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游牧文化

2021-01-02内蒙古师范大学海拉汗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游牧草原文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海拉汗

游牧文明作为人类多样性文明形态的重要构成,因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尊重生态伦理规则,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准则,并以其“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显现出其厚重的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智慧。游牧文明在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及互补,特别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冲突和互相交融发展的关系中大大地发挥了生物多样性和游牧草场生产力的独特优势。人类多样性文明的互补及其生态化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多维度分析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不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觉下认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草原地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内蒙古美术家创作的艺术源泉和精神依托,早在五代时期就有草原画派的少数民族代表画家李赞华、张彦远,他们的作品历代名画记里都有记载。到马克思阐述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毫无节制的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使自然被生产所支配。人们不断追求满足自己的需求疯狂地想去利用、无底线地控制自然,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环境污染危及人类健康,资源消耗严重危及经济社会发展,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只有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力成为属于他们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第三个阶段,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达成人与自然和解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将人类利益与自然的利益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将自然自我进化的本性与人的本性共同发挥出来的统一,才能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质得以显现,使人成为真正的生命共同体。(2)从历史维度分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指出“社会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出乎寻常地变化多端的。人的生产力在他的发展中每进一步,这个关系就变化一次。”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从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服从到人对自然的利用、征服和控制,再到人类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了与自然否定式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原始时代人类主要以狩猎捕鱼,到后来的农耕时期对大自然的依赖。启蒙运动的推进突破了宗教和神学宗教的束缚,发现了“人”,人的能力和价值备受推崇,从服从自然发展到征服自然的社会意识。进入工业时代后,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原本独立完整的自然沦为了物的可怜的附属品,成为人类的工具和奴隶,而人本身也成为受物语支配的异己,失去了“人之为人”本性的单向度的经济动物。

二、游牧文明生存智慧的生态维度

(一)游牧文明及其多维视觉

据不完全统计,游牧民族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却占据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其主要分布在近东、中东、中亚、非洲北部或中部及撒哈拉地区的3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北方文明进化来看,早在公元前3至2世纪进入了文明的门槛,先后建立了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元等游牧民族国家,推动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加速了游牧民族的文明化。在诸多民族中,13世纪的蒙古人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人。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游牧文明具有典型,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且经过历史自然环境的迁移,游牧所呈现的地域范围也不断变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对立是在挤压过程中发展的,在经济发展、生产、领地上,两种文明的持续发展展开拉锯战。综上而言,中国游牧基本在固定状态,但总体趋势符合欧亚大陆草原的生态变化趋势。欧亚大陆草原是传统中国中原文化圈和欧亚大陆草原文化圈的桥梁,地位不可小觑。例如:青藏高原型游牧文化、蒙古高原型游牧文化、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游牧文化、西域绿洲半农半牧型文化、西域山地河谷型游牧文化。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关系的基础是经济互补型,这种互补关系的形成是由不同文化所分布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不同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差异决定了互补关系的发展方向及内容,并总结出蒙古高原型游牧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多民族混合的,与狩猎经济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草原文化。

(二)游牧文明生存智慧的生态维度

我们不知何为开发自然,因为我们是自然的孩子,我们不知何为生态保护,因为我们人类是生态的一部分。因为不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决定人的生态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生态存在决定人们的生态意识。

游牧文明有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游牧文明的经济形态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依据地理环境、气候、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条件作出的合理选择,其最独特的方式在于“不断地迁移和流动对于易于破坏的高寒腐地质土的草原地带是唯一的一种生产适应方式”。游牧民设法依靠自己不能食用的粗草来维持生活,把粗草变成他所驯化了的动物的白色乳制品和肉类。驯服动物是一种比驯化植物高明得多的艺术。在这里表现了人类的意志和智慧对于一种更难控制的对象的胜利。牧人和农民相比,牧人是更高明的专家,因此对牧民来说又可能利用可供冬夏及平时游牧的广阔地面,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三、游牧文化的现状

(一)当代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

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最为重要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游牧文化濒临边缘的威胁,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全球化、现代化,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内蒙古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的同时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面对新发展形势及生态环境双危的压力下,游牧文化急需适应其发展要求。因此,游牧文化的发展改革已成为游牧文化的唯一选择人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地劳作、不断地创新,孕育和发展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焕武汉,只有将“如何保住传统游牧文化内涵”和“如何拓展文化发展渠道、创新文化形式”放在同一天平上使他们平衡,才是游牧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加速文化发展才能实现游牧文化的发展。生活在高原的人们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他们将生命、自然当作最至高无上的东西,当作世间的根本。因此,在他们的文化中无不透漏着崇拜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中国草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再加上其独特的民族性,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作为一种真实的生活经历,它影响了艺术家看待世界的角度,正如牧区生活经历塑造了我们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视角。体会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作者的创作灵感更是源于自然,在探索自然中,理解生命的动力能够更加完善画面。只有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才能够去理解与热爱自然,热爱游牧生活。

(二)“人与自然”游牧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游牧文明在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中完美地运用了游牧操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符合生态原理。与其他工业与农业文明不同,历代传承下来的游牧民族创造的游牧文明却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把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草原留给了我们。现代化的加速,社会的发展,游牧地区经济形态的快速转变与新兴市场的冲击等因素造成文化的巨大变迁。现代化的冲击下,游牧经济的不稳定性日益明显,导致一些牧民惊叹于现代化生活的便利的同时而选择城镇生活。与此同时,随着草场的退化,牲畜的减少,一些牧民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进入城市务工,快速适应城镇生活方式,使得游牧经济从事者数量减少。而这种现象不仅使城镇游牧民族丧失了原有的生存技能,也失去了继承和发扬游牧文化的本能,长久的城镇生活不仅改变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游牧经济生产者的减少也造成了严重的游牧文化传承困难。草原环境的破坏,不仅破坏了游牧文化的自然基础,同时也破坏了游牧文化的经济基础,使现在的游牧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游牧内涵。现如今,好多地区都出现了一系列围封转移、轮牧禁牧等保护草场以及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使现有草场无法满足游牧所需的草场面积,导致游牧文化受到重创。游牧民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逐水草而住”、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游牧文化也失去了它的根本。一些人认为现代的游牧文化已不能适应现代文明,认为游牧文化是落后的文化,这些观点的产生无一不表明人们对于游牧文化开始了更多的关注,然而也从侧面证实了人们对于游牧文化认识的不足与不充分,同样也证明了游牧文化工作者对游牧文化发展意识的缺乏。我们应该重视游牧文化,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让他们看清、实现“人本从游牧而来最终也会回归到游牧去”的现实,他们是互不冲突的,是相互的、相融的。我人在现代文明,但我心永远是游牧心。

猜你喜欢

游牧草原文明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请文明演绎
都市游牧
漫说文明
多元游牧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