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2020-12-29高立志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失眠症药用脏腑

高立志

(山西省垣曲县中医医院内科 山西 运城 043700)

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年平均发病率在5%左右,而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近50%存在睡眠障碍问题,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失眠[1]。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镇静安眠药,但有明显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等,影响昼间觉醒质量、行为,容易发生操作性事故。中医药治疗对本病的治疗疗效已获得肯定,根据病症的虚实,进行辨证用药,可获得良好疗效。针灸是特色中医外治疗法,根据经络循行理论辨证取穴,能够调整机体阴阳、疏通经络、改善睡眠[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3 月—2019 年8 月在我院治疗的85 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 例,男24 例,女21 例,年龄22 ~78 岁,平均年龄(43.7±15.4)岁;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1 ~80 岁,平均年龄(43.4±15.8)岁;所有患者主诉均有失眠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 分,均确诊为失眠症,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5 个证型,近2 周内未使用过安眠药物;排除继发性失眠、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差等;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头穴取印堂、百会、四神聪、安眠、太阳穴,体穴取足三里、内关、神门、三阴交、脾俞、心俞、肝俞、肾俞等,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min,1 次/d,每周治疗5d,休息2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辨证治疗:①肝郁化火证。使用龙胆泻肝汤,药用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0g、黄连6g、知母10g、柴胡10g、生地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淮山药15g、磁石10g、党参15g、当归10g、天冬10g、甘草6g;②痰热内扰证。使用温胆汤加减,药用竹茹15g、清半夏10g、枳实10g、陈皮10g、茯苓10g、生姜10g、大枣3 枚、生甘草6g;③阴虚火旺证。使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药用黄连6g、阿胶10g、白芍10g、丹皮10g、地骨皮10g、黄芩10g、鸡子黄10g、生姜10g、大枣6 枚;④心脾两虚证。使用人参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0g、当归10g、远志10g、酸枣仁10g、茯神10g、木香10g、龙眼肉10g、生姜10g、大枣3 枚、甘草6g;⑤心虚胆怯证。使用安神定志丸,药用党参15g、茯苓10g、柏子仁10g、远志10g、乳香10g、当归10g、酸枣仁10g、石菖蒲10g、琥珀粉6g[3]。每日1 剂,煎煮2 次,分2 次服用,150ml/次。共治疗4 周后评价疗效。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日间功能 睡眠暂碍 睡眠效率 睡眠质量观察组 45 治疗前 2.13±0.34 2.20±0.37 2.19±0.35 2.28±0.31 2.25±0.33 2.34±0.36治疗后 0.65±0.21 0.43±0.18 0.57±0.22 0.44±0.17 0.51±0.25 0.72±0.23对照组 45 治疗前 2.15±0.30 2.21±0.34 0.20±0.33 2.27±0.35 2.28±0.32 2.32±0.31治疗后 1.74±0.59 1.61±0.45 1.69±0.48 1.70±0.39 1.78±0.46 1.81±0.54 t两组治疗前 0.201 0.154 0.148 0.139 0.274 0.22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t两组治疗后 4.032 4.013 4.065 4.144 4.131 4.20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PSQI 评分减分率判断疗效。治愈:失眠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正常,PSQI 评分减分率超过75%;显效:失眠症状明显减轻,睡眠明显改善,PSQI 评分减分率在50%~75%;有效:失眠症状有所减轻,睡眠有所好转,PSQI 评分减分率在25%~49%;无效: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睡眠质量较差,PSQI 评分减分率低于25%[4]。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评估PSQI 评分中各指标,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每项0 ~3 分,得分越低睡眠质量约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后PSQI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PSQI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PSQ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失眠对机体影响巨大,可发生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精神狂躁等症状,长期失眠还可引发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西医治疗本病无特效方法,多采用镇静安眠药物治疗,辅以心理疗法,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5]。

中医对本病有详细的辨证论治论述,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对不寐的论述,认为“卫气不得入阴”是主要病机,历代医家不断完善对本病的辨证,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虚损密切相关。现将本病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五个证型。总的病因病机是由于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6]。通过辨证选择方药,能切中病因病机,发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调理的特色和优势,且安全可靠,避免了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7]。

大量研究显示,针灸可有效改善睡眠,这与针灸能够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节阴阳、扶正祛邪有关。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均可使用针灸调节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达到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状态的作用,促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8]。本研究选择头穴搭配体穴,头部腧穴发挥就近治疗作用,调整脑部经气,引阳入阴,起到镇静安神、平衡阴阳的效果。配合体穴调整脏腑功能,调畅气血,起到整体调理的作用[9]。中药的内服和针灸的外治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可产生协同治疗的效果,促进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提升整体疗效[10]。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确切,能够摆脱临床治疗对西药的依赖,取长补短,协同增效,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失眠症药用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蒙药药用资源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