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天可见”的微信朋友圈:审慎的自我表露与表演

2020-12-28黄倩倩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朋友圈社交媒体微信

黄倩倩

摘  要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微信朋友圈成为了用户自我表露的重要平台。但随着微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陌生人的不断涌入,削弱了微信的强关系属性,用户的自我表露行为陷入困境。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自我表露的理论视角,从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入手,通过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用户设置该功能背后的自我表露动机。研究发现,用户的自我表露主要受到对等原则、内在需求满足和个人形象塑造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4-0020-04

社交媒体的应用带来了人们自我表露行为的改变,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网民的自我表露行为。《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高达85.1%[1],刷朋友圈已成为网民的社交强需求。自2017年2月以来,微信逐步在隐私设置中增设“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的功能,其中包括“最近三天”“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和“全部”,四个选项,超过相应时间段的朋友圈,将对朋友不可见。不同于其他设置,“三天可见”因为时间过短而被网友诟病,这种“既展示又不展示”的半开放式模式,背后用户的自我表露动机也因此显得耐人寻味。那么,用户为什么会设置“三天可见”,这种设限行为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这是本研究将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自我表露作為社会心理学和人际传播领域的一大命题,是用户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以自我表露为理论视角,旨在探究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用户的动机和心理机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

鉴于微信用户数量庞大,且私密性较强,笔者无法对样本进行大量的研究,只能在笔者本人的微信好友中,选取10个样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以此得出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结论。

由于本文所访谈对象均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基于微信的网络平台的非面对面式访谈。访谈从2019年11月23日至26日进行,以线下面谈(3位)、微信聊天(7位)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时长在30分钟~90分钟之间。同时,采用深度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不同时长可见的用户进行对比,找出设置“三天可见”用户的动机。受访者及其基本信息详见表1。

鉴于样本数量较少,本研究还将结合文本分析法,在新浪微博相关话题#为什么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仅三天可见#下抓取微博用户评论,共计100条,进行动机分析,以期得出更为综合、全面、立体的研究结果。

2  研究结果

2.1  朋友圈“三天可见”自我表露行为动机

2.1.1  对等原则破坏 引发用户逆反心理

自我表露必须严格遵守“对等原则”,任何一方破坏了对等原则,单方面地终止了自我表露,沟通就会因此走向终结。

事实上,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并未终止实时当中的沟通,因为它在发出的当下是对所有好友可见的。问题在于,三天之前的消息被拦截在“横线”之外,阻止了用户对其他用户的“过去”,即三天前的信息的窥探。

@微博用户1:我这个人会把很多所见所想发朋友圈,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但是有些人屏蔽你而你不屏蔽对方,或者你没有三天可见而对方三天可见,就觉得不公平呀,所以我也用同样的对你才公平吧。

在自己还未设置“三天可见”的情况下,其他好友已经单方面地限制了自我表露的范围,这让他们感到“很不公平”,而这种感觉的产生,正是基于自我表露中“对等原则”的缺失。

微信用户在朋友圈的每一条动态,都是一次公开的自我表露。但在互联网上,并不是每一次互动交流都具有双向互动性,很多情况下,往往一方的表露并不能得到另一方的回应[2],这就违背了自我表露中所隐喻的对等原则,微信用户在自我表露的时候便会有所保留。

信息不对等导致了“我对你开放,而你对我保留”所带来的心理不平衡。这种不适感引发了用户的反抗,为追求“对等”,也对自己的表露行为“划线”,设置“三天可见”。

2.1.2  自我决定论下的使用与满足

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身上存在一系列基本的心理发展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个体产生归属感、完整感和幸福感的基础[3]。

个体在朋友圈的自我表露是一种自我决定的行为,本质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

1)弥补被削弱的安全感。社会环境影响个体内在动机,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可引发个体更多的内在动机[4]。诞生之初的朋友圈,是由强关系维系的熟人交流和视觉线索缺失的网络社交平台,能给用户以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自我表露的欲望。但是当越来越多“陌生人”涌入微信。作为熟人社交沟通工具的微信逐渐演化成“泛社交”的沟通平台,朋友圈的“朋友”属性被稀释,强关系属性迅速弱化。

双向关系确认能够带来安全感,而陌生人的不断涌入使这种关系不能再被确认,这加剧了用户对自我表露的克制,熟人社交和视觉线索缺失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断被削弱。

