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家庭作业对青少年体质提升的援助机制探析

2021-01-02赵舒婉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习练家庭作业体质

李 文,赵舒婉

(1.汕尾市体育运动学校,广东 汕尾 516600;2.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山东济宁272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明确要求.2020 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指出要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两份文件中前者为学校体育的改革与深化确定了手段,后者提供了方向性的路径进阶,总体上形成了以评价促改革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

青少年体质的提升是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单凭体育课程的强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借助其制度约束力来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至少不会出现断落式滑坡.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对课的外延研究涉足不充分但对体质提升效果明显的领域,设法拓展课的类型与形式,扩充青少年身体锻炼的延续时间与活动空间,促进校内外体育锻炼的一体统筹.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市在探索提升学生体质的举措中就尝试过假期体育作业的形式,不少地区也在后续跟进.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1].2019 年广东出台的《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也提及了鼓励中小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使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 小时的指导性方略[2].对体育家庭作业的前缀用语用“鼓励”陈词,紧迫感可能略微体现不足,但从各种文件指令对体育家庭作业的功能定性中认为,青少年体质提升的援助路径短板完全可以以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加以补充.遗憾的是,研究与实践中出现的策略无力与时间断续致使援助后劲驱动不足,冠以变革的体质援助计划结果成为舆论非议的话题.因此,体育家庭作业涉及的核心议题需要进一步辨识,在关乎反复争论却难以融洽的舆论焦点中更要以充分的观点加以阐释.

1 释义:体育家庭作业的概念与类型

1989 年,哈里斯·库珀对家庭作业的定义是:由学校教师布置的、要求学生在校外时间完成的任务[3].后来,他认为完成家庭作业的地点也可能发生在学校,以此为据对定义做了修正,把“校外时间”(nor-school hours)改成“非教学时间”nor-inschool time)[4].从哈里斯·库珀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家庭作业的几个比较明确的研判关键.一是发生在非教学时间,不对完成作业的地点设限,课堂中布置的当堂习练作业不属于家庭作业的范畴.二是对布置作业的人进行确定,特指学校教师.三是在校内的课外活动属于学校教学的常规安排,本质上定性为教学时间.因此,在课外活动时间参加的活动不能列入家庭作业的范畴中,比如参加运动队和俱乐部.

对家庭作业概念与内涵的厘清有利于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精准性定义,避免混淆体育家庭作业与日常锻炼.体育家庭作业与家庭作业是上下位概念的关系,其中家庭作业明确的非教学时间、作业布置主体等同样适用于体育家庭作业.按照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形式逻辑用法,体育家庭作业与家庭作业只是种差限定范围的区分.家庭作业的种差可以理解成不同的学科,而体育家庭作业的种差界定于身体活动,是对身体设定了明确的具体情境与任务指向,其身体习练的内容、次数、时间与强度的设定受到教师的口头性或文本式约束,并对其任务的达成与否进行结果性评价.体育家庭作业的属概念“作业”本身的语义是做或从事某项/种工作、任务或活动,并未指出其劳苦或愉快程度,只表明了一种在做的状态,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了有何结果等方面的状态表现则要看属于哪个职业或专业领域的作业[5].由此推知,对体育家庭作业的种差词语限定应该是中性表达,对家庭作业或体育家庭作业不能强调心态情绪上的积极或消极反应.借用哈里斯·库珀对家庭作业的定义与理解,体育家庭作业可以陈述为按照体育教师设定的任务与要求,在“非教学时间”通过有规则的身体习练改造自我身体的一种任务形式.

