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处着眼的一场“蝶变”
——邯郸市推动中小学“厕所革命”纪实

2020-12-30周洪松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蝶变邯郸市厕所

■本刊记者 周洪松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等工程中大力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改厕工作,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国中小学厕所基本达到安全、卫生、环保等底线要求。

大力推进中小学改厕,既是基础教育“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更是“厕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邯郸市早在2016 年便全面启动中小学旱厕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市近九成中小学、幼儿园顺利完成改造,努力做到“让学校不只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涵养文明习惯的地方”。

“蹲位增加了25%,环境进行了改善,从此孩子们上厕所不再争抢,‘方便’更方便,如厕更安全,行为也更文明了。”说起学校厕所改造后的各种好处,邯郸市邯山区火磨小学校长杜洪亮喜不自胜。

2016 年9 月,邯郸市全面启动中小学旱厕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城乡5031所中小学、幼儿园中,除了原本符合要求的1432 所外,已有3234所顺利改造完成。这场从小处着眼的“厕所革命”行动所产生的“蝶变”效应,位于城中的火磨小学仅仅是其中一个代表。

小厕所大民生,让“方便”更方便

厕所环境脏、乱、差,在广大农村是个大问题,对于学生聚集的中小学尤其严重。

去年立秋过后第二天,尚在假期。武安市教体局校安办主任杨军元来到位于该市西南城乡结合部的南马庄小学,对学校正在进行的教室墙面粉刷和墙体加固工程进度进行督导。在校园的东南角,建有一个节能环保水冲式厕所,这是武安市实施学校“厕所革命”的第一个改造项目,也是邯郸市最早进行农村校旱厕改造的示范点之一。走进厕所,只见男女厕各有六个蹲位,男厕中除了蹲位还有一排不锈钢的小便池。厕所内基本没有异味儿,没有一个蛆虫,未见一个蚊蝇。

“过去是旱厕,又脏又味儿不说。一到下雨天,坑深地滑不安全,孩子们上厕所,老师们也会捏着鼻子在一旁照看,生怕出问题。因为附近村里曾经发生过小孩子上厕所掉进茅坑被沼气熏死的重大事故。”回想起过去的学校厕所环境,杨军元依然心有余悸。

相对于农村,条件稍好的城市学校,厕所问题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在邯郸市第四中学校长张建新看来,每人每天大约上厕所6~8 次,厕所是无法回避之处,学校厕所改造升级绝非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全校6100 人,只有厕所畅通了,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一个美观现代的厕所,学生会受到熏陶,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对学生也是一种环境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张建新说。

早在2015年,邯郸市教育局已经意识到学校厕所改造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事情,并逐渐提上了议事议程。

2016 年,一场百年一遇的洪灾突袭河北,受灾严重的永年区灾后重建受损校园,成为了邯郸市强力推动学校厕所升级改造的一个契机。

从当年7 月19 日受灾到9 月1 日顺利开学,永年区112所学校新建或改扩建的厕所全部高标准实现蹲便式水冲厕所。

如此速度与标准,为全市实施城乡中小学厕所升级改造树立了一个可学可用的样板。

基于此,经过市教育局班子讨论,决定在永年区召开全市中小学灾后重建暨旱厕改造现场会。一场涉及全市城乡中小学校的“厕所革命”就此铺开。

邯郸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全市各县(市、区),各市直学校都要逐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改厕任务,不讲任何条件、不落下任何一所学校。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全市教育系统、各校负责人都要明确一个意识:学校厕所作为文明校园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师生良好习惯之所、是培养文明习惯之所、是培养健康卫生意识之所,厕所改造从小处说是改变生活习惯,从大处讲是传递文明。

“小厕所大民生,小厕所必须实施大动作,一个都不能少!”

因地制宜定标准,改建一所成功一所

“改变几千年形成并维持的习惯观念何其难也。”学校旱厕改造,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思想认识转变。

在以往,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厕所建设往往是被忽视并且比较薄弱的一环,“水冲式厕所不切实际、没有必要、成本太高、管护不便”,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意识。由此导致在旱厕改造初期,部分县(市)、学校在工作实施上积极性不高,瞻前顾后,不愿意大力推动。

对于这样的反应,市教育局早有预料。该市开出的“药方”是:思想上的问题,要靠制度来破解。

“厕所改造,事不难,关键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厕所的事如果解决不了,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在多次专题会议和专项督导中,不止一位局领导多次放出这样的“狠话”。

局里如此重视,各地各校再也不敢怠慢。

因地制宜定标准,改建一所成功一所,成为邯郸各地共同遵循的行动原则。

先行一步的永年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分批、分期推进全区中小学校的旱厕改造工程。首先,对于计划内的165所学校分类进行旱厕改造,其中整体工程质量较好的78个旧厕所就地改造;其次,对于建设年代较久或被洪水冲毁的88个厕所,重新招标设计,新建为水冲厕所。

