:“善治者,当先补虚,使气血壮,积自消也”。在中医伏邪理论指导下,见微知著识伏邪,辨别病变之脏腑,充分调动机体内在的抗肿瘤潜能,通过扶正气,补虚脏,以补助攻,达到驱伏邪、逐宿根之目的,治本之道寓治标之法,即所谓“养正积自消”也。但扶正并非单纯补其虚弱,李杲《内外伤辨惑论》曰:“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补也”,可根据各脏腑不同的生理特点进行调补。脏腑各司其职,补肺脏寓宣肃,健脾胃寓和降,益肝勿忘疏泄,补心肾兼顾阴阳,如此可补而不滞,节节灵通。同时也要兼顾脏腑之间的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藏相通,移皆有次”,晓病源知其所犯,兼而治之,脏腑之虚得以改善,气血紊乱得以恢复,五脏元真通畅,津液充足,真气来复,诸气充盛,余毒自除。必要时亦可配伍祛邪缓剂,辅助清除伏痰、伏瘀、伏毒,但一定要把握好“养正积自除”和“邪去则正安”之间的辨证关系,切忌祛邪伤正。如《重订广温热论》云:“平其复遗,调其气血者,因伏邪之大势已去而余邪未解,即用小方缓方,平治复症、遗症以和解之。”气血通灵,气机不阻,补中寓消,养正除积才无闭门留寇之虞。

3.2.2 调阴阳固本元,瘥后防复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伏其所主,先其所因”,肿瘤进入缓解期,即便肿瘤尽除,如果患者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没有改变,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未得到根本改善,亦会复发再发,这种适合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土壤”便是肿瘤微环境[5]。田建辉等[6]认为肿瘤的治疗理念正在从“肿瘤细胞杀伤”向“肿瘤细胞调节”转化,以微环境为靶点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延长生存期。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肿瘤虽是局部病变,实乃全身阴阳失衡的局部表现。故以人的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为目标,运用伏邪理论权衡立法用药,调节机体内环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对于预防肿瘤复发再发有着重要意义。马科等[7]认为通过改善肿瘤形成的“土壤”,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和调节,可达养正以除积之目的。调阴阳之偏颇,重点是平复脏腑气血之功能,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其升降出入,以冀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肿瘤属于虚损性疾病,有时会阳损及阴,有时又阴损及阳,又可阴阳互损,所以要注重阴阳之间的双向调节作用,根据阴阳互根互用互制的关系,或是阳中求阴,或是阴中求阳,或是阳病治阴,或是阴病治阳,济其虚,制其盛,纠其偏,扶其正,有扶有抑,阴阳可平。调阴阳重在脾肾二脏,脾肾乃一身元气之根本,阴阳水火既济之本,五脏之阴阳皆根于脾肾。脾居中为枢,斡旋一身气机,化津液生气血,和五脏通六腑,为后天之本。肾藏精血育真阴,寓元阳主生发,“五脏之真,惟肾为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二者共同维系着一身阴阳之根,合理掌握病机变化,及时调养脾肾二脏,本元充盛则脏腑协调,阳能化气,阴能生血,气血和顺,升降相宜,燥湿相济,阴阳可复。

肿瘤的各种病理变化总以正气虚损,脏腑阴阳失调来概括,以上两种治则要灵活掌握,临证可兼而治之,补调并济,扶正气为根本,调阴阳为总纲,使机体在正气不虚的状态下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阴阳动态平衡,以期“脏腑不虚,正气来复,阴平阳秘,癌病乃治”。同时,根据伏邪病程迁延,正邪胶着的特征,肿瘤不是短期内可以治愈的疾病,治疗宜缓图而求,不可急于求成,守方宜久,不可短期收工,正所谓“其来也渐,其去也缓”。

4 典型病例

4.1 医案一

周某,男,68 岁,2017 年7 月因咳痰带血,于北京某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示:左肺鳞癌。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左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左肺低分化鳞癌,肺内淋巴结(2/6),纵隔淋巴结(2/9)。因年老体衰,家属拒绝化放疗,2017 年10月11日于我科初诊。患者自述术后恢复可,无明显不适,细问病史,活动后略感气短汗出,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右寸浮实、右关濡细。中医诊断:肺积,肺脾两虚、伏饮蕴肺证;西医诊断:左肺低分化鳞癌肺内、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后(pT3N2M0,ⅢB期)。治法:健脾益肺,扶正祛邪。处方:黄芪30 g,党参30 g,炒白术30 g,茯苓20 g,薏苡仁20 g,陈皮12 g,苏叶12 g(后下),石见穿20 g,龙葵草20 g,桔梗6 g,甘草6 g。每日一剂,维持此方治疗三个月共86 剂后复诊,患者无症可察,舌淡红苔薄白,脉双尺脉细,沉取无力,右关脉弱。考虑余邪渐去,但久病及肾,以脉取证立治法:益气扶正,调补脾肾。处方:黄芪30 g,党参30 g,炒白术20 g,茯苓20 g,薏苡仁20 g,陈皮12 g,苏叶12 g(后下),补骨脂15 g,肉苁蓉10 g,菟丝子15 g,黄精12 g,甘草6 g。每日一剂,维持服用此方半年共170剂后复诊,脉象见复,效不更方,继续维持治疗。一年后复诊,感觉良好,舌如常人,脉象平和,服药方法改为服两周停一周。随访两年余,现体能状态良好,期间每三个月定期复查CT,脑MR,血生化等,未见复发转移迹象。

