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网输变电工程的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创新

2020-12-28厉理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审计创新方法

厉理

[摘要]本文介绍的工程项目关键节点管理审计,以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数字化审计方法为支撑,应用于输变电大型复杂工程,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有利于以较低的审计成本实现较高的审计效率。

[关键词]创新    审计    方法    应用

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是指运用标准审计底稿实施过程管理审计,将审计工作覆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节点,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较低的审计成本,达到较高审计效益的一种具有创新特点的审计方法。该审计是在当前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数字化审计方法,针对输变电大型复杂工程的一种专门审计。

一、关键节点管理审计的创新意义

输变电工程项目审计是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现行输变电工程项目审计中主要分为传统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两种方式,两种审计各有不足:一是传统审计主要是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难于起到风险防控作用,同时审计发现问题也存在整改阻力。如图1所示,工程建设过程越到后期,整改的可能性也因纠错成本和阻力变大而降低。二是全过程跟踪审计虽具有审计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但这种地毯式的审计存在仅注重造价、重点不突出,且需要较大的成本的投入,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关键节点过程管理审计在各类传统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全面关注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分布情况,弥补了传统事后审计模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立查立改等缺陷;关键节点过程管理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早采取控制措施,从而利于控制项目整体风险;还有利于以较低的审计成本实现较高的审计效益,在“成本—效益”最优前提下,有效实现“突出重点,防范风险,量力而行,明确责任”的目标。因此,电网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

二、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模型构建的依托

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模型的构建是以前沿风险防控、促进管理提升为宗旨,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指导,结合数字化审计方法及“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应用,优化了输变电工程建设关键节点管理的系统化、模块化的审计方法,有利于科学引领工程审计的发展,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综合管理能力。

(一)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指导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上,由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学术界研究而成的审计方法,并被学术界和实务界接受并认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于1976年发表名为《从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毕马威的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方法是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地理解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基础上,以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风险评估、业绩计量和持续提高等五个原则来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得出剩余风险结论对审计的影响,再用剩余风险指导实质性测试,自下而上地完成审计工作。之后,安永、普华永道、德勤等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及时跟进,相继研究开发了各具特色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基于上述审计理论与方法,靶向发展输变电工程这一特定战略和特点,以全过程关键节点管理为内容,相对于传统工程审计偏重于造价,将审计关键节点拓展到安全、质量、履职等全方位风险管理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全面服务于输变电大型工程发展战略而开展的全面风险防控的创新审计方法。

(二)引入数字化审计方法

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ERP(企业资源计划)、SAP(智能应用解决方法)成为主要使用平台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解决业务和管理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数字化审计已成为当前主流审计方式。与传统审计不同,数字化审计是基于底层数据对整个系统的全面风险筛查,可以在非现场便开始审计工作,实现审计时点前移。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引入数字化审计方法,在信息共享与上下互联的信息环境下,充分运用财务ERP-SA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及经法系统等的源数据,开展联网在线远程审计,以大幅提高审计效率。

(三)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采用数学、经济方面的知识,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分析对比与财政收支相关的项目,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优化的方案,以较低的投资成本,达到较高的社会效益。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属于内部审计,相应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较大,“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考量的是通过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审计资源,将相对精简、必要的人力、时间投入到关键节点核心环节,切实控制关键风险、大幅减低审计成本,达到较高的审计效率与效果。

三、工程管理审计关键节点的确定

在输变电工程审计中,审计人员根据输变电工程不同阶段的业务特点,综合分析关联数据信息的异常情况,并结合历年全过程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掌握项目管理审计不同阶段的重要风险点,并依据其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的关键节点。

(一)分析运用历史数据,确定审计节点问题

審计人员应当全面收集并分析历年来工程审计(包括但不限于竣工结决算、全过程跟踪方面)的成果数据信息,掌握各阶段关键节点的审计问题分布情况,运用经验总结法确定各关键节点可能存在的问题点,后续根据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推进实施的情况,建立节点问题动态管理机制,持续优化节点问题管理库,充实关键节点管理审计问题内容,并科学总结检查问题方法及路径。

(二)科学确定关键节点,强化管理风险防控

关键节点审计,重在实施风险(问题)精准定位,降低工程管理风险。为此,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以工程全过程为操作基础,根据拟实施审计项目特点,通过结合同类项目历史数据分析,针对规划可研及投资计划、初步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后评价等完整建设程序筛选出重要环节,以确定关键节点。以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为例,审计组结合实际通过综合分析,将重点定位于项目前期阶段、施工阶段(地面以下)、施工阶段(地面以上)和竣工验收结/决算等四个阶段。同时,依据电网输变电管理标准和历年全过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结合财务ERP-SAP系统数据信息的异常分析,结合审计经验、数据分析、业务特性,确定输变电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关键节点主要为政策处理、招投标与合同签订、核准开工、物资供应、基础施工、业务分包、变电施工、海底电缆敷设、线路施工、造价审核、决算审计等环节,并重点关注与检查各环节业务链上的关键节点的管理情况。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四、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支撑机制的优化

