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杉木退化林形成原因及改造预防措施

2021-01-03东至县葛公镇林业站潘盛寅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林农杉木林木

东至县葛公镇林业站 潘盛寅

光照较好、温软湿润、多雾静风的气候是种植杉木绝佳的气候类型,而干燥、大风、极寒极热地区则较不利于杉木快速生长。在杉木种植区,不仅要能保证光照、湿度等自然因素适宜,还必须尽量保证土壤富含大量的营养成分,土质疏松且排水良好,才能为杉木的生长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但通过实践证明,阴坡要比阳坡更适宜杉木生长,且种植量越大,杉木的生长速度越快。

在许多地区林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林农和林产品投资者会因为杉木生长速度快、成型周期短、木材质量好等特点会将杉木作为首选树种来进行林产品的投资与开发。东至县葛公镇是重点山区乡镇,该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全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mm,全年相对湿度较为稳定,在82%左右。该镇土壤质量和土壤活力较好,多为黄红壤土和黄棕壤土,适合杉木的大量种植与栽培,是林业投资者选择杉木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不二选择。而杉木作为当地居民非常喜爱的树种,在东至县葛公镇的分布十分广泛,同时当地政府通过带动杉木产业及其附属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该镇有“林业三宝”一说,此“三宝”就是生漆、油桐、杉树脑。1988年,东至县全县大面积开展绿色造林项目和长江防护林工程,大力发展杉木用材林,不仅在产量和产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改善效果。在这骄人成绩的背后,也有部分杉木林因生长发育不均、养分吸收不足等原因造成林分质量不高,最终造成杉木退化林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杉木退化林关于林分生长质量和林木生长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方案,用以提升杉木林的生长质量和生态效益。经过本人几年来的观察,结合与本单位同事的研究摸索,现就该镇杉木退化林形成原因,改造预防措施阐述如下。

一、杉木退化林形成原因

(一)造林地选择不当,立地条件不适宜进行杉木造林

由于杉木作为主要乡土用材造林树种,杉木人工造林面积涉及户多面广,在造林前期准备工作中整体造林规划与设计方案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造林经验导致造林技术理论方面存在诸多欠缺之处,未能在造林前及时对该地区土壤环境和质量进行充分考察就盲目造林,林农也为按照当地林业局提供的科学、有效的林业生产技术来进行规范化育种和栽培,没有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来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过分追求快速成林成规模效应,导致杉木林种植不合理问题突出,最终形成大片杉木退化林。例如:葛公镇部分群众在石灰岩山场、粘性重的红壤都营造杉木林,从而导致营造的杉木林分养分不足,生长不良,形成退化林[1]。

(二)种源不良,劣质苗木造林

当地林业工作者多数采用自采自栽的方式,相当一部分种子采自小老树,导致品种不良,另外苗木分级不严,大量二、三级苗上山造林,劣质种源培育的劣质苗木栽植后成活率低,林木生长势太差[2]。

(三)造林质量差

由于造林工作大多数由当地年龄较大、学历不高的林农完成,其在专业造林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术方面无法做到科学、有效、合理,且山区造林整地还有采用炼山、挖机的整地方式,造成土壤腐殖质被冲走破坏,土壤营养成分严重丢失,林木生长养分不足,影响长势,也有调运造林苗木不及时假植,栽植质量不合格,“一锄发”造林时有发生,导致造林成活率低,或成活不成材,林木生长不良,栽植质量差[3]。

(四)造林密度过大,营造杉木纯林,林木生长不良

由于葛公县村民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杉木林密栽现象严重,而杉木林由于栽种密度过大,杉木光照不足、光照不均,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竞争激烈,造成林木生长发育迟缓,林木质量不高,多数杉木无法形成大径材,且材质较差,在市场中很难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此外,营造杉木纯林容易造成土壤退化,森林生态功能单一,森林的多样性缺失,导致杉木退化林的产生[4]。

(五)重造轻管,抚育管理跟不上

由于当地林业部门的疏忽及相关林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该地区过于注重造林而忽视了林木生长过程中的管理,一味追求林产业面积的增加而没有做好相关栽培和抚育工作,导致杉木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杂草丛生,吸收掉大量土壤中的养分,也导致土壤板结,水分和各类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供应不均现象严重,最终形成杉木退化林[5]。

