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袁裔昌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信用

袁裔昌

(湖北网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黄石 435000)

赊销是一种重要的销售方式,它普遍应用于各种商品交易,从而产生了应收账款。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应收账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产,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管理好企业的应收账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利于加速资金回笼,降低经营和财务风险。

一、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制造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收入,提高盈利水平,普遍采用赊销这种方式,确保收入的稳定性和生产的连续性。

管理好应收账款,可以使企业降低坏账风险和缓解资金压力,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运行。若应收账款出现风险,将使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经营风险增加的局面。严重的话,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因此,管理好企业的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二、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政策管理不到位

多数制造业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随意性比较大,决定权一般在销售部门。企业管理层对信用政策一般只确定大概的框架,没有具体的细则。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通常还会给销售部门一些特权。所以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是销售部门说了算,客户的实力怎么样,没有人清楚,导致产生坏账的风险加大。

2.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清

多数制造业企业中,在涉及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部门之间,经常因为责任不明,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难以划分责任,导致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出现中断,发生坏账风险,又没有人来承担,最终还是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销售部门是一个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的部门,销售人员因各种原因离职,出现了应收账款工作交接不及时、不清楚等情况。后期接手的人因为对部分情况的不了解,没有继续跟踪,从而导致了部分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时间长了就会加大发生坏账的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多数制造业企业都有一套考核体系,但涉及销售部门的一般只考核销售收入指标,同应收账款挂钩的指标很少或考核程度比较低。在这种单向奖励制度下,出现了回款不及时或发生坏账时仍能得到相应奖励的特殊现象。销售收入和回款应该是个完整的考核体系,不能将其分开考核,这样对销售部门就没有制约,从而使得应收账款规模扩大,加大了坏账风险,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4.信息化程度较低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没有及时得到准确的数据,管理者无法对资金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通常是每月月未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核对。受信息化水平的限制,相关的数据无法时时汇总、更新,做得好的企业是每周汇总上报一次,绝大多企业是一个月汇总一次,这不仅加大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出来的数据失去了应有参考意义。

5.缺乏有效的催收流程及办法

应收账款逾期或产生坏账后,为避免和客户关系闹僵,一般是销售人员多次上门催讨,至于能不能收的回来,心里没底,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效果不好。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信用政策体系

(1)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评价

要想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必须在销售前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实力做一个完整的评价。在大数据时代,诸多信息是可以在网上查到的。比如,可以通过天眼、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查询到客户的基本信息、信誉度等,是否存在潜在的合同履行风险,可以对客户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侧面了解客户的财务资产状况,对客户的付款能力进行评估。对一些销售金额较大的客户,还应该现场考察,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存档,并形成完善的调查报告,以供管理层决策。

(2)建立完善的信用政策制度

是否成立专门的信用政策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的规模来设定。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设立专职部门,管理企业的信用政策;规模较小的企业应由多个部门负责人联合成立一个临时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管理企业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按客户基本情况、付款方式、付款比例、付款周期等指标,建立一个完整可行的信用政策。销售部门按相关指标进行匹配,综合得到客户的信用等级,并按相应的等级进行销售活动。在整个销售过程中,销售部门只有执行的权力。若遇到特殊情况,也应由销售部门按特事特办的原则进行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按特殊的信用政策实施。避免为完成销售指标,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1)划分责任,相互协作

和应收账款相关的主要部门是销售部、财务部和信用政策管理部门,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将三个部门的责任划分清楚,避免相互之间相互推诿。有了上面的基础,才能加强这三个部门的协作,保证信息及时互通,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才能做好,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避免坏账风险。

(2)做好应收账款的交接工作

销售部门是个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的部门,当有人员离职或调岗时,应当有书面交接手续,相关的合同、送货单、物流凭证等重要档案资料必须要清点,并同财务部门核对相关数据,有不符的地方必须在交接清单上注明清楚,分清责任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3)建立应收账款客户核查制度

制造业企业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将应收账款客户按金额分为不同的等级,建立核查制度。按制度的要求,不定期上门核实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出具对账函,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核对。通过上门核实,判断客户的回款能力,提前规避风险,避免发生坏账,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完善考核制度,实现企业和个人共赢

应收账款的考核应包括销售指标、回款指标、坏账指标等,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密不可分。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将上述指标同销售人员的薪金挂钩,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每月按目标数据进行考核,实施奖惩。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加大考核力度,这样销售人员就会重视回款,而不是单方面追求销售指标。

企业应按销售合同实行谁经办谁负责的制度,销售人员为第一责任人,部门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实现整个应收账款管理过程的责任制,从而避免责任不清,奖金分配不清,打击销售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情况,真正做到企业和个人共赢的局面,从而提高应收账款质量和回款速度,加速资金周转。

4.加强信息化建设

(1)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体系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ERP系统软件,整套的售价都相对比较大,若企业整套购买则投入相对较多,具有一定的困难。企业可以购买其中的部分模块,如库存商品、应收账款等,这样投入相对较小。将购买的模块,按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相关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信息化体系。应收账款的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通过软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数据动态实时更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就可以看到应收账款的完整过程,便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周转率。

企业可以根据应收账款管理的需要,定制各种报表,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应收账款的实时监控,将工作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质量,减少坏账的发生。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使用频率较高,在购买软件时要充分考虑移动工具和软件的同步使用,避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电脑的过度依赖性,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有了信息化管理体系,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各节点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这样才能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否则就是个摆设。信息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给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要在制度中明确各时间节点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时效性,才能发挥快速作用。比如,销售回款流程,现在网银都很方便,能够实时查到回款情况,可以规定每隔1小时报送1次回款数据,这样销售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避免不必要的催款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没有按规定完成工作的,应按制度进行处罚,以保证系统运行的通畅。

(3)建立预警机制,做好风险管控

在没有实行信息化之前,诸多的信息传递滞后,都是靠人工去完成的。在实行信息化之后,能够实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并能够利用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建立预警机机制。企业可以按合同规定的回款期限,提前一定的时间建立预警机制,比如10天,将相关的信息利用软件推送给对应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在得到相关信息后,可以提前和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对回款情况进行预判,并按流程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一旦客户逾期,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减少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5.完善催收流程及方式

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催收制度,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保持合作的原则,积极同客户沟通协商。在协商的同时,要求对方出具承诺函,注明回款时间。同时做好诉讼的前期准备工作,只要超过规定的期限或协商未果,只接走法律程序,申请财产保全,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信用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信用消费有多爽?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