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书法: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再探

2020-12-31冒小阳

江苏教育 2020年53期
关键词:章法笔画书法

冒小阳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日常教学中,作为书法教师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的对话:“我们班某某某的字写得很认真哎。”“是的,她写的作品工工整整,漂亮得不得了。”这样的对话,不由得促使我们思考:书法的美到底是什么?学生如何才能识得书法的美?

一、知美,亟待填补空白

自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书法,又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书法课堂在校园内已经普遍开花。走进校园慢慢欣赏,走进书法课堂静静聆听,我们又会发现在书法进课堂正常化下,我们的书法课大多为讲授课、练习课模式的结合。偶尔会有有心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书法欣赏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欣赏校园内的书法文化,或学校的书法展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书法审美的培养。

再来看看当下的书法课堂,或是一些学校自编的书法校本课程,会发现大部分书法课堂或书法校本课程,大都重视基本笔画的教学以及结字规律的指导运用,就书法审美方面而言涉及颇少或根本没有涉及。

为此,笔者对目前学生的书法审美状况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是否识得书法的美,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简单地说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在书法审美这一块还是空白。基于现状,为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技法训练的同时,审美教育有必要同步进行。

二、爱美,理论早有指向

那么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书法审美教育的最终指向应该在哪里?翻开《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在“基本理念”板块中就提道:中小学书法教育可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人文底蕴”板块中提出:要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再次提道: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要在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提出: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学习书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过程中,审美教育亟待跟进也必须跟进。而关注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审美教育应该是其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也是改进书法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必经之途。

三、懂美,夯实知识基础

为培养学生书法审美的能力,我们应该先告诉学生书法的美是什么,使得学生首先获得一个基础性的、广泛性的认识。

(一)知识面的普及

要使学生获得一个基础性的、广泛性的认识,那就必须让他们了解最基本的书法知识。鉴于此,书法课还应该包含书法史的内容,统编教材《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中就已经涉及汉字字体的演变等相关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以此拓展,向学生介绍诸如书体的演变、历朝历代中著名的书法家等。如此,对书法有了具象的认识,可为书法审美作厚实的铺垫。

(二)笔画美的认识

要使学生获得一个基础性的、广泛性的认识,就汉字的构成而言,我们有必要和学生讲清楚书法笔画的美。由此,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永字八法:点为侧,横为勒,直笔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这些形容,还是讲的是用笔的方法。其实,书法的美,一直是与自然相通的。《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中对基本笔画的讲解,就与自然事物相结合。如教师在教学“提”时就结合犀牛角来讲解,形象地说出了书写“提”时的力度和速度。古代就有“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之说,这些比喻,形象地说出了书法笔画的质感、力度之美。因此,我们在教学笔画之美时,可以让学生与自然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进入视觉的审美当中。就“点”而言,“点”除了像课本里列举的蒜瓣,还像什么?不同字中不同部位的点,又有哪些不同的姿态?由此教师可以展开,引导学生对横竖撇捺等其他笔画美的认识。这样,通过书法培养学生感知世界现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的实在意义。

(三)书体美的介绍

要学生获得一个基础性的、广泛性的认识,让他们对各种书体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统编教材《语文》第十册中就有“书法欣赏”这个环节,该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感受多种字体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书法美欣赏的欲望。《书法练习指导》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安排了“碑帖欣赏”“名胜书迹”等环节,巧妙地将书法审美带到学生的身边。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环节,再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生动地介绍不同书体的美。篆书的瘦劲挺拔,楷书的铁画银钩,隶书的蚕头燕尾,行书草书线条的婀娜、墨色酣畅淋漓的变化,“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潇洒……在介绍不同书体美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各种书体的代表作一起来欣赏,从书家生平,到书作创作过程的介绍;从熟悉书作内容、文字美,再到整体书作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等,由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识。

书法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涉及文学、美术、历史,甚至还涉及力学、心理学等等,因此书法审美和审美者的个人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基础性建模,厚实学生的审美基础,识得书法的美在何处,学生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就不至于手足无措,更不至于不明所以,不知优劣。

