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价值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化研究

2020-12-28李正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期

摘要: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金融价值论是基于经济信用关系的现代商业理论,也是阐述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组织的基本原则,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金融作为现代社会形态下诞生的一种融通方式、工具与形式,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更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为此,本文以“金融价值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化研究”为题,基于金融价值论的大背景,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基本定义与特征,并阐述我国社会经济与西方经济金融化的差异性,点名中国经济金融化独有的细节,并结合中国经济市场,阐述经济金融化带来的市场冲击与社会生态,希望能为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金融价值论;经济金融化;社会生态

引言

经济金融化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互联网等虚拟数字代替“实业”的直接结果,从金融价值论的视角来看,人们出行、用餐与买卖等消费行为形式的改变,让金融价值得到极大的体现,例如,我国二级市场环境与形态的改变,就是金融价值的直接体现。从宏观经济总量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经济金融化演变的趋势是将重心由实业偏移到金融等方面,也就是说,我国当前金融环境存在货币类与非货币类等金融资产失衡的风险,这也是我国债务风险加剧的主要原因,在此前提下,经济金融化进一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这些影响有利有弊,为此,本文基于金融风暴带来的教训与经验,探求实现合理化金融转型升级的有效方法。

一、金融价值论视角下中国经济金融化的特点

1.中国经济金融化的特点

经济金融化起始于二战结束后,各国都在想方设法恢复民生,而世贸组织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推进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化的发展。从历史远瞻视角来看,战争结束后,各国开始新一轮的经济“竞赛”,国民质量的提高是经济蓬勃发展的直接体现。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呈现出不同的偏侧点,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化进程会充分考虑到该区域内实体经济的情况,进而确立以金融为核心、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资产结构特征,这也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较为明显的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实体经济的支持,其成因包括以金融为代表的各种贸易行为造成的影响。实体经济是一种与“金融”相对的概念,如果是“金融”可以用抽象的数字与折线图代表,也可以用某一行为或某种联系去形容,那么实体经济必然是可以看见的,偏重消费、供给侧一端的概念。而中国经济金融化的特点不仅追求实体商品的生产端,还强调商品在各国贸易中的体现,因此,我国金融化是基于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并在实体经济的推动下完成的经济发展,从金融化的角度出发,我国追求的是一种贸易周期与性质的改革经济发展,强调金融的综合性,而西方国家则强调金融的核心性质,这一点也是区别中西方经济金融化特点的重要体现[1]。

2.中国经济金融化的细节

经济金融化的细节必然要充分考虑国家政治、社会环境与国际市场是否稳定、和谐,甚至可以说,经济就是国家的命脉,任何发生在这一国家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经济的走向与发展。以我国抗日战争为例,抗日战争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大的伤痛,还在各行各业各方面都给我国带来了致命性打击,严重扰乱了社会的秩序与经济的发展,甚至当时的中国一度陷入“一袋纸币买一个鸡蛋”的荒唐经济时期,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充分吸取了当时教训,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抗风险能力与稳健,实现民生民本等行业的稳步发展,这也使得我國在经济金融化细节体现中,无一不注重实体经济与金融化的综合性发展,这一特性使得我国在牵扯全球的2008年金融风暴事件中损失得到极大的控制[2]。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强调“固本”、“根本”,这使得中国经济具有鲜明的稳健风格,但金融贸易无论是逆差还是顺差,都是以灵活多变的商品、货币差作为投机渠道,甚至在西方经济市场中,高频交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金融贸易手段,它能够给国际游资带来极大的收益。但是,从国家根本上来看,国际游资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表,追求经济、注重敛财,忽略了对民生、民本的根本重视。因此,在中国经济金融化的细节中,我国十分注重打击、查封高频交易带来的动荡,这一措施固然使得我国金融化进展缓慢,却极大地保障了国内经济市场的稳定性与人民币的抗风险能力。

二、金融价值论视角下中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趋势

1.以民生为本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藏富于民”的理念近似于今天的经济发展理论。但中国市场环境与社会性质的不同,造就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经济金融化特点,而发展中国家规划目标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同,也促使中国经济呈现出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化发展趋势中,强调以民生为本,注重对供给侧方向的改革培养,拒绝“用消费刺激消费”的过度金融化行为。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化成为直接寻找世界金融资本的最佳方法,跨国公司则通过金融资本直接控制全球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促使全球各国都成为“命脉相连”的共同体。对此,我国党中央率先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命运共同体”概念,强调生产速度理应跟上金融化的积攒速度,正视全球经济金融化带来的连带效应,坚持企业经营的盈利方式,控制经济金融化带来的风险[3]。

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方向与政策实施情况来看,为了加强在金融领域的抗风险能力,我国坚持不懈地将“一带一路”政策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到周边地带,从沿边地区连带效应的反馈来看,我国更是与不少地区构建了三大层次上的友好贸易关系,即民间企业之间的投资、政府层面上的技术交流与开采、国家层面上的贸易合作战略。三大层次上的紧密联系,为我国金融货币价值的“抛锚点”提供了有效支持,也极大地增强了以人民币为代表的亚洲金融货币稳定性,并留下了对抗国际游资的相应措施。

2.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发展趋势

经济金融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两极化的风险,与金融有关的部门、组织往往收入远超于民生平均水平,这就使得金融资本有更多、更大的支配权利,而金融资本的消费能力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消费的速度无法跟上金融资产积累的速度,这也是西方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此,我国应该充分吸取教训,以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控制金融资产的膨胀速度,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避免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导致两极化发展的病态[4]。

金融经济的发展往往影响到企业资产的收益,然而实体经济的发展正是基于老百姓生活发展基础,在我国强调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大背景下,共同富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整个市场呈现出对老百姓生活有益的市场竞争趋向,同时,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不少老百姓也通过电商化带来的各种影响,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共同富裕与精准扶贫仍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得益于金融化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适应电商化、移动化的生活方式,但是,超前消费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风险,这给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提供了极大的促进,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避免泡沫经济限制到老百姓生活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金融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前实体经济与金融等结构来看,我国十分依赖金融化经济的回流,也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失衡,我国企业在债务等方面存在巨大的风险。为此,企业应当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公司财务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合理金融化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张璇.金融价值论视域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

[2]任月颖.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金融化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工业大学.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8年会暨第6届新兴经济体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集(下)[C].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8.

[3]张哲宁.金融价值论视域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化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

[4]孙平.金融价值论视域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3).

作者简介:李正伟(1991-),男,汉族,江苏沛县人,助理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经济金融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