“三天可见”功能的出现则恰好弥补了新人涌入带来的缺陷。

@微博用户2:别人面前暴露太多过往会让我们缺乏安全感,尤其新的朋友加进来,过去会无所遁形。互联网与自媒体时代已经将个人空间压缩成了手机壳,三天可见吧,给我们不够强大的内心一点安全感,给彼此留点神秘感。

“三天可见”既不影响表露,又能达到“阅后即焚”般的效果,同时满足了用户安全感和自我表露的需求。

2)满足隐私保护的诉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需要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不喜欢冒险和陌生的环境。但如今,网络隐私、信息泄露无形间增加了人们的社交压力和防备之心[5]。尽管微信的生态环境相对私密和封闭,但朋友圈仍然存在着极大的隐私泄露的风险,一方面,用户针对对应分组发出去的信息,对于分组内的朋友来说是开放的,接收者并不能分辨这些信息是否经过分组,也就有可能在二次传播中泄露传播方的隐私;另一方面,陌生人的不断涌入使得微信的强关系属性被削弱,私密性远不如从前,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大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不想让陌生人看到自己的所有信息”“朋友圈都是私人的东西,新来的人没必要看”。

@微博用户3:其实有时候设置三天只是为了保护隐私。毕竟加了很多什么不怎么熟或者不认识的人然后又懒得分组。

3)寻求即时性的自我表达。“三天可见”满足了部分群体“珍惜当下向前看”的心理。

@微博用户4:之前发过的每一条动态都代表当时自己的心情和经历,可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有的朋友圈不在合适了,但是我也不想删除,总觉得它们像日记,起码留下了当初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所以设置了三天可见,这样就不用再删除,也不用怕不合适了。

这种想法与朋友圈的英文名称“Moments”不谋而合,因为人们在很多个“当下”都需要自我表达,但这种表达往往只是瞬间,只愿在那片刻示人。

“三天可见”功能充分发挥了朋友圈的即时性,满足了用户将“当下”和“回忆”分开的诉求。

4)被遗忘需求的达成。还有人认为“三天可见满足了我遮遮掩掩的心理啊,因为我就不想被别人挖坟、翻历史。”被遗忘权是社交产品中的基本法,但删除或屏蔽仅仅只能满足用户最基本的被遗忘需求,“三天可见”则更像是被遗忘权的高级阐释。社交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隐私衰减,尤其对于熟人社交来说,当熟人在好友中的比例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类似“三天可见”的被遗忘需求就会出现[6]。

如今,微信几乎成为一切社交的起点,关系链的扩张让用户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交对象,微信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能力随之衰减,用户的被遗忘需求愈加强烈。因此,“三天可见”满足了用户的被遗忘权,是对微信日益提升的开放性的一种消解。

2.2  拟剧理论视角下的自我形象塑造

2.2.1  不符预期的形象带来羞耻感

一些受访者表示,面对曾经发出过的动态,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傻”,“不想让别人看见”。我们时常会对过去的自我行为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正是源于对于过去自己的不接纳。

朋友圈就是一个舞台,用户及其好友组成了一个剧班,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表演者,他们按照自己设定的剧本在朋友圈中表演,以期塑造相应的形象,但是表演时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那些让用户感到“羞耻”的内容,就是一种“表演崩溃”。这些内容是表演者的即时表演,只能反映当时的情绪,这段时间过去之后,这种即时表演就不再合时宜,它不符合表演者对自己的预期形象,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表演者会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补救。

在“三天可见”功能出现之前,一般情况下,最佳的补救方式是删除或隐匿朋友圈动态。“以前都是发完就删,或者设置为私密的,但是有些麻烦啊,而且有时候可能就忘了。现在就好了,反正设置了三天可见,过去了别人就看不见了。有的时候虽然有些东西看起来很蠢,但是也是一种回忆吧,有的也不太舍得删。”

随着陌生人的不断涌入,个人的隐私类信息和不符合个人形象的动态需要从“前台”转移到“后台”。“三天可见”功能的出现为表演者提供了另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方式——隔离观众,尤其避免新观众进入“后台”。但这种补救方式的效果有限,对于已经看到表演的观众来说,这并不一定能扭转观众对表演者的初印象,但有可能通过隔离,防止观众对过往表演内容的“考古”和“挖坟”,渐渐淡忘这次“崩溃的表演”。对于新观众来说,这避免了表演者之前“崩溃的表演”的暴露。