四、审美,架设立体走廊

(一)过程性培养。

对审美途径的掌握:所谓过程性培养,是指书法审美可以有一个共同的途径,按照这样一个过程来逐步解析一幅书法作品的美,多加训练来达到对审美途径的掌握。

1.整体感知。一幅作品的优劣,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感知。就好像了解一个人一样,都有个第一印象。一开始先大体了解一下,这是一幅什么书体的作品,书写的是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整体上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为接下来仔细推敲作一个基础性的把握和判断。

2.品味笔画。《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在第六课介绍怎样欣赏隶书时,就提出可从用笔、结字、章法以及风格等几个方面入手。但凡学习书法,大都是从笔画线条的训练开始,所以在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开始欣赏。如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在介绍《颜勤礼碑》时,也着重让学生品味颜体线条“筋肉丰满,浑厚有力”的美感。因此,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我们可以从线条着手,看是否以中锋为主,是否有粗细的变化、轻重的区别、方圆的互补;看其点画是否有力度,相同的笔画是否有变化,是否给人有“高峰坠石”“千里阵云”的动态与美感。

3.揣摩结构。欣赏笔画的同时,肯定离不开字的结构。如果说书法以用笔为上,那么结构就最能体现书家的真功夫。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在介绍赵孟頫的《三门记》的结构时,就用“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来形容。由此可见,不管哪一种书体,其结构都是以稳为主。其实,这就像我们欣赏杂技一样。正常的走路谁都会,但在高空中走钢丝,还要走得稳,就是一个技术活儿了。这也是杂技吸引人的地方。书法的结构亦是同理,如果能稳中见险、平中见奇,那这样的结构就引人入胜、值得玩味了。

4.体味章法。所谓章法,就是一幅作品的构图。《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在介绍怎样欣赏隶书的章法时提道:隶书碑刻,往往字距疏朗、行距适中;摩崖石刻章法变化万千,字距不等,舒展自然。所以我们体味一幅作品的章法时,可以先看一幅作品字距的安排、行距的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美感。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要能够看到黑色的部分,还要能够看到留白的地方,是否具有“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合理布白。再次看一幅作品里面字的大小错落、浓淡分布是否有如一幅山水画一样,给人以美感,以遐想。字与字之间是否有呼应,行与行之间是否有照应,上下前后之间的行气是否贯通。当然,章法的完整还包括落款和钤印。所以最后看一幅作品的章法是否完整,就可以看看落款的字体与正文之间是否协调,有无互补,看钤印是否恰到好处,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掌握审美方法,旨在通过学生在思维中建立起一条能够掌握的审美途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得学生面对不同的书法作品,在审美的过程中有法可循。然后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审美方法和观念,成为一个有审美趣味的人。

(二)多层次提升。

对培养方式的拓展:所谓多层次提升,是指书法审美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学生要有多方面的学养,必须博览群“书”,以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要求教师多为学生开拓审美途径,尽可能地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训练空间。

1.开设审美课程。我们在开设书法训练课的同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关的书法欣赏课。书法课上,我们可以以统编教材中提到的书法欣赏为范例,结合不同年级书法学习的重点,以此引申开去,尽早务实地将美育教育带到书法课程中来,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提倡环境育人。书法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带领学生一起布置有书法味的教室,带领学生走进有书法味的校园;根据学校的条件,可以开展书法教室、书法长廊、书法墙小讲解员的培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年度班级或学校书法展策展人的培训活动;利用学校书法周的时间,可以让高年级的书法优秀学生走进低年级,开展“一字一讲”等活动……

3.打通学科界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书法这一门课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进行多学科融合教育,借得所有学科的“力”来进行。我们可以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体会“墨分五色”的意趣和韵味;我们的语文课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已经融合了“书法欣赏”的环节,在讲授课文时,可相机引入《兰亭序》等经典书法作品,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美的同时体会作品的书法美;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讲授爱国情感时,可适时引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作品恣意灵动、浑然天成的美……

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俗话说,书如其人。相信写得一手好字、识得书法美的学生,定能成为一个心灵温润、品格高雅的人。

猜你喜欢

章法笔画书法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质地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找不同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