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妙散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12-29王小建蔡志刚刘华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西药细胞因子

王小建 蔡志刚 刘华(通讯作者)

(海安市中医院骨科 江苏 海安 320685)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中发病较为普遍的疾病,西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膝关节积年累月的磨损、关节骨破坏或病变以及退行性异变导致而成,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患者关节疼痛、关节间隙增大或畸形、出现边缘性骨赘、关节积液增多、关节肿胀等[1-2]。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止痛抗炎药物治疗此病,常用药物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这类药物镇痛作用一般、消炎作用良好,副作用较其他西药较少,但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只能缓解病情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3]。而中医认为患此病的原因有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内因在于患者多处老年,而老年人气血亏空、肝肾功能亏缺、筋骨枯减,长久以往,伤及关节,而外因在于患者机体常年过度烦劳,伤及筋骨,加之风寒、湿气等环境因素,患者关节着痹,因此需服用相关中草药祛湿、补血,即可控制病情[4-5]。本研究通过对比四妙散和西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四妙散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7 月入院救治的90 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西药组和四妙散组,每组45 例患者。患者纳入标准:经X 线诊断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患病下肢疼痛持续3 周及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晨僵时间超过半小时者,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史者,入院前半个月有服用镇痛药物者,孕产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西药组男/女=23/22,年龄53 ~74 岁,平均(55.27±7.64)岁,病程2 ~9 年,平均(3.75±3.24)年,其中I 级、Ⅱ级、Ⅲ级病变者分别17 例、20 例、8 例;四妙散组男/女=24/21,年龄50 ~76 岁,平均(54.58±8.25)岁,病程3 ~11 年,平均(3.84±3.17)年,其中I 级、Ⅱ级、Ⅲ级病变者分别15 例、21 例、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治疗方法

西药组:给予依托考昔片(Frosst Iberica SA,GJ20180057,60MG*5S),服用剂量为30mg/d·次,用药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时,可加大药量至60mg/d·次。

表2 西药组和四妙散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西药组和四妙散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细胞因子 西药组(n=45) 四妙散组(n=45)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IL-1β(pg/ml) 105.21±11.08 88.63±7.90# 105.07±10.85 60.17±6.45#* 9.776 <0.001 COMP(ug/ml) 6.97±1.58 4.87±0.94# 7.03±1.32 3.76±0.69#* 2.513 <0.01 IL-8(pg/ml) 868.25±21.33 642.55±12.27# 870.16±16.54 408.13±9.46#* 29.545 0.00 CRP(g/ml) 17.88±1.59 13.07±1.24# 17.62±1.61 8.22±1.10#* 4.152 <0.01

四妙散组:药方为苍术10g、生地黄15g、防已10g、秦艽10g、忍冬藤15g、黄柏5g、白术10g、木瓜10g、柴胡10g、川牛膝10g、连翘10g、黄岑10g、薏苡仁10g,每日用水熬制500ml,250ml/次,2 次/d,7d 为1 个疗程,连续服用4 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药方中可加伸筋草、全蝎等药材。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用药1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改善和无效。临床疗效=(治愈+有效+改善)/例数×100%。

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治疗前和不同方法治疗1 个月后,静脉抽取患者血液5ml,离心后,留取上清液于-80℃冰箱,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样品中的IL-1β、COMP、IL-8 和CRP 含量。

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MAC 评分。骨关节炎症指数评分量表(WOMAC)包括疼痛(5 个项目)、僵硬(2 个项目)和关节功能(17 个项目)3 个方面,项目分数记录时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尺度(共10 分),根据VAS 评价问卷中每个问题,总指数积分为24 个项目中的总积分,积分和严重程度成正比,轻度、中度和重度评分范围分别为<80,≥80、≤120,>120 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的研究数据用SPSS22.0 进行统计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和WOMAC 评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患者临床效果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中P<0.05 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1 个月后,四妙散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而西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低于四妙散组,两组临床效果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所示。

表1 西药组合四妙散组的临床效果比较(n=45,n,%)

2.2 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1β、COMP、IL-8 和CRP 水平经ELISA 法测定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一个月后,再次测定并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四妙散组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WOMAC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WOMAC 评分和VA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同组相比,WOMAC 评分和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四妙散组患者的两组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西药组和四妙散组的WOMAC 评分和VAS 评分比较(±s,分)

表3 西药组和四妙散组的WOMAC 评分和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VAS 分值 WOMAC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45 5.34±1.07 2.38±0.57 61.21±9.58 38.74±8.25四妙散组 45 5.22±1.35 1.25±0.13 60.87±9.77 22.19±6.33 t 0.376 2.339 0.587 9.856 P>0.05 <0.01 >0.05 <0.05

3.讨论

由于软骨组织的改变、骨关节的损伤,随着年龄的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递增。有研究认为,除了骨关节损伤的原因外,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在体内的表达也影响着骨关节的功能和软骨组织的性状[6]。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抑制环氧化酶-2 的表达量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移动速度,发挥消炎作用,但可能出现肝脏受损、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且无法根治病症,需长期服药,多数患者无法坚持服用。四妙散多以去寒消肿、疏通筋骨、清热活血等功能的多种药物联用,可达到消炎止疼、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中,四妙散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表明四妙散抗炎作用优于西药组;同时,四妙散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表明四妙散成分中川牛膝、苍术、薏苡仁等可有效祛湿减痛、疏通筋骨,秦艽、白术等可通络清热,多药联用可达到有效止痛、健肝氧脾,滋补肾脏、疏络血管的作用;另外,四妙散组的临床疗效为91.11%,显著高于西药组77.78%(P<0.05),表明四妙散针对患者患病内因“气血亏空、筋骨枯减”治疗本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四妙散治疗效果优良,同时可减少患者细胞因子表达,降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西药细胞因子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