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例肠梗阻的叙事护理个案报告

2020-12-29曲文玲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见证人外化解构

曲文玲

(烟台毓璜顶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被异物阻塞,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引起的。病情较为严重,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原因有:炎症、肿瘤、肠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阻塞以及外部压力导致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栓、以及低血钾等。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症状较轻,可以首先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需要禁食、禁水,静脉补充营养、抗炎治疗。需要患者及家属很好的配合,严格按照饮食指导进食,才能尽早康复减少复发。叙事护理定义为利用叙事手段,帮助患者抛弃过去的生活故事情节,并建造新的、有积极意义的故事的一种护理干预方法[1]。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2]。通过倾听、解读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故事来培养护士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关怀照护的能力[3]。本文是一位肠梗阻患者,情绪低落,缺乏治疗信心,通过运用叙事护理的理念和技术,与患者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特以此案例探讨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特殊意义。

1.个案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王某,男,68 岁,农民,因停止排气、排便以肠梗阻入院,患者食欲较好,喜好饮食。此次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及治疗需求,需较长时间禁食,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信心。

1.2 护理方法

采用叙事护理方法中的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四种方法。(1)外化:就是给问题命名,把问题和患者脱离开来,增加患者的掌控感,分为问题命名,询问影响,评估影响,论证评估四个步骤;(2)解构:探索问题根源的过程,探索患者自我认同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过程就是解构,就是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把已经内化的概念外化出来;(3)改写:在认同蓝图和行为蓝图之间不断穿梭往来探索的这个过程中,把很久以前,过去,最近发生的例外正向事件迁移到现在,将来,自我认同发生变化,然后发生改写的行为;(4)外部见证人:去陪伴和见证患者的故事,分别为表达,意向,共鸣,触动,好奇五个连续的步骤,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1.2.1 叙事护理

患者王某,我这个肠梗阻是真难受,肚子疼起来要命,还胀的难受,不能吃饭,一吃就吐,看着别人吃饭我就馋,这种感觉真难受,这什么时候能好,以后还能正常饮食吗?如果不能正常吃饭,这以后怎么办?

1.2.2 问题外化

护士:大叔,您觉得您这种感觉叫什么?

患者:我觉得就是痛苦、难受,一种熬不到头的难受。

表1 王某的外化对话

1.2.3 问题解构

护士:大叔,您没患病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患者:我没患病之前生活可好了,孩子已经结婚成家,我和老伴一起生活,每天早晨起来出去锻炼一下身体,就和老伴一起出去溜溜、玩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种生活真好。

护士:嗯,是挺好的,您的孩子都在您身边吗?

患者:没有我的儿子学习很好,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我就是个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工作,就靠种地及做点小买卖,把孩子供出了大学,那时我们村能上大学的孩子没有几个,我们村长都说我很厉害呢?

护士:是,您是很棒,您觉得在村长眼里您是什么样的人?

患者:能吃苦、有头脑、会教育孩子吧。

护士:您培养出来个大学生给村长带来了什么?

患者:他是村里又多出了一个大学生的村长,很自豪,以后干活更有干劲了,能更好的为村里人服务了。

护士:您对村长有这么大的影响啊?那可不是,村里好多人都很羡慕我,还有来找我询问经验呢?

表2 王某的解构对话

1.2.4 改写

护士:能吃苦,肯动脑就能有成就是吧?

患者:是啊,以前多好,孩子有出息,我和老伴身体健康,想吃啥就吃啥,你看我现在这样难受,还什么也不能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以后还能什么都能吃吗?还能过上以前的生活吗?

护士:您以前那么艰苦、那么困难,您都能做的那么优秀,相信您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配合我们把您的病治好的。

患者:我觉得也是,我会配合好好治疗的,治好了我还要回村里去看我那些老朋友。

表3 王某的改写对话

1.2.5 外部见证人

护士:好,大叔,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提高信心,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出院,做给大姨看看。

患者:好,我试试看。

护士:大叔您太棒了,我都得向你好好学习,我们现在的条件比您那时好多了,文化也比您高,孩子教育的还不如您,学习成绩还不好。咱们约定好一起努力。

表4 张某的外部见证人

2.结果

以后每天到病房,大叔都心情愉悦的告诉我们他每日的感受,康复程度,患者老伴也奇怪的问我,你跟他说什么了,让他能每天不再抱怨,这么积极的配合治疗。一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3.小结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接触相比医生更紧密、更连续、更直接,更容易发现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4]。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叙事护理,通过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患者的故事。在沟通中,进入患者的生活,用心和患者沟通,切身感受患者的真实感受,通过捕捉患者的生活片段,行为蓝图,启发认知蓝图,能够帮助患者的不断疗愈伤痛,发生行为的改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是叙事独特的魅力,在叙事护理中,护士见证患者的改变,也在患者的改变中见证自己职业的特别意义。

猜你喜欢

见证人外化解构
还原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解构“剧本杀”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见证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遗嘱是否有效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基层院反映司法实践中刑事见证人制度实施亟待规范
在借贷关系中,“保证人”与“见证人”的区别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