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PDCA 循环管理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探讨

2020-12-29李海月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无菌医护人员卫生

李海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感染管理科 上海 200032)

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与大量侵入性治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的普及等因素相关。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虽然可以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救治,但是在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使感染的发生几率增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增加了菌群的耐药性,使得治疗时间延长,增加感染机会。同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人群在不断增多。医院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带来死亡率,还会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构成威胁。因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1]。PDCA 循环作为质量全面管理的方法依据,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生产领域。它将管理工作分成了4 个阶段,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在管理活动中,按照制定计划、计划实施、效果检验,最后将成果纳入标准,并将未解决的问题和不足纳入下一个循环,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2]。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笔者对我院执行PDCA 循环管理后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提升效果进行了探讨。本次研究已取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 年6 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行PDCA 循环管理,选取2017 年5 月—2018 年5 月150 例住院患者和54 名医护人员为参照组,其中男性患者74 例,女性患者76 例,年龄22 ~71 岁,平均(46.5±5.1)岁;另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月150 例住院患者和54 例医护人员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79 例,年龄22 ~71 岁,平均(46.5±5.1)岁。管理方案实施前后,54 名医护人员同一批人员,工作岗位和职能没有变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入院前存在感染或潜伏性感染患者。

1.2 管理方法

参照组实施院内感染常规管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无菌操作、器械消毒等相关工作。

实验组执行PDCA 循环管理,实施具体方案如下:

(1)计划:院内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质控管理小组,依据PDCA 循环管理方法,对院内现行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以及感染高危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出相应措施和管理目标。

(2)执行:依据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开展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组织全员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强化日常工作中的手卫生、无菌操作、消毒行为,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医用垃圾进行正确处理,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加强医院感染隔离管理,对于高危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应尽快核实感染病因,并进行有效隔离,对隔离后的患者应做好心理工作,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做好自我隔离防护;加强医院环境消毒,根据感染危险等级制定详细的消毒方案,做好采血台、诊断仪等高频使用物品的消毒工作。

(3)检查:管理小组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手卫生、无菌操作、隔离、环境消毒等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开展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定期考核,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4)处理:对于监督期间发现的感染问题以及感染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同时,将新发现的不足列入下一个循环中,进行持续改进[3]。

1.3 效果评价标准

(1)统计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统计两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合格率;(3)对两组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器械处理技能、消毒操作规范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实验数据,以(n,%)的形式表示计数数据,用χ2检验;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实验组发生5 例,占3.33%,参照组发生16 例,占10.6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χ2=6.1956,P=0.0128),实验组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显著(P<0.05)。

2.2 两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合格率

从表1 可知,实验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合格率[n(%)]

2.3 两组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器械处理技能、消毒操作规范评分

从表2 可知,实验组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器械处理技能、消毒操作规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器械处理技能、消毒操作规范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器械处理技能、消毒操作规范评分比较(±s)

组别 人数 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 器械处理技能 消毒操作规范实验组 54 95.48±2.14 94.38±1.04 97.21±0.47参照组 54 89.13±1.57 88.42±1.16 94.54±0.49 t - 17.5811 29.4930 28.8973 P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医院作为疾病的治疗场所,聚集着各类疾病的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携带的致病菌可存在于医院的任何角落,如空气、医疗器械、各种物体表面等。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再加上各种侵入性治疗,使其免疫水平更加低下,进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4]。在医院感染中,根据感染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人体自身携带的致病菌导致,难以预防。外源性感染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污染的医用器械以及医务人员的手。通过消毒、灭菌、隔离以及教育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外源性感染,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加强外源性感染的管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5]。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以PDCA 循环管理方式,对医院感染进行风险评估,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进而明确管理目标。在执行阶段,由于手卫生和无菌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通过专业培训,不仅加强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也强化了其医院感染的预防意识,有利于在日常工作中识别医院感染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做好感染患者的隔离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要求医护人员做好隔离患者的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致病菌的传播[6];对于医院里高频使用的诊疗设施、环境场所,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要求医护人员做好及时灭菌消毒,降低感染几率。在检查阶段,加强监督有利于发现工作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保证了执行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定期考核中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有利于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到医院感染管理中。在行动阶段,将已取得成效的管理成果标准化,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同时,将新的问题纳入到下一个循环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7]。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器械处理技能、消毒操作规范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应用PDCA 循环管理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无菌医护人员卫生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卫生与健康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