(六)抚育间伐不及时或抚育措施不当

当地林农在造林工作完成后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抚育间伐,造成林分生长过密或在杉木进入中龄林分时,林农追求效益,进行拔大毛采伐,长期采伐后导致优势木被采伐,造成整个林分质量降低,从而形成退化林。

(七)伐后不更新

杉木林主伐后不进行树种更新,伐后群众喜欢萌发林还林,群众对杉木二代林抚育管理不善,除萌不及时,导致杉木二代林生长不良形成退化林,

(八)过熟林退化

公益林中杉木人工林过熟不采伐、不更新老化形成退化林。

二、杉木退化林改造预防措施

根据杉木退化林成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

(一)将杉木退化纯林改造成杉阔混交林

当地林业工作中需要在杉木林中选择小径材或长势不良的杉木进行伐去,并补栽阔叶树苗,形成杉阔混交林。此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丰富树种结构、养分吸收均衡的目的,还能保证杉木林和阔叶林互相补给养分的效果,一般适宜调整强度在30%左右。

间杉育阔。在要改造的退化杉木林分中,将部分杉木间伐,采取森林抚育措施,培育林下现有的阔叶幼树,以形成杉阔混交林,这种措施主要适用于已退化杉木林下有阔叶幼苗的林分,同时必须进行除草抚育。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逐步培育出生态效益较高的林分

在杉木退化林修复工作中,林业局应联合当地具有杉木种植经验的林农进行实地考察,尽量选择土壤质量高、养分足的地块进行重点修复,并对杉木修复林的面积、密度和布局进行详细规划。针对不同地形区域采取不同的修复原则,在坡度较小,土壤较为稳定区域可以进行全面采伐、重新种植适宜树种的办法;对于坡度较大区域可以采取25%-30%左右的采伐强度,并搭配其他阔叶树种进行混交林种植。

(三)加强幼林抚育管理

及时清除杉木林中的杂草和灌木丛,防止其继续与杉木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对部分区域进行适当松土措施,从而有效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对于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的杉木适当进行深翻改土作业,以增加杉木的通透性和养分吸收效果,通过改善光照条件和土壤结构来提升杉木的整体质量。

(四)进行科学有效的水肥管理

杉木退化林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要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在中耕松土的同时,根据林木生长需要中缺乏的营养物质进行施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肥沃的土壤以堆肥、粪肥、塘泥、烧土等为主,施肥以氮磷肥为主。还可以在林间间作,种植绿肥等作物,提高土壤肥力。

(五)严把造林的整地关,种苗关,造林质量关

杜绝炼山整地和全垦整地,杜绝使用挖机进行整地,提倡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的方式。

炼山整地使山场杂灌等植被中的养分和水分损失殆尽,使整片林地地表外露,破坏土壤结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也削弱了土壤保水能力,林地地力降低,林木后期生长受到直接影响;全垦整地和使用挖机进行整地易使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更破坏了森林生态的多样性。

倡导以带状或穴式整地方式,将清除后的林地杂灌等植被沿等高线堆成水平带,自然腐烂,增加地力,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森林生态的多样性。同时,杉木造林从采种就严格把关,要从生长势良好具有优良遗传品种的母树采种,栽种时严格要求一级苗上山,栽植宜春季栽植,栽植穴要大而深,使根系舒展,苗梢宜向下坡。

(六)生态公益林中退化杉木林,可采用补植方式进行更新

首先将林分内枯死木、濒死木、生长不良木清除,然后选择适宜树种进行补植更新。也可采取林冠下造林的方法,林冠下造林更新应选择幼苗耐庇荫的树种。造林前,先伐除濒死木、生长势差的林木,然后进行林冠下造林。待更新树种生长稳定后,再对上层杉木进行选择性伐除,使之达到合理的密度,以保证森林生态的多样性,提高公益林的生态保护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究杉木林的退化原因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政策,以扩大我国杉木林的培育和种植,从而促进我国林产业及其附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农杉木林木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材积结构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