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困境与对策建议

2021-01-02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农村

刘 莹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031)

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与商业的融合催生了大量新兴业态,其中最具活力的当属电子商务。这种由一根网线串联起供需双方的网络经济模式不仅如燎原之火般迅速占领了城市市场,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攻占更为广阔的乡村大地。一方面,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硬件消耗远远少于传统模式下实体经济的先期成本体量,这就使农村电商能以更少投入、更低门槛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供需双方在虚拟空间的点对点交易最大程度压缩了中间环节的中转与层层加码,实现了农户和消费者双方互利共赢。正因有如此众多技术利好,农村电子商务才成为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最引人瞩目的经济模式之一。

一、新时期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1.助力脱贫攻坚

电子商务自诞生伊始就快速席卷中华大地,短短数年间便后来居上成为能够与传统线下商业模式分庭抗礼的新业态。这充分说明电子商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供需双方的客观要求,并且因为规避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而使商(厂)家与消费者同时获益,故而拥有了极其坚实的群众基础,进而实现了指数级增长与扩张。

同样的道理,农村电子商务凭借一根网线将农特产品与终端消费者紧密关联,让越来越多优质农产品为越来越多城市消费者了解、熟悉,在更高水平的信息对等基础上促进了农业产品在广阔城乡市场上的销售、流通。这不仅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了现实,也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最强有力的发动机与推进剂。

尤其是在“三区三州”攻克绝对贫困的攻坚战中,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成为啃下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广大驻村脱贫干部不仅利用电子商务实现了乡村农、特、优产品在城乡市场上广而告之、拓展销路,而且基于电子商务的成功实践颠覆性改变了农村固步自封的经济模式、产业机制,成为引领“三农”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火车头。

2.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状态

受到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存在极其严重的城乡二元“剪刀差”问题,且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期内依旧延续。大量资源被集中到城市以加快工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进而迅速促使城市实现了财富累积和产业革新。然而,许多乡村和边远地区却因为资源匮乏长期徘徊在贫困落后边缘,更有越来越多适龄劳动力因此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寻求更好发展机会。

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为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状态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改善条件。借助平台销售模式,乡村产品得以进入城市,促使城市的资金、资源回流,并以此反哺乡村经济发展、不断夯实第一产业基础。随着时间推移,城乡之间的资源结构有望实现相对均衡。这不仅有助于乡村经济水平全面提升,也是在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向好,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条件。

二、农村电子商务主要形式

1.生态链式

所谓生态链式农村电商指围绕着某一核心品类展开的跨区域同类产品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经济业态。

比如不久前曾有一则网传新闻登上热搜,内容是网友反映沃柑保存期限长达60 日,疑似使用保鲜剂所致。而记者采访专家时不仅了解到采取科学手段延长保鲜期既安全合理又能满足长途跨境运输要求,也因此掌握了当前国内沃柑种植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广西省以柳州为代表的广大乡村,当地因沃柑这一核心产品实现了脱贫致富,其中也有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份功劳。

类似的生态链式还有宁夏枸杞、新疆葡萄干、云南普洱茶等。这些生态链不仅涉及到核心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与加工,也包括从物流仓储到质检销售在内的全产业流程。随着规模扩大和经验积累,越来越多地区的生态链式农村电商逐步建立健全了产品类别标准,实现了生产与加工标准统一、品牌建设与对外宣传机制统一,进而完善了产品追溯体系构建,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2.集散地式

与围绕特定核心产品不同,也有不少乡村地区充分借助区域物流与交通运输的显著优势发展出集散地式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这些地区依托高度便利的交通在物流运输性价比方面独树一帜,很短时间内便吸引了大量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机构等汇集一处,成为具有高度代表性的集散地。比如浙江义乌的淘宝小镇等。