按语:本例患者为肺癌ⅢB期,淋巴结转移较多,术后未进行放化疗,复发风险极高,且年老体衰,又行肺叶切除,正气愈虚,余毒更易复燃。初诊时患者虽自感良好,但细问病史,仍有证可辨,四诊合参,证属肺脾两虚、伏饮蕴肺,辨病位在肺,涉及于脾。处方重在扶正以祛邪,以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薏苡仁补肺健脾,培护正气,正气足则运化通畅,邪有出路。辅以陈皮、苏叶健脾益气兼能化痰湿,石见穿、龙葵草解毒祛邪,桔梗轻可去实、载药上行,甘草和诸药补中气。全方扶正为主,以补助攻兼祛邪。复诊余毒已去,但元气未复,故减抗邪解毒之石见穿、龙葵草,加用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黄精补元阳养真阴,补调并举,平调阴阳。综观整个治疗过程,扶正气补虚脏,固本元调阴阳,坚持守方,缓图而求,维持治疗,可望瘥后不复。

4.2 医案二

邹某,男,71 岁,因便血查肠镜考虑乙状结肠癌,2018年7月于我院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低分化粘液腺癌,伴部分印戒细胞成分,淋巴结转移(17/22)。家属拒绝化疗,2018 年8 月20 日来我科初诊,要求中药治疗。患者当时自述无明显不适,交流过程中患者沉默寡言,细问家属,方知患者知情后忧思惶恐,郁郁寡欢,进食尚可,二便通畅,舌淡苔薄白,脉左关脉弦紧、右关脉细。中医诊断:肠积,肝郁脾虚证;西医诊断:乙状结肠粘液腺癌术后(pT4N3M0,ⅢC 期)。治则:疏肝解郁,兼补脾气。处方:柴胡12 g,白芍15 g,青皮12 g,绿萼梅12 g,合欢皮12 g,白术15 g,茯苓15 g,党参15 g,薏苡仁15 g,夏枯草15 g,甘草6 g。每日一剂,坚持服用此方一个月共30 剂复诊,患者情志复常,舌淡苔薄白,左关脉象趋于平和,右关脉弱,双尺脉沉,调整治则:健脾益肾,助运解毒。处方:黄芪20 g,党参20 g,白术20 g,茯苓20 g,薏苡仁20 g,仙灵脾15 g,女贞子15 g,白芍15 g,黄精15 g,半枝莲20 g,白花蛇舌草20 g,甘草6 g。每日一剂,已坚持用药13 个月共375剂,期间定期三个月复查影像及生化检查,未见复发。

按语:此患者为乙状结肠癌ⅢC期,低分化粘液腺癌伴印戒成分,淋巴结转移多,预后差,短期内复发率高。患者术后情绪波动大,情志怫郁与预后密切相关,故予柴胡、白芍、青皮、绿萼梅、合欢皮、夏枯草化肝郁疏气机,兼以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甘草调补脾气。情志顺畅后及时变更治则,删减疏肝解郁之品,加用仙灵脾、女贞子、黄精阴阳并调,旨在固护本元以培补患者自身的正气,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以祛邪,获得了较长的无病生存期。

5 结语

早在1889年,Paget 提出了“种子—土壤”学说,认为肿瘤的复发转移要具备两要素,即肿瘤细胞(种子)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调控着细胞的活性,决定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8,9]。目前所说的肿瘤临床缓解,仅是局限于影像学范畴的评估,一些影像学评估不到的残存肿瘤细胞,在机体免疫功能不能调控的情况下,如果持续被合适的土壤孕育,必定会生根发芽,发展壮大。西医重视“以瘤为本”,手术、化放疗只能尽可能地去除瘤体,却无法改变促进肿瘤形成和扩增的内环境因素。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以人为本,强调治疗肿瘤绝对不能只专注于肿瘤细胞本身,更应关注形成肿瘤细胞的微环境因素和宿主自身的免疫环节,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0]。李卫东等[11]认为肿瘤缓解期中医积极干预,既可以扶持正气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消除隐匿性强的微小癌灶,也可调控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内环境的动态稳定,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总之,在伏邪阶段,遵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洞察隐微,从非典型证候中发现问题,见微知著辨伏邪,治其未传、未变,积极培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平衡阴阳之盛衰,改善自身内环境,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言“五脏欲病之先,必各现端绪于其部分,示人早治”,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伏邪正气脏腑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