体育家庭作业的类型归属可分为教学性体育家庭作业与非教学性体育家庭作业.教学性体育作业强调的是作业的布置是以课堂知识为基底的身体操练作业,既可以是复习已学的身体技能、技术,亦可以对新授内容的提前身体体验.教学性体育家庭作业是按照凯洛夫建构的“课堂教学五步法”分化出来的一种程序性教学结构,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在这种程序性教学结构中,体育家庭作业承启着课的过去状态与未来走向,通过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检查可以巩固、强化与定型个体的运动技术、技能,验证教学质量以便进一步调适教学进程.同时,也可以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教学完成预先的身体准备.非教学性体育家庭作业强调内容指向于身体特定方面的达标,对学生制定出速度、力量、耐力与柔韧等指标的数值要求,或对身体形态上的综合性判断为主的作业类型,这种类型的作业对内容与时间不做明确性规定,着重于结果的动态进步.其考核方式是以学期为单位进行的,采取学期前后两次数值的对比进行评判.另外一种非教学性体育家庭作业提供方向性的运动项目选择,由个体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主要是培育个体的运动技能与锻炼习惯.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体育家庭作业对青少年体质提升的实效性差异,本文所指的体育家庭作业主要指非教学性体育家庭作业.

2 定质:体育家庭作业的特点

其他学科的作业实质是以知识要点的掌握与理解为规约,用试题、口语、图像等形式进行备注,是可以用精确化的数值或陈述性的言语来呈现一次作业的完成程度.体育家庭作业关注的对象是身体,或者可以认为是运动技术、技能在身体中的表达.对不同个体的身体假设往往无法形成一致的预设状态,而且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达标与否受制于各种条件性要素,不是凭借试卷、书本、笔等简便的物质因素.虽然对体育家庭作业设置了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是在评价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度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一致的答案模板或参考范围,因为它要考虑到对自我身体的掌握不是通过沉思与辨理而获得的,受到系列条件性要素的关联,如身体基底水平、场地环境、运动项目的兴趣度、时间累计、家庭支持等.这些要素也规定了体育家庭作业特有的质性:(1)手段的开放性,即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手段没有精确性的内容选择,着重身体的成果表现对其以何种手段进行身体的改造只是提供一种开放式的项目选择类群(;2)过程的自觉性,家校协同支持的体育家庭作业具有约束性质,但更多的是依赖于个体的自觉性,因为体育家庭作业多数情况没有明确的内容、时间、练习次数与强度的设定,即使提出强制性的任务要求也难以监控,因此,个体的自觉支配是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要驱动因素;(3)结果的滞后性,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成果确认要认识其滞后性的内在规定,在身体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或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短时间内不能充分验证成效,而是历经时间持续累计与习练次数强化的结果达成.

3 体育家庭作业“三精准”援助青少年体质提升的学理支撑

内容开放、手段灵活与形式多样的体育家庭作业不像班级制中的体育教学模式,内容模板规制、教学程序执行、组织整齐划一[6].体育家庭作业能够与兴趣、与个体、与时间、与项目、与空间等组合匹配,在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时可以给不同的个体提供更具精准性的援助方略.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精准识别.从体质测试项目的数据反馈中摸清个体基本身体素质能力水平,从运动竞赛的身体行为表现中界定个体的运动能力.两种识别手段考虑到身体不同层面的活动能力,在进行全方位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根据行为的预判和数据核查,精准识别不同个体的身体缺陷.(2)精准干预.对身体诊断的弱性方向找准成因,实施运动靶向的强化;对弱势身体素养匹配对应的练习内容形成指导性的运动处方,明确它的习练效果、方式、时间与注意事项.注重少而精的干预策略,改变体育家庭作业的“狂轰滥炸型”为“精确打击性”,并对精准干预的方式进行二次开发、调整、补充,由结构性干预向非结构性干预进阶.(3)精准反馈.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解释干预方式的效度与信度,主动及时地调适练习的方向、负荷与难易度.

体育家庭作业的精准援助机制应以瞄准体质提升为着力点,解决青少年身体活动中原理不在、定向不准的习练误区.同时也要认识到,青少年体质的精准提升不单纯是关于身体作业的一种方式,而是涉及平台化、责任性、个性化、实效性、共管性的策略融合[7].因此,在设计与实施体育家庭作业时,理念、内容与手段的精准性干预需要牵引相应的条件进行多方位的支撑.