(一)建立内外协同团队,保障审计工作深度

一是建立跨部门协作组织,形成审计阵容宽度。关键节点管理审计以风险防范和成本效益为导向,审计范围已拓展到工程造价以外的内容,因而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全面的专业能力,审计工作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支撑。基于此,结合工程管理特点及涉及部门,关键节点管理审计组织以审计部为牵头部门,横向联合基建部、财务部、经法部等部门,引进基建、财务、法律等行业专家,提高审计阵容深度,提升审计问题的诊断分析效果,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二是引进外部中介力量,拓展审计专业的深度。随着国家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健全,企业内部审计也需与时俱进,尤其是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其作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和内部审计深度均要求引进中介机构力量作为必要补充。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立足于公司自身审计团队知识结构,适度借用外脑,引进外智,从中介机构引进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以及管理咨询专家等,借鉴吸收外部审计与咨询的先进方法及成功经验,从而有效拓展审计专业深度。

(二)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推行数字化联网审计

关键节点管理审计重在精准定位问题,以较低的审计成本达到较高的审计效果。其所运用的审计技术方法,通过应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运用历史数据信息分析结果,明晰审计检查问题、检查方法及检查路径,并逐步优化固化于系统,形成关键节点审计管理模块。

一是科学制定审计策略,降低问题的影响程度。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应实现方法科学、工作高效、效果明显的目标。审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审计策略,确保审计效率和效果。某个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审计策略兼顾审计成本与审计效果,充分结合该工程特点,针对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海缆工程实施定向审计,采取多频次审计策略等;在审计时间管理上,积极追求审计及时性,做到立审立改,有效减少问题对工程的影响。

二是采用数字化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时效和效果。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采用在ERP环境下实施在线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审计方式。审计组充分运用财务ERP-SA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工程管理模块以及经法系统等共享环境,获取包括工程物资、资金、费用、合同等审计信息,并通过信息分析查找风险源、问题点,确定审计方向和重点,进而实施联网远程审计,必要时采用现场审计作为补充、辅助手段,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如在某个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审计中,审计组充分运用ERP-SAP系统(物资模块、工程模块)、财务管控系统、经法系统以及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系统,对工程相关合同、资金、物资、成本等进行联网远程审计。对于联网远程审计后尚存的疑点,补充采取现场审计手段,现场审计重点为检查基础资料、现场盘点工程物资以及核实工程进度情况等,确保审计质量和风险控制效果。

三是优化审计检查工具,推行审计模块化管理。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将经过优化的审计问题检查表,按照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检查路径固化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形成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检查模块。如在某个输变电工程关键节点审计中,审计组有效利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历史数据分析问题点存在的可能性,将通过审计分析确定排除存在可能性的问题点直接排除于检查范围之外,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四是科学设计审计底稿,推进问题闭环管理。科学的审计底稿能涵盖审计的每个环节,并拓展审计整改跟踪管理。基于立审立改管理理念,关键节点管理审计应积极创新审计底稿,既要把审计底稿当成审计工具,更要把审计底稿当成管理工具。同时,通过优化“一稿一问题”机制,从问题描述到问题整改及后续观察等进行全程、全方位跟踪管理,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问题”的管理闭环,保证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效果。

(三)优化立审立改机制,强化成果应用管理

在审计问题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立审立改机制,积极拓展审计成果应用和设置系统预警功能,可以及时改正发现的阶段性问题,从而降低问题的持续影响。

一是限期整改,定期通报。关键节点审计问题管理过程中,除细小问题能够现审现改外,其他问题均需下达审计整改通知书,要求所有单位根据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法,明确相关责任人,规定整改期限,并定期发布整改情况通报。

二是全面整改,督促闭环。审计问题整改应点面结合、全面整改,具体措施包括:首先,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到“当事单位立即改,其他单位全面查”,以点及面、点面结合,全面梳理排查薄弱环节,及时找出问题根源并严加整改,杜绝后续再发生同類问题。其次,协同监督,形成合力。协同工程建设部、财务部等专业部门共同指导、督促各基层单位做好整改工作。最后,跟踪落实,闭环管理。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公司审计部建立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制度,持续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三是强化考核,持续提升。关键节点审计应坚持后序阶段对前序阶段发现问题“回头看”,全面核实问题整改到位情况,结合问题台账销号制度,对各单位的问题整改及闭环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持续推动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四是完善预警,防范重燃。在关键节点管理审计模块中设置系统预警功能并充分运用,不仅能发出预警引起重视,还可以密切关联问题全过程管理信息流,起到提高处理问题效率的作用。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邮政编码:310007,电子邮箱:331808958@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王宝庆.内部审计管理[M].上诲: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2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发展[J].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04(4):47-51

徐政旦,谢荣,朱荣恩,唐清亮.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闫玥.我国数字化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8):127

猜你喜欢

审计创新方法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