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教学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研

2020-12-28林秀琳

成才之路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林秀琳

摘 要: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有效融入乡土案例、乡土图表、乡土背景、乡土元素等本土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乡土案例;乡土图表;乡土背景;乡土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6-0058-02

高中地理重在强化学生的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观念,让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乡土地理资源蕴含大量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可充分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挖掘本土教学资源,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抓住乡土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主要特征,提炼有效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素养要求,探讨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

一、借助乡土案例培养人地协调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而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创新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例如,在“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莆田各县区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与环境变化的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探讨城市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莆田各县区的电厂、水泥厂,探讨城市化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案例,让学生探讨莆田这座沿海城市在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在高中地理乡土案例资源融合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身边的地理事物出发,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人地协调观重要性的认识。

二、通过乡土图表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判断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事物和形象特征,探讨地理现象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地理图表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阶段性强等特点,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运用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提高学生的看图、绘图、用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灾害”中“中国的水文災害”时,教师就可以用莆田市境内的木兰溪水文灾害作为乡土案例。莆田木兰溪流域的水文灾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理现象,所以,教师选取的这份关于莆田木兰溪流域的乡土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具体如下表)。

在上表中,省略部分需要教师填入有关木兰溪流域的水文灾害对莆田经济、社会影响的资料,尤其是给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资料。乡土案例中的图表信息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的主要载体,学生可以结合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和规律,仔细分析自然因素对家乡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乡土案例的教学中融入图表信息,可以让课堂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结合乡土背景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乡土资源能够带给学生一定的亲和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乡土地理素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灾害”中“中国的气象灾害”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近十年来莆田遭受的台风灾害的新闻,2015年的“苏迪罗”“杜鹃”,2019年的“丹娜丝”“米娜”等,然后以这些新闻为背景,让学生分析福建沿海的宁德、福州、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在台风灾害影响下农业、工业等区域发展现状。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台风灾害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降低台风灾害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在工农业生产上做到有效提前筹划。

我国的区域发展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地理素材为线索,创新教学情境,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区域的主要发展特征,构建全新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福建沿海城市不同的文化、经济发展特征,通过对比城市之间的区域发展情况,全面提高学生对区域差异性的认知。

四、融合乡土元素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结合乡土元素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为基础,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资源,为学生搭建体验式实践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实际观察、记录思考,实现教学内容由理论向实践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城市与城市化”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教材中“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的问题研究作业。学生组成小组调查农民工生活现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小组成员合力完成一份地理调研小论文。学生在地理社会实践调查中,直面地理问题,通过梳理地理思维,从多元化角度分析地理现象,可以有效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在乡土地理课堂教学的辅助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将乡土地理融入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乡土案例、乡土图表、乡土背景、乡土元素等本土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识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学梅,张红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三种形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1).

[2]黄沛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4).

[3]郝良旭.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方法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9(12).

[4]农晓蕾.核心素养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探究[J].广西教育,2019(42).

[5]崔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