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辽西地区造林整地的方法和作用

2020-12-28于柳

种子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作用方法

于柳

摘    要:造林地是林木生长的生存环境,造林地的土壤质地、结构、营养和环境等都会影响林木的造林成活率,为此,要保证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必须对造林地进行改良和整理。为此,阐述了辽西地区造林整地的方法和作用。

关键词:造林整地;方法;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1-0069-02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B

辽西地区造林地的土壤种类较多,立地条件非常差,气候环境也相对恶劣,大多数造林地块都有杂草、灌木等,为此需要人为地对这些地块进行造林前整地,使造林地适合造林树种生长所需的条件。

1   造林前整地的主要作用

1.1   改善立地条件

(1)首先是对不同的造林地块采取不同的清理和整地方法,在造林前,利用人工或机械翻耙,清理造林地块上的灌木和杂草,把翻耙后的灌木和杂草清理出造林地,这样既疏松了土壤,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增加了造林地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能够满足造林树种的成活和生长需求。

(2)造林前整地也可以在局部造林地块进行地面形状、坡度等的改变,进一步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3)整地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改变土壤的水、肥、气、热等,以此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的分解,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以供造林树种根系吸收,使林木生长发育。

1.2   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

由于造林前进行了细致整地,使原来不适应造林树种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小气候条件得到了改善,使造林树种能够正常吸收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等,达到树种营养和水分均衡,快速生根发芽,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板结,改变了土壤结构和营养成分,及时清理造林地块的杂草、灌木等,也增强了造林树种的抗旱性、抗寒性。还可以提高早春土壤的温、湿度,使树木及早发芽;秋季也推迟了树种生长停止时间,因而延长了生长期。

1.3   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造林前整地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还可以在造林地把一时渗透不过来的降水存下来,有利于树木生长时的根系吸收。不同整地方法的蓄水能力不同,水平沟、反坡梯田等阻搁泥沙多,蓄水能力强,而相对地说,鱼鳞坑、穴状整地因容积小,蓄水拦泥效果较差。

1.4   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造林前整地,便于造林打点、挖坑、栽植等,有利于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解决了以往造林中的窝根、露根现象,更有利于造林挖坑达到规程规定的规格,更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还有利于造林施工作业,有利于提高造林质量,能更好地按《造林技术规程》操作[1]。

2   造林地的整地方式与方法

2.1   全面整地(全垦)

全面整地是翻耕林地全部土壤,该方式清除灌木、杂草效果彻底,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大,比采用局部整地的效果好。全面整地受地形条件(如坡度)、环境状况(伐根、大块岩石、更新树木)及经济条件的限制。

(1)全垦加大穴:即在砍山和炼山(丘陵区一般只砍山不炼山)以后,将造林地全面翻垦出来,翻土深度为20~30 cm,拣尽根蔸、石块、草根。

(2)全垦作梯加大穴:在山区、丘陵坡度较大(一般30 ℃以下)时,为了保持水土常采用这种方法。即在全面翻耕的基础上按地形作成环山等高水平梯土,可利用挖出的根、石块等砌成阶坎,全垦要特别注意采用保水土埂和排水沟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2.2   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一般来说,由于整地范围窄,效果不如全面整地好,但它较省工、灵活,能适用于各种条件,而且保持水土作用较好。

2.2.1   带状整地(带垦)

带状整地就是按长条形状翻耙造林地块,带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目的是能够蓄水保墒,保持水土有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便于机械化作业。在山地则沿等高线进行,一般的带状整地不改变小地形。为了更好地保水保肥,促进林木生长,山地可采用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整地方法。

(1)平地带状整地:在平地上开垦成连续带状,破土面与地表平行,带间距等于或大于破土带。适用于无风蚀或风蚀不严重的沙地、生荒地及撂荒地、平坦的采伐迹地及林中空地。

(2)环山水平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在坡地上开垦成长带状,破土面与坡面平行,带宽0.5~3.0 m,长度依地形而定,适用于植被茂密、土壤较深厚、肥沃湿润的荒山或迹地的中缓坡。