3.一县(乡、村)一品式

还有一种立足于行政区划与乡村农特产品品牌打造形成一县(乡、村)一品式农村电商模式。这类形式的农村电子商务既要坚持线下结合线上的品牌建设全方位与立体化,也要从政府、企业到产业领军者及社会机构等共同形成合力开展宣传推广。

三、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

1.物流运输不畅

即便是在大中城市中,在涉及农村电子商务遭遇的难点和堵点时,绝大多数市民也能第一时间联想到“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便是在国家不断加快高速公路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当下,从主要干道前往乡村腹地在许多偏远地区仍是一大难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阻挡的不仅是村民外出的脚步,也是农村优质土特产进入城市、融入市场的瓶颈。

相较于城市中高度密集的人口分布,广大乡村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且道路条件差等都是阻碍物流运输快速发展的负面因素。一方面,乡村人口与物资的分散化决定了物流运输在单位成本上的支出远远高于城市,倘若还需要额外增加物流硬件设施建设,则企业面临的高成本和低收入难题将愈发严峻。这是不少物流企业在农村电商发展进程中不得不应对的障碍或风险。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产品类型中有许多生鲜食品,不仅保鲜期限更短,而且存在更为显著的季节性,更可能在生产、运输或其他任一环节出现意外破损等特殊情况。物流企业不得不增加冷链运输车辆或特殊包装才能确保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显然又是额外的成本支出,对企业本已微薄的收益更是雪上加霜。

综合以上各种不利因素可知,物流运输不畅是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典型困境之一。

2.购销结构性失衡

从整体层面看,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购销两端基本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因此创造了活跃市场、促进资源、资金流动的良好条件。然而部分乡村地区长期处于相对静态、固化的产业生存状态,农民与农村家庭自给自足程度明显超过城市。这导致不少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迟缓,即便有农村电子商务逐渐推广,部分农民及其家庭也更多关注购物,却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外销售农、特产品心存疑虑或相对茫然。

这种购销结构性失衡的不利局面不仅从又一个侧面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会因为过于悬殊的“逆差”制约农村电商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更可能因为长期单向发展而持续增加城乡二元剪刀差的严重程度。总之,这种并不健康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部分乡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遭遇的又一类典型困境之一。

四、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1.政策优势

近年来,中央层面对“三农”发展推出的优惠政策连绵不断,不仅在政府工作报告层面明确指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战略,更强调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引领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文件、报告,成为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足以仰赖的政策优势。

比如云南玉溪专门出台《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用于扶持农村电商的政策保障。在此政策引导下,当地用五年时间建立起以阿里集团为龙头的多个主流电商合作对接机制。目前已较为成熟的平台包括淘宝特色中国·玉溪馆、红塔区电商示范产业园等。

不仅如此,地方政策的出台也进一步加快了各类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比如当地在2018 年已完成建设有县一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九个,物流分检(配送)中心两个,而县与乡、村对接的农村电商服务站数量则接近150 个,已基本实现了县、乡、村的完全覆盖、无缝对接。

可见,各种政策优势已经给许多乡村提供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红利。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不仅有助于乡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也是各地从主管单位到基层一线关注、重视并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建设的政策督导措施,是当地电商全面提质增效的强大推动力量。

2.自然环境优势

清明节前夕,全国各地的茶叶主产区纷纷加紧了明前茶的采摘和制备。以黄山为例,黄山毛峰不仅早已是中国十大名茶的核心成员,更因荣获地理标识产品保护而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依托纯净自然环境与无农药的完全生态种植技术,黄山毛峰不仅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有机认证,也因此实现了单位产品价格上百元的高收益,成为线下线上同类产品中的热销品牌。

由此可见,卓越的自然环境优势也是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突出重围的核心因素之一。城市虽然因为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形成了更加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却也因此衍生出不同程度的城市病。其中由于污染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更加层出不穷,也愈发衬托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越与其农、特产品的优质。仅就绿色有机而言,农村电子商务已具备了深入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局势。这是新时期农村电商突破发展困境的又一优势所在。

