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基层工人发声的代表

2021-01-03

企业文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三工人农民工

李承霞是江苏常州老三集团的一名缝纫工,来自基层一线,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2018 年初,她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李承霞代表说:“我是哭着从北京回来的。”“当时压力太大了。”李承霞坦言,自己只有初中学历,不会用电脑,又不善于表达。首次参加全国两会,分组发言时她怯场到不敢说话。面对记者提问,更是不知该怎样回答。

回到老三集团,李承霞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边调研边讲课的繁忙日子。在街道社区的帮助下,李承霞学会了使用电脑,懂得了怎样撰写建议。她还第一次走上了讲台,面对社区百姓,宣讲起两会精神。“写好建议,真的不容易。”李承霞说,“不单要提出问题,还要说明理由,给出建议,跟踪落实。要考虑问题有没有代表性,还要反复去调研、求证。”李承霞告诉记者,为了拿出一份像样的建议,她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调研学习上。

第一年参会,她提出的建议很不完善。第二年,她撰写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建议,很快得到回应,这极大提升了她的履职信心。2020 年全国两会,她又提交了两份建议。一份是《关于完善农民工社保缴纳的建议》。“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李承霞在建议中分析了农民工社保缴纳遇到的现实难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呼吁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工社保权益。另一份建议是,希望加强对传统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培养更多高技能工人。李承霞注意到,近些年,纺织工厂大量引进智能化机器,而许多工人并没有掌握操作技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她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基层工人技术能力的培养,建立纺织服装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导向机制,拓宽技能评定通道,将传统纺织工人培养成会使用现代化设备的技术人员。”

这些建议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并持续跟进落实。“现在,老百姓都愿意找她谈心。”采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强告诉记者,2018 年4 月,李承霞全国人大代表工作室在社区成立后,设定每月15 日为群众接待日。刚运行时,工作室几乎没什么人来。随着群众反映的一件件小事得到解决,李承霞代表工作室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访者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反映最多的劳动纠纷、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都被收集起来,写进建议。在李承霞的呼吁下,厂里一些工人享受到了医保福利,住上了公租房。

“代表代表,既要能‘代’,也要能‘表’。”李承霞说,为了锻炼表达能力,她积极走进社区、学校、机关,宣讲两会精神。从8场,到18 场,再到30 场,李承霞每年的两会精神讲堂越开越多,“一开始磕磕巴巴,最多讲15 分钟。现在,能讲两个小时。”在认真履职的同时,李承霞没有耽误本职工作。她仍在老三集团从事着一线缝纫工作。有时白天讲课,晚上加班缝制服装。她成为老三集团唯一连续10 年上了公司光荣榜的职工。去年,李承霞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李承霞说:“既然当了代表,就要为基层工人发声”。

猜你喜欢

老三工人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我不用,我打车
诛心
王老三进城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