4 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线索与框架注解

4.1 把握“一个思想”、确立“五个原则”

强调“健康第一”的思想统摄,以身体改造为目标,并从其贯穿的过程性体验与结果性期许中来完成核心素养的意义沉浸与行为塑造[8].过程性体验是对作业的内容、手段、习练次数与强度而言的,从中领悟的身体经验不是规训式的命令执行,而是自由创设的身体运动情境,摸索与顿悟、体认与领会注入其中.结果性期许是察觉至身体的前后变化,从中获得自信的体验、能力的肯定与意志的养成并由此促生出对身体的依恋情节,从做作业的目的牵引置换成一种生活常态.

原则的恰当把握在制定与实施体育家庭作业时能够提供学理性的观点参照,明确手段、内容与结果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三者在体育家庭作业的谋篇布局中所恪守的准则.主要应体现以下五点:(1)发展性原则.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前提性条件是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是注重兴趣、能力、情感与意志贯穿于整个“做作业”的状态中,这些因素的确认是把体育家庭作业的目标从对身体的具象表现进阶于个体的整体性发展(.2)共性与多样原则.体育家庭作业的任务、内容与手段的布置需要考虑个体的差异,以共性的基本要求与多样性的能力提升为方略,既要突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与自主性,亦要拓展作业的类型和区分不同个体的需求[9](.3)循序渐进原则.在制订和实施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明确,锻炼内容的制定、练习强度的规定等方面要匹配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阶段的习练理路,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要求(.4)整体关联原则.身体的习练、内容的选择要避免动作的单一重复练习,应注重运动结构的完整、全面,对性能相通、功能相似的身体练习进行整合,形成系统性的习练模式(.5)反馈修正原则.应协同家庭、学校的参与和支持,一方面家长要积极督促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做好记录和备注;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适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身体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修正策略.

4.2 分层次、分类别与分阶段习练内容的供给——运动超市

运动作业超市并不是强制性的内容规定,而是意见与方略的指引.可以理解成以动作属性与发展性能的关联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和陈设,形成一个习练内容的指导性框架,在框架中由学生根据提示和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一种注解.涉及的领域主要由体质、运动技能与生活性身体活动三类群构成(:1)体质类群项目.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与柔韧不同指标的习练手段进行针对性的标注,设置的具体性练习内容种类丰富、形式多元;内容划分既有规定性的动作习练又有自选动作的整合,保证训练内容干预的精准性与实效性(.2)运动技能类群项目.涵盖常规性的球类运动,具体性的内容设置由个体性练习(球类基本运动技术的练习)与合作性练习(比赛、单挑)组成.对运动技能类群项目的内容设置要考虑技术体系选择的合理性,不能把运动项目的技术全盘接纳,而是筛选频繁运用、迁移性强的动作技术纳入运动作业超市中(.3)生活性身体活动类群项目.将生活中涉及的身体活动作为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补充,如远足郊游、登山、骑自行车等活动可以穿插其中,学生根据假期安排自主选择并动员家庭成员的参与,增添作业内容的兴趣成分.

运动作业超市中提供的内容是主题式的,不同的内容主题又按照发展指标划分成不同阶段的模块,每个模块将习练的阶段、内容与目标要求相对照.阶段划分主要由基础阶段、提高阶段与巩固阶段三部分构成.基础阶段安排一般性的动作习练,提高阶段安排具有迁移性的动作习练,巩固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并对每个阶段的内容习练提出合适的目标要求,在完成相应的目标后,选择阶段的进阶.比如,针对体质类群项目中的力量训练,在基础阶段设置直臂悬垂、屈臂悬垂、垂悬摆动、上斜划船、俯卧撑等练习内容;在提高阶段进行反手引体向上、宽距引体向上逐步过渡到正面引体向上;在获得支撑引体向上相应的身体条件后,进入到巩固阶段正面引体向上专项化的习练.

