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0-12-29邓雪晖阮娜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胫骨膝关节康复

邓雪晖 阮娜(通讯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胫骨平台是指胫骨与股骨下端的接触面,属于膝关节的关键负荷结构,一旦该部位发生骨折,将会打破平台内外受力平衡,进而促使骨关节炎改变[1]。当前临床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式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后者总体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但仍需术后结合适宜的护理手段,以便更快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膝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创伤后关节炎、广泛性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属于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着重“人文关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为进一步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本文择取了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从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2018 年5 月—2019 年12 月)中选取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抽签的方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年龄22 ~72 岁,平均年龄(41.36±5.32)岁。观察组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23 ~71 岁,平均年龄(41.13±4.98)岁。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X 线等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且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②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②治疗依从性不高的患者;③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为患者抬高患肢以防水肿、口头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简单指导等内容。

1.2.2 观察组 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依据患者不同年龄阶段、文化水平、性格特点等临床资料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往往不高,信息理解能力也较弱,需要结合宣传图册、宣传视频以及相关成功案例进行形象直白讲述,尤其是加强早期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理解病情与相关治疗环节,以便提高他们的治疗配合度与积极性。

(2)心理护理: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往往较为突然,患者尚未做好良好心理准备,加上骨折伴随而来的剧烈疼痛与功能障碍,还有对于手术结果和预后的不可预知性,都会对患者正常心理状况造成影响,使其出现焦躁、紧张、悲观、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临床疗效。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专业性心理疏导,通过成功案例、病友现身说法等方式转变其治疗态度,提升患者的治疗自信心。

(3)疼痛护理:疼痛作为术后不可避免的生理感受,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疏导,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心理状况,还可能加重病情,延缓患肢功能恢复速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及时向患者讲述疼痛的相关知识与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以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可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如听音乐、深呼吸、聊天、自我催眠等,若仍未有效,则可报告主治医师给予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进行疼痛缓解。

(4)患肢功能锻炼:在开展早期患肢功能康复锻炼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功能锻炼知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参与积极性,并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的功能锻炼计划,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功能锻炼计划大体内容包括:术后当天: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角左右)→术后1d:患肢局部冰敷,预防水肿→术后2 ~3d:股四头肌收缩、仰卧、屈曲训练→术后3d 至出院:依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股四头肌屈曲、伸展训练、小腿腓肠肌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屈膝、屈髋、负重下蹲等训练,训练强度和时间需以患者具体耐受能力为准,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一般在半小时为宜,每日可进行2 ~3 次。

1.3 评估指标

1.3.1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包括完全负重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3 项指标。

1.3.2 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

膝关节功能评分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特种外科医学制定)进行评定,满分100 分,高于85 分表示膝关节功能优秀,70 ~84 分表示膝关节功能良好,60 ~69 分表示膝关节功能一般,59 分以下表示膝关节功能较差;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受越强[3-4]。

1.4 统计学

此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输入数据库并经由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表1 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完全负重时(周) 骨折完全愈合时(周)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0 12.63±5.41 11.74±3.56 21.22±3.21对照组 60 21.88±5.92 19.52±3.33 34.87±3.56 t 值 - 8.934 12.363 22.057 P 值 - 0.001 0.001 0.001

2.2 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

表2 可见,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膝关节功能评分 疼痛评分观察组 60 护理前 65.87±2.16 7.71±2.13护理后 84.69±6.32 1.25±0.65对照组 60 护理前 65.34±2.24 7.66±2.08护理后 76.39±1.32 3.41±1.27 t 值 护理前 1.319 0.130护理后 9.958 11.727 P 值 护理前 0.190 0.897护理后 0.001 0.001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一般是可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引发,如高空坠落和暴力击打[5]。其实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并不高,据有关流行病学统计报告可知,该病发生率仅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左右,但由于该病属于强大内外翻压力与轴向载荷联合影响的结果,若未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将会大大降低膝关节功能,严重者甚至会致残,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增加其经济压力与影响家庭和谐[6]。

由本文研究数据对比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更短,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为良好,疼痛评分也较低(P<0.05),提示我们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关注到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对其心理健康予以高度重视,通过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和疼痛护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从患者自身具体康复情况出发,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患肢早期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可及时有效地帮助关节进行活动,从而降低组织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

总而言之,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其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不良情绪的产生,值得推广施行。

猜你喜欢

胫骨膝关节康复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