(3)犁沟整地:在平地用犁开垦成长带状,破土面低于地表0.1~0.2 m,犁沟两侧有翻土而成的垄。适用于干旱多风地区的荒地及湿度条件不良的迹地。

(4)高垄整地:在平地开垦成长带状,翻土起垄,垄面高于地表0.2~0.3 m,垄面宽0.3~0.4 m。适用于水分过多的迹地、水温地等,干旱地区的盐碱地[2]。

(5)水平阶整地:沿等高线将坡面开成带状,破土面与坡面构成一定角度,阶面的断面水平或稍向内斜。阶面宽度0.5~1.5 m;阶长不定,阶间距1.5~2.0 m。有埂或无埂。

(6)水平沟整地:是在山坡按造林实际进行短带状整地,破土面低于坡面,断面为长方形、梯形的沟。其由于沟深、容积大,可以降低沟内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或黄土地区的陡坡。

(7)反坡梯田整地:反坡梯田整地方法就是在山坡上进行的梯田形状整地,梯田面向内斜,呈坡度较大的反坡。 反坡梯田能够把坡上的水保存,使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林木成活和生长所需,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发育。

(8)撩壕整地(抽槽或沟带整地):这种方法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栽培杉木过程中的一种整地方法。

2.2.2   块状整地(块垦或穴垦)

块状整地是按造林设计的点进行翻耙的造林地的整地方法。这种造林整地方法的挖土量和面积小,省工、省时间、省财力,还适应林木整枝生长发育的。辽西山地造林整地可以灵活掌握,根据造林地的地形地势、造林设计等情况确定整地面积。块状整地的具体方法有穴状、坑状、块状、鱼鳞坑、高台整地等。

(1)穴状整地:这种方法就是适合山坡造林地整地,一般沿等高线方向进行造林整地,辽西地区一般按造林设计成“品”字型,破土面圆形,断面与坡面平行,坑外边无埂。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山地植被茂密、水分充足、易发生冻害的造林地。

(2)坑状(凹穴状)整地:破土面正方形或圆形,穴面低于地表0.1~0.3 m,有土埂相围,边长或直径0.3~0.5 m,深度较穴状整地稍深,用于干旱多风地区的荒地、撂荒地及沙地等不宜进行带状整地的情况。

(3)块状整地:在平地破土面正方形或圆形,穴面与地表平边长直径为0.3~0.5 m,有时可达1~2 m。适用于有伐根、枝丫堆等障碍物,不便于操作的平坦采伐迹地及林冠下的造林地。山地块状整地破土面呈正方形或矩形,与坡面的断面水平或稍向内倾,适用于一般山地的缓、中、陡坡,尤其适于地形破碎地方[3]。

(4)鱼鳞坑整地:这种整地方法是辽西地区山地主要整地方法,也是沿等高线方法进行整地,在山坡上横山等高挖半圆形的坑,先把表土放在一边,再用里切外垫的方法,将心土培在下边,筑成半圆形的埂,埂的高和宽各为20~30 cm,这种方法保持水土性能最好,方法灵活简便,省时省工,更容易使林木成活。辽西地区一般山地造林是油松或柏树的营养杯造林,更容易成活,更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发育。

(5)高台整地:破土面多为正方形,台画高于地面0.2~0.3 m,台面边长0.3~1 m,适用条件同高垄整地,不便于大面积整地时应用。

3   造林整地注意事项

3.1   整地方法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整地方法要根据不同树种确定整地方法,也根据不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而确定不同的整地方法,如河滩地就可以进行全面整地,便于作业,山坡地就可以用鱼鳞坑整地方法,便于造林树种成活。这样才能使地尽其力,通过造林前整地改变了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有利于林木成活,更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

3.2   技术规格要严格执行

整地方法雖选用恰当,但必须保证整地质量。尤其应保证整地深度、宽度和断面形式的质量。

3.3   整地时间要恰当

整地时间是保证完成整地效果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干旱地区,其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一般来说,除冬季土壤封冻期外,春、夏、秋3季均可整地,但以伏天为佳,既有利于消灭杂草,又有利于蓄水保墒,最好整地季节与造林季节相配合[4]。

3.4   整地(包括清理)要采用先进技术

造林整地是一项相当繁重的工作,当前我国造林整地主要靠手工(锄、锹)操作,不仅花工多、劳动强度大,而且整地费用在造林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

总之,造林整地是造林成活的基础,必须掌握好造林整地的时间、方法,才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地小气候,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造林质量,所以必须把好造林整地这一关。

参考文献:

[ 1 ] 北京林学院.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 2 ] 湖南省林业学校.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 3 ] 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 4 ] 吉林林业学校,四川林业学校,陕西农林学校.森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作用方法
学习方法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