4.3 习练数量、强度与时间的安排

体育家庭作业的数量也即每周布置作业练习的次数.作业练习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效果.一般观点认为,每周锻炼3~4次,即隔天锻炼一次,锻炼的效果最适宜,但最低的练习数量不要少于每周2 次[10].体育家庭作业数量的布置应尽量考虑到不同运动基础的个体,对于体质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把做作业的频率降低,在达到一定的水平状态时,逐渐地调整作业的练习数量.

练习强度是指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达到的心率负荷.心率负荷的适当控制关系到锻炼的实效与自身的安全,在相关研究基础和技术手段尚不充足的条件下,个体对活动中的心率范围难以判断.因此,体育家庭作业的强度设计应以促进个体认识自我的心率负荷承受能力为宗旨.可以采用锻炼过程中的身体征象来监控运动负荷,如练习中气喘吁吁、心快速跳动持续时间长、肌肉疲劳等形式加以掌控与调适练习强度.

练习时间是指每次身体锻炼持续的时间,即达到体育运动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11].练习时间的确定是根据作业内容的习练强度与个人身体素质水平等情况区分对待.对于身体素质习练类的内容不设时间规定,而是以动作习练的质量、数量为要求.运动技能类群项目的习练时间则是按照完成几组球类比赛为依据自主控制习练时间.

5 设计与执行体育家庭作业的关键性方略

5.1 信息获取

主要是获取青少年体质水平的真实性数据,评定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等级状况,摸清总体性的体质基础,找准不同个体的薄弱点.同时,以问卷形式对青少年的运动项目偏好、平时锻炼时间与家庭生活习惯等情况进行调研,为运动作业超市的内容筛选提供指导.

5.2 分类配对

将身体素质等级评定结果反馈给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等级.并对不同等级水平的个体进行分类归纳,告之不同个体的身体不足之处.要求学生依据运动专业超市的提示,参照不同身体素质的习练内容与方法,循序渐进地对标练习.

5.3 精准制导

强调指导性内容靶向明确、训练科学.靶向明确是指对作业内容设计涉及身体的各个方面,在速度、力量、耐力等要素上都具有靶向性的内容指导;训练科学指的是内容筛选的精准性,分阶段、分要点、分个体、分方法,不是统一的身体规训,是对标、对形、对人的精准性训练.

5.4 动态对照

设定过程性的目标评判习练的效果,目标的设定以身体等级状况为基础,根据不同指标的数值对比,检查习练的成效.目标对照可以从进步状态或退步状态中得知学生是否自觉的参与身体锻炼,也可以帮助教师依据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目标达成,进一步安排习练的内容与难易度.

6 设计与执行体育家庭作业的外在条件联动

实施体育家庭作业涉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一体联动,需要学校以制度为规导、家庭用行动支持和社会集资源扶持,形成规范有序的援助模式.

(1)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家庭作业涉及的各个关键性环节拟定文本,从执行性路径、监督性策略及其技术性支持等层面进行细致、全面的布局,完善体育家庭作业的文件治理范式.同时,要明确责任主体及其问责方式,按照授权范围与执行主体的对应关系确定参与人的不同责任,确保体育家庭作业的制度性落实.

(2)家校的交互参与、沟通与敦促是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家庭要与学校达成共识,积极介入到青少年的体质提升干预行动中,了解体育家庭作业的任务与要求,提供支持性的辅助策略.家庭介入的主要方式有安排有规律的体育家庭作业时间、控制娱乐时间与排除干扰性外因.同时,家庭需要对青少年的身体锻炼计划进行记录、备注反馈至学校,在生活方式上注重以身示范,与孩子互相鼓励、互相促进[12].

(3)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在体育场地聚集地设立体育家庭作业中心,明确中心的目的、运行时间、服务对象与内容等.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青少年实行运动器材的开放性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凭借证件免费或优惠使用.同时,加强与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合作,为青少年提供相应的运动指导服务.

猜你喜欢

习练家庭作业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