五、新时期农村优化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对策

1.立足本地实际,探索个性化发展模式

国土面积巨大、经济发展区域间极不均衡的特点决定了各地乡村从产业规模到发展方式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也几乎不存在统一模板或标准化操作方式。相反,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走自己的路”才是新时期农村电商实现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因此,立足本地实际,探索个性化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比如,高温高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赋予云南极其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与可观的产量。其中玉溪地区更以高品质的鲜切花、生鲜蔬果、鲜花饼、磨浆核桃乳、玫瑰酱、红米、核桃、食用菌等闻名。在与淘宝、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后,淘宝特色中国·玉溪馆、(京东商城)中国特色•云南馆先后成为玉溪品牌农产品的线上集中推介地。

只有立足本地实际,探索个性化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才能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才能在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中具有更高识别度,才能防止盲目抄袭模仿产生面目模糊的风险。而这一切都是帮助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并巩固老客户基础、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的重要策略。

2.加快打通“最后一公里”,强化物流运输系统建设

无论是从农、特产品销售还是满足农村消费需求的角度看,“最后一公里”都是左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比如进出村庄的道路硬化。“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斗中,通硬化路几乎成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先决条件之一。良好的道路条件不仅是为乡民从农村进入城镇畅通渠道,更是将深藏乡村、大山中的优质农产品运往市场与城市的必由之路。

不过,“最后一公里”不仅指作为运输通道的公路,也包括与网络传输相关的设施设备配置,比如光纤、路由器、电脑。就在刚刚过去的庚子年,在2 亿学生“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育进程中,许多偏远乡村、山区学生由于网络信号问题不得不翻山越岭的报道频频成为热点新闻。这说明当前仍有不少偏远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就是网络设施设备。仅仅依靠农民自身努力显然势单力薄,地方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都需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共同参与。

不仅如此,作为生鲜食品的农产品无论是贮藏还是运输都存在保鲜期、保质期的限制。尤其越接近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蔬果、农产品往往更易腐败变质。这些都需要通过冷链设施才能实现从产地到市场的顺利运输。物流运输企业固然需要承担设施设备配置的主力任务,但政策性倾斜、扶持同样不可或缺。

3.用好政策红利,拓展融资渠道,夯实资金基础

客观条件相对不成熟的广大乡村地区在发展电子商务时格外需要充裕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输或营销宣传,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制约农村电商有序推进。不过资金来源恰恰是许多乡村地区电商发展的短板、瓶颈。这就需要各地用好政策红利,拓展融资渠道,夯实资金基础。

比如时下各大国有银行先后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政策,其中农业银行在广大乡村地区网点较多,且线上营业厅也能进行咨询和业务办理。农村电子商务不妨积极联络农业银行线下网点与线上服务中心,通过抵押或担保等方式申请小额贷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资金需求。

又如,包括支付宝为代表的主流电商平台陆续开通了小额贷款业务,其优先服务对象正是各类电商企业。农村电商不妨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融资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此外,时下越来越多地方开始专门针对农村电商制定财政资金引导政策,农村电商企业不妨及时填写上报申报文件,借助政策扶持与财政资金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夯实资金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不难发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是显而易见的短板,然而这些客观层面的不利因素正在越来越多政策利好的指引下加速改良与弥补。相反,思想观念层面的陈旧落后才是在根本上制约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愚昧无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指导思想束缚了许多乡村人口的手脚,使其不想、不动、不做,守着绿水青山的金饭碗挨饿。因此,新时期突破农村电商发展困境不能仅仅着眼在技术性手段的应用,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各种办法引导农民、农户了解电子商务的价值与意义。只有从思想意识的高度突破传统观念的压制,广大乡村地区才能基于人的认识水平提升而解放生产力,激励更多乡村人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进取心。这不仅是新时期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形势下以电子商务带动农业、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实现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电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