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1-01-01朱雪娇范方琼冯小凤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

朱雪娇 范方琼 冯小凤

【摘要】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目标,遵循学习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教学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提升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产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Michael Byram(1997)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结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单元整体教学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英语;单元主题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朱雪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范方琼,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实验高中;冯小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理论基础 ——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Byram基于跨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是外语教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模型之一。英语语言的“语用”通过课程“大观念”总体把握,利用具体主题语境掌握。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養是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Michael Byram认为语言学习是涉及知识、技能、态度、性情等一系列交流、互动、有意义的过程,他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融合了知识、态度、阐释-关联、发现-互动、批判性文化意识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交互影响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篇理解的能力。

1.知识。Byram指出跨文化交际者应该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交际个体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得越多,认同感就越强,沟通就越流畅。这种“百科全书”式知识的积累,要通过长期的理解、消化和内化实现。学校语言教学是高中生能够间接、有效获得不同国家知识经验最经济的途径。

2.态度。不同国家的人在文化意义、宗教信仰和个人行为上会有所不同,Byram认为跨文化沟通态度包括珍视自我和尊重他人。培养、端正学生态度,引导他们在平等地位上看待其他文化。这意味着学生不盲目崇拜或完全否定某些文化现象,而是通过和谐共生的视角,保持好奇心和怀疑精神,积极看待、客观衡量跨文化交际活动。

3.阐释-关联。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的阐释和关联技能,指的是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基础上,识别种族中心主义、发现误解、调和差异的能力。即将步入成年的高中生,应当能够辨识种族优越感、理解文化技能障碍,更应该能够调解和缓和文化冲突,以应对文化冲突。

4.发现-互动。发现和互动技能探讨的是微观细节:如从文化实践中获取新知识、组织不带历史或政治偏见的社交聚会等。Byram认为及时发现、灵活处理信息、甄别态度等在实时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高中课堂中,此技能应融入教学活动中,比如引导学生吸取他人教训,迁移到类似困境,进行比较后形成清晰、准确的判断,或能够推断并理解非言语行为的含义等。

5.批判性文化意识。人们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成长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者应当能够识别、认同他人文化,同时能阐明自己文化中的可能性或局限性,即批判、独立、辩证地对待不同文化。这意味着采取多元文化主义视角,寻求共同立场。高中跨文化教育更应该使学生能够根据客观、一致的标准来评判各种文化现象。

二、研究背景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括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对优秀文化的认可,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把握文化本质,增强文化信心,形成良好自尊、自信、自我提升的价值观,从而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单元整体教学。Whiteley认为“大观念”是构建联结零散知识点的有意义框架,它是从小观念中提取、整合出来深层次的意义,使学科形成连贯整体。Bloom等人提出,教师应从某一学科领域挖掘“大观念”,帮助学生将其运用到具体实际情况中。王蔷认为大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指导教师进行系统教学规划,从更宏观的角度全面评价学习情况。学生也受益于这样有序、经过提炼的结构,建立学习内容合理框架,并将此逻辑认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基于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语用通过“主题语境”去彰显、习得、衡量。主题为语言学习划定了主题范围,有机结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探索主题意义是他们外语学习体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习得的有效性。高中英语的三大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且囊括了中外文化。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从课程“大观念”和单元“主题语境”入手,明确单元中心小主题、细化每一课的“小观念”(课时核心概念),即curriculum - thematic context - unit theme - each lesson,从而进行基于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同时,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语言重点,制定以教材逻辑整合、学习策略、评价为一体的课堂活动。(如图2所示)

三、渗透和培养路径

1.定格主题,深挖内涵。北师大新版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围绕中外节日展开,课程大观念“尊重不同文化”,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单元小主题为“庆祝”:以阅读“Spring Festival”“Memories of Christmas”、听力“Special Occasions”为输入,以写作“An Event Description”为输出,视听说“Paper-cutting”“Topic Talk”为兴趣激发,材料“Festival Menu”“The Un-birthday Gift”作为补充。教师需深挖教材的内涵,选定单元主题,开展主题体验活动,强化跨文化意识。(如图3所示)

2. 观念引领,整体实施。以“大观念”引领着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把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单元整体设计的每一个可能的环节中,形成连贯的整体。在每一环节中培养某一指向性的细节能力,又将一个个细节能力链接环扣,逐渐形成强大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3.创设情境,注重体验。“Special Occasions”这听力部分包括关于不同场合守则须知的采访、在毕业典礼上表达感谢的演讲和事后祝贺。教材行文逻辑从一般到具体,让学生体验不同场合的行为礼仪,如婚礼上dress smartly、派对上make small talk等。通过朋友聚会、学校仪式等情境体验,习得不同文化的社交细节。

“Spring Festival”和“Memories of Christmas”是主题阅读。教材选择语篇旨在通过细腻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进行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铸造家国情怀,拓宽国际理解和视野。

通过情境创设和体验,有效培养学生“发现和互动”的跨文化技能。

4.赏析语言,感受奇美。语言传递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英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有其唯美之处。“Spring Festival”这篇文中多用被动语态来描述庆祝活动所做的事情,如Fu was attached、fireworks were being let off,展示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春节习俗。而描述中国人的语篇部分多运用主动语态和第一人称来突出人物情感。“Memories of Christmas”中的Granny's grey hair was a mess、Her hand was slightly shaky是关于奶奶的健康状况不佳的悲伤暗示,也夹杂了一些快乐、温暖的细节,比如hanging decorations on the tree、writing to Santa Claus、making sugar biscuits、eating Christmas turkey,这些细碎感人的语言唯美渲染了节日气氛,突出了奶奶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

通过语篇教学过程中的赏析语言,不仅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培养学生批判性文化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阐释和关联技能,强化民族和国家自豪感,调解和缓和文化冲突,以应对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Bloom B, Madaus G, Hastings J T. Evalu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M]. New York:McGraw-Hill,1981.

[2]Byram 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New York: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3]Whiteley M. Big ideas: A close look at the Australian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a primary teacher's perspective[J]. Agora, 2012(1):41-45.

[4]李寶荣,闻超,庞淼,关媛,向东方,刘志蓬.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思路和策略[J].英语学习,2019(2):34.

[5]国家教材委员会编写组.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王蔷,周密,蒋京丽,等.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第一册(上)词语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