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提升网课学习的效果
——开展“网课小主播”活动的实践

2020-12-29许笑丽杭州西兴中学浙江杭州310051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主播资料机器人

许笑丽(杭州西兴中学,浙江杭州 310051)

疫情下的网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开展了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网课小主播”活动。活动规则如下:

1.提前一天以在乐课网(一个可开展网络教学的平台)上“抽答”的形式,从学生中抽取“每日主播”人选。

2.“每日主播”要准备一份资料进行播报,内容不限。

3.“每日主播”至少要提出一个和语文有关的问题,让其他同学来回答。

4.用手机上课的主播无法直接在课上以语音的形式与大家交流,要提前录好音频。

5.教师协助“每日主播”将资料和问题整理并上传至乐课网。

6.主播提出的问题,先在课堂上交流,下课后在钉钉班级群中提交。

以下笔者主要介绍这一活动开展的情况。

一、教师示范

“网课小主播”活动一发起,学生颇有兴趣。在具体开展前,笔者先给学生提供示范。

2 月18 日,网上有一篇文章《7 天,支付宝“健康码”怎样从杭州跑遍全国》,讲述了阿里人和杭州各行各业的互联网人,不辞辛劳,日夜研发,推出“健康码”,为全社会的复产复工作好了准备。这些人全都是抗疫的战士!当时,我们的课堂上正好上《木兰诗》。何不让“抗疫战士”与“古代女英雄”来个碰撞呢?于是,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我要转发《7天,支付宝“健康码”怎样从杭州跑遍全国》这篇文章到朋友圈,请你替我写一句或几句点赞的话,要求句式工整,朗朗上口,可以仿照《木兰诗》。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语言简洁明快,以五言为主,偶有长句相间,学生比较容易模仿。果然,部分学生模仿得不错,摘录如下:

· 假期延假期,新冠四处侵。出门戴口罩,监测复工难。健康红黄绿,绿码可通行,深受百姓爱。

·唧唧复唧唧,疫情凶猛来。……旦辞亲人去,暮至抗疫线,不闻家人欢笑声,但闻国民加油声阵阵。

当然,也有不模仿《木兰诗》的,如:

·破晓的灯光亮起,他们还未眠吧?回车键落下,我看见熹微的晨光已经照进窗棂,中国在加油,祝你们好梦!

·彻夜未眠,汗如雨下,破晓黎明方才止,如风传播便于民。

之所以选用这篇文章,一是因为它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拓宽视野,二是因为提出的问题能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笔者将这些优秀作品在钉钉群和课堂上进行展示,这不仅鼓励了优秀的小作者,而且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学生实践

(一)寻找适合开展活动的资料

开展“网课小主播”活动,学生得先找到自己和同学们感兴趣的材料。因为题材不限,学生找到的资料可谓五花八门,有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的来源也很丰富,有微信上的、抖音上的、微博上的,还有自己制作的。然而,上课的平台——乐课,对资料的格式是有限制的,所以学生在运用资料时,还要突破技术关。比如视频资源,一开始学生总是以“小程序”的形式直接转发各网站的视频给笔者,后来他们学会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下载”,下载不行就“录播”。再如图文结合的文章,学生会求助百度获取链接下载,若是不能下载,就直接复制,重新组合。

丰富多彩的资料,拓宽了师生的眼界。从众多资料的内容来看,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是关注时事热点,如《你知道有多少人在重复用口罩吗》《英国留学生该不该回国》等。

二是关注自身生活,如《上网课的老师有多难》《防蓝光眼镜,靠谱吗》等。

三是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如《几个不可思议的历史节点》《鲁迅的人设崩塌之路》。

(二)根据资料提出问题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能否提出一个高质量的语文问题更显示出他们的能力。“网课小主播”们在搜集到资料后,还要学会提出问题,引发探讨。从实际情况看,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注重价值取向。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感想式”问题比较多。有学生结合《少年强则中国强》一文呈现了三张图片,图片内容是偏远地区孩子上网课的艰难情景,并就此提出一个问题:看了这三张图片,谈谈你对“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理解。这一问题引发了其他学生对少年应不应该努力学习的探讨。

二是注重思辨性。有学生带来了《奇葩说》节目中关于“知识共享”的辩论话题,引导大家思考:“假如全人类都知识共享,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更有意思的是,先后有两个学生对同类事件的新闻(《巴基斯坦蝗虫肆虐》《印度蝗灾已结束?》)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两则新闻放在一起引发了大家对网络资源真实性如何辨别的思考。

三是注重仿写能力。有学生结合《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一报道(报道中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的故事,有拿着7500 元的工资买来牛奶免费送给抗疫工作者的火神山建筑工人骆名良的故事……),引导大家仿照这些故事的写法(有记叙有描写),写一写生活中的另外一些抗疫英雄。

(三)围绕问题进行互动

合作与探究能促进学习更进一步地发生。在“网课小主播”活动中,学生须借助云端开展讨论与分析。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讨论与分析,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一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学生能将语言文字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如有学生提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体积的奥秘、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这两个故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发现和发明是科学家的事情,跟我们无关。请你结合本文知识和生活实际来反驳他。”有学生这样回答:“发现与发明不只是科学家的事,各种发现与发明都是生活中的细心人、有心人提出来的。比如今天所讲的弗莱明的青霉素也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再如回形针的发明,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无聊时扭出来的。所以,做生活的有心人,每个人都能成为发现者或者发明家。”这一回答非常严密:先提出观点,接着举文中的材料,然后结合生活的例子来证明,最后总结作答。从这样的回答中,大家学到的是回答问题必须完整与严密。

二是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学生在互动中常常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丰富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如有学生在提供了《几个不可思议的历史节点》这一资料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可以穿越,你喜欢哪个朝代?为什么?”有学生说:“我喜欢穿越到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与词人,比如王安石、陆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朝有许多小吃,火腿、包子、爆米花等都来自宋朝,还有浮圆子、春饼、索饼等。”这一回答,一部分来自历史书,一部分来自自己的想象,不可不谓有趣。

三是提高了思维品质。学生在讨论与分析中促进思维向深度发展,进而提出有独创性的见解。如有学生在提供了有关智能机器人的资料后提出两个问题:“你觉得未来的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你希望有个机器人老师来取代我们的学校吗?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和我们聊聊。”就第一个问题,有学生说:“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机器人不可能取代人类,但是如果量子计算机技术被攻破,那就不好说了。所以量子计算机的产物必须要能自毁,否则人类可能就完蛋了。”他探讨了人类未来的存亡问题,有观点有理由,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就第二个问题,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独创性的想法:“不希望机器人老师来取代我们的学校。虽然使用机器人十分便利,但它替代不了学校的一些功能: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机器人做不到;老师与学生之间能进行亲切的互动交流,机器人也无法办到;学校不仅仅教我们知识,也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点机器人同样做不到的。”

网课学习如何保证效果,这是每个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网课小主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网课学习的兴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样的活动值得尝试。

猜你喜欢

主播资料机器人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我是小主播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