2.2.2  隔离观众增加神秘感

戈夫曼认为,人们对于越熟悉的人,越会产生轻视的感觉[7]。因此,“人们总是会用各种仪式和人为的神秘气氛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屏障,这些形式和神秘气氛的作用在于阻止过往甚密,从而给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制造理想化的机会[7]。”

有受访者认为,他设置“三天可见”的主要原因就是树立一个神秘的形象。

在由弱关系主导的网络环境中,到处都充斥着陌生人,视觉线索的缺失让每一个人都能隐藏在网络背后,观众无法接触到表演的“后台”,难以看到表演者的真实面目,因此较少地能有人“揭穿”表演者的“虚假表演”。

但微信场域是一个基于熟人的强连带的平台,这就导致了在这个场域中的观众和表演者,往往有着密切的接触,能够进入表演“后台”,甚至观看表演者的准备过程,这降低了朋友圈表演的神秘感。为了维持这种神秘的形象,表演者会采取隔离观众的措施,将从前置于“前台”的表演转移到“后台”。对于朋友圈中的陌生人来说,这就达到了很好的隔离效果,至少在陌生人涌入的最初阶段,表演者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神秘形象。

2.2.3  社交圈更迭 塑造全新形象

个体出于在一定社会场景中给目标对象留下预期印象的社交目的,会通过自我表露,塑造特定形象。这种社交目的,主要包括拓展交际范围和维系现有人际关系[8]。

有些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换了工作或者是升学后,身边的圈子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更新,朋友圈里也多了许多同事、同学等,为了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选择设置“三天可见”或“一个月可见”。不仅如此,为了保持这样的良好形象,这类受访者还会同时采取分组屏蔽等策略,持续性地维持这种“积极向上”的表演,以達到留下好印象和拓展交际的目的。

还有些受访者一开始出于各种原因设置了“三天可见”,但在微信推出新的“一个月可见”或者更换新圈子后,为了迅速融入新集体,和大家熟悉起来,选择更改为“一个月可见”或更长的时限,以消除“三天可见”因时间太短所带来的距离感和神秘感。有受访者表示,“三天太短,一个月刚刚好,毕竟自己发朋友圈也不多,一个月看起来更加礼貌。不会显得我太过敏感。”

3  结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在现实空间中的活动不断向网络空间延伸,“线上” “线下”互相影响,渐趋融合。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既不同于现实生活,又不同于传统网络空间中的自我表露行为,进一步说明了媒介对人们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表达模式的改变。

经过研究发现,用户设置“三天可见”的自我表露动机主要受到对等原则,内在需求满足和个人形象塑造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网络空间中,视觉线索缺失和道德束缚的消解带来的安全感本应让用户的自我表露更为自由,但基于熟人社交的朋友圈弥补了视觉线索的缺失,重构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束缚,削弱了人们的安全感。再加之陌生人的不断涌入,让朋友圈的属性愈发复杂,人们的自我表露行为愈发克制,内在需求更为多样化。

微信已经不是第一次为朋友圈提供“选择性展示”的功能,从“朋友圈分组”到“谁不可见我的朋友圈”再到“三天可见”,其背后是微信团队对用户行为的深度调研,也越来越体现出用户对微信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细化。如何平衡隐私保护和自我表露,功能的多样化和操作的便捷性,将是微信持续发展的长久命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OL].(2020-04-28)[2020-05-2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P020200428596599037028.pdf.

[2]董新夏.三天“朋友圈”:社会性动物的间歇性离群——基于传播心理學的视角[J].新闻知识,2017(8):

48-50.

[3]RYAN R M, FREDERICK C.On energy, personality and health: subjective vitality as a dynamic reflection of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7(65):529-565.

[4]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45-550.

[5]赵辰.微信朋友圈“显示最近三天”用户得与失[J].西部广播电视,2017(15):27-28.

[6]极客公园.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件事,微信是不是做错了?[EB/OL].(2017-07-30)[2020-05-20].https://www.geekpark.net/news/220870.

[7]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8]荆玉梅.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动机的心理探析[J].传媒,2017(5):83-85.

猜你喜欢

朋友圈社交媒体微信
微信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