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2020-12-29孙雪丽刘海鸿

医药前沿 2020年24期
关键词:牙列牙体矫正

孙雪丽 刘海鸿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口腔科 山东 淄博 255040)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逐渐重视口腔健康,口腔牙列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口腔疾病,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咀嚼受限、牙床肿胀及牙髓炎引发的疼痛等,影响患者日常饮食,降低生活质量。通常临床采取常规修复治疗口腔牙列疾病,但效果不尽人意,往往通过正畸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0 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0 例行口腔修复患者采取抽签法分成试验组(n=35)和参照组(n=35)。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19 ~56 岁,平均年龄(39.27±6.75)岁;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20 ~57 岁,平均年龄(39.68±6.92)岁。经患者及家属确认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上交医院伦理委员会,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烤瓷桥固定修复、种植修复及义齿常规修复等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口腔修复前实施正畸治疗,具体措施:先采取口腔清洁,去除牙齿缝隙存留物质及不良修复体,详细检查口腔牙槽骨和颞下颌关节,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和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口腔正畸方案,详细为患者介绍口腔健康知识和正畸措施。通过方丝弓矫正技术治疗安氏Ⅰ、Ⅱ、Ⅲ类患者,用镍钛方丝将患者牙齿调至整齐排列后进行牵引矫正,使畸形牙齿在牵引下得以矫正直至满意为止。用方丝调整患者颞下颌关节,纠正关节紊乱现象,调节完成后通过观察咬合曲线判断是否恢复正常。若患者牙齿间隙较小,在矫正过程中需注意侧切牙的远、近两端要留出间隙,为烤瓷冠修复治疗打基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口腔炎症、咀嚼受限、软组织水肿及牙体松动等。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牙齿不齐、松动及发炎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修复体符合口腔生理状态,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牙齿不齐、松动及发炎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修复体基本符合口腔生理状态,咀嚼稍受影响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咀嚼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 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口腔疾病种类繁多,发病原因与患者饮食方式和清洁不当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口腔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咀嚼和美观,牙体缺失或牙列错颌导致牙弓平整度遭破坏,邻牙互相作用力消失导致出现牙体移位或畸形等情况影响口腔修复效果[1]。口腔修复是通过人工手段对牙齿缺损或缺失进行修补,确保患者牙齿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提升牙体整体美观程度,但患者大部分牙齿缺乏牢固性,导致修复后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修复效果[2-3]。正畸治疗是近些年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治疗中,一般在患者口腔修复前实施,借助牙弓、牙齿及颅面作支抗调整上下颌[4],同时在口腔内部佩戴矫治器对牙齿、颌骨及牙槽骨施压确保稳定性,避免牙齿负向移位,矫正了骨性前牙深覆盖等问题,使口腔能恢复正常咬合,同时保证良好的美观性,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5]。

经统计核验数据表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口腔修复前采取正畸治疗能有效提高修复效果,促进预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牙列牙体矫正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