“改造资金投入1600 余万元;有水井的学校通过增加压力泵或屋顶建储水池解决用水问题,无水井或取水不便的学校统一新打30~50 米水井;改建厕所加装冲水设施和蹲便器;新建厕所按照男生20∶1、女生15∶1 的标准设置蹲位确保满足需要;厕所排水有排水管网的直接从化粪池并入管网,没有排水管网的统一新建化粪池和渗井;冬季防冻方面,对过水管道、水箱和压力泵等设施加装保温层,建筑全部安装门窗并预留取暖设备。”对于改建标准,永年区针对普遍存在的五个问题给出了解决之道。

作为太行深山县,革命老区涉县向来重视教育工作,教育上每项工作都不甘落后。

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加强督导,是涉县教育局使出的一招。

“工程关键期,陈旺生局长每三天对厕所改造工程督导一次,”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卢占平快言快语,“需改总数、已改总数、已改学校、已改教学点、已改率,每月汇报,市教育局每月都会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全市大排名,落后要被点名。”

记者随机来到位于太行山重要隘口涉县关防乡的前岩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正中一株200 多年树龄的楷树遮天蔽日,新修的塑胶跑道在秋阳照耀下的山沟里甚是醒目。在楷树西南角、跑道转弯处,是一座去年已经投入使用的改建厕所。

厕所里一排六个蹲便池十分干净,连铺在地面的马赛克瓷砖都一尘不染。时值假期无人使用,厕内没有丝毫臭气异味,只闻见洗手池放置的香皂飘散出的香味。

“当然,平时不会像今天这样一尘不染,但我们有专人打扫,学生也自觉维护,从环境到意识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关防乡中心校校长李海玉说。

截止到去年10 月,涉县105 所需改造旱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总面积11130平方米。

阻断陋习促文明,开启幸福生活之门

“小厕所大民生,小厕所蕴含大文明。让文明从如厕开始,让幸福生活从厕所革命开始。”这是该市这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所明确标定的预期方向。

“建筑面积:卫生间33 平方米,污水处理池21 平方米。内墙做法:1.2米以下砖墙面,15厚1∶3水泥砂浆,刷素水泥浆一遍,4~5 厚1∶1 水泥砂浆加水重20%建筑胶镶贴,8~10 厚面砖水泥浆擦缝或1∶1 水泥浆勾缝;1.2 米以上白色涂料。处理池内墙做法:1∶2.5 水泥砂浆掺入水泥用量3%的硅质密实剂,分三次粉刷,在粉刷中间加设两道素水泥砂浆,最外侧粉刷防水涂料……”

在武安市农村中等规模学校环保厕所改造设计图纸上,记者看到各项指标和建筑施工要求。

武安市是邯郸经济较发达县市,在这场“厕所革命”中,武安市的行动算得上大手笔。

该市地形地貌属于山区,大多数地方供不上自来水,缺水严重,甚至有的深山区村庄居民生活用水都成问题。学校改建水冲式厕所,可谓难上加难。

为此,武安市采取了“一劳永逸”的做法:兴建“生态环保厕所”。

武安市共390所中小学、教学点,全市中小学厕所改造工程算下来,投资总额超过了2000万元人民币。

“确实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我们给他算了一笔账:以一个200人的中等规模学校为例,用常规水冲厕所,一个学生一天用水量10 升,全校一天2 立方米,一年按200 天算,全校就是400 立方米。而‘生态环保厕所’一次注水20 立方米循环利用,抽水、冲水、过滤、净化、排污等过程自动完成,一年才换水一次。听到这些,他马上没话了!”武安市教体局副局长刘先辉饶有兴趣地讲起了当初厕所改建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我更看重这场‘厕所革命’后的育人效果。”肥乡区教体局局长颜学燕说。在他看来,厕所是校园文明的底线,学校厕所环境美化亮化能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高,这场校园厕所“蝶变”有助于实现全区学校软实力和育人水平整体提升。

2016 年撤县改区的肥乡区60%还是农业人口,全区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振兴发展对新组建的区委、区政府来说是“摆在案头、放在心头、扛在肩头”的“重中之重”。“生态强区”成为该区发展建设的“主打歌”。

其中,作为重要一环,目前该区农村家庭已基本实现以“水冲式改建”为内容的“厕所革命”,延续几千年又脏又臭的旱厕被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取代,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正在一步步开启中。

“这当然是落实上级要求的结果,但因学校启动早,孩子们使用水冲式厕所感觉好,回家后对家长的影响也相当大。”副局长程继军笑着说。

猜你喜欢

蝶变邯郸市厕所
皖美出行“蝶变”
落叶语
厕所囧事
勇攀高峰,从“0到1”的蝶变
杜宗朝作品
中国制造“蝶变”40年
邯郸市命名8个青年集体为“邯郸市青年突击队”
“蝶变”之城
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