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中乡村政务社交调查与研究

2020-12-28吕光金芮廷先陈丽燕曹倩雯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乡村振兴

吕光金 芮廷先 陈丽燕 曹倩雯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乡村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在乡村政务社交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课题组根据2018年-2020年对浙中乡村调研的一手数据,重点梳理了互联网在政务宣传方面的作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在交通、通讯不太便利的农村,利用互联网宣传政府相关政策尤为重要,政府可通过社交媒体促进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活动;重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互联网应用培訓,培养农民定期上网了解政府信息的习惯;加强农民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政务社交;社交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245-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调研背景与目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新时代的大学生更需要走进农村、了解农村、读懂农村。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标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借鉴母体学校的“千村调查”品牌项目,从2018年7月起,以“扎根浙中大地,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设计与组织了“新时代浙中乡村发展调查”。旨在通过调查浙中乡村在互联网应用、政务社交等领域的基本情况,推动新时期高校与地方建设的深度融合,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调查可以重点梳理互联网在政务宣传方面的作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建议,为掌握真实情况和地方政府治理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资料。 政务社交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认知与习惯、政务服务、网络求知、应用与习惯、社交范围等内容。

2 调研数据分析

该份调研报告数据,依据2515份人户问卷进行分析。

2.1 认知习惯

1)农民基本具备网上获取政府信息的意识,但频率不高,对国家政策与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不够,活跃度低。从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可知,农民会从网上获取国家或政府信息的人数比例较多,1501位表示会,占比59.7%,1014位表示不会,占比40.3%。从网上获取国家或政府相关信息的习惯来看,偶尔会浏览的占比27%,每天都会浏览的占比14.5%,见表1。

2)农民运用网络及网络社交媒体来传达政府政策信息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但是主动性不够。从本次调研来看,村里现在会借助网络方式(例如QQ/微信)来传达政策信息的比较多。回答非常多的占比7.8%,比较多的占比17%,一般的占比24.6%,很少的占比23.3%,累积占比达到72.7%。但是,从被访者获取国家及政府信息的渠道来看,最多的是广播电视,占比42%,其次是新闻网站的获取,占比37.45%,新闻网站主要是指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然后是社交媒体(微信、微博、论坛等),见图1。

从以上数据可知,村里运用网络及网络社交媒体来传达政府政策信息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但是主动性不够。因为,农民获取政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是来自网络,而是广播电视。这是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的方式,而不是主动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获取并参与互动。

3)村里传达政策信息与反馈民情主要靠村干部。农村里传达政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如通过全村大会、村里广播、微信等,但是频率最高的选项是通过村干部告知,占比37.29%,其次是通过村里广播,占比27.84%。见图2。

2.2 政务服务

1)农民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最多的为证件办理。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农民没有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过事情的人数较多,占比62.8%,办理过事情的人数很少,占比仅为14.7%。从农民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过哪些事情来看,办理过事情最多的是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证件申请,占比27.32%;其次是缴纳社保/医保或税费等费用,占比23.91%。见表2。

2)农民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过事情的人非常少,但是对政府网络系统的服务水平与满意度的评价却很高。从农民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事务的满意度来看,剔除跳过和未作答之后,基本满意的占比最高,占比8.3%,其次是非常满意,占比4.5%。见表3。

再从“你认为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事务后,政府服务水平(效率/方便程度等)提高了吗?”来看,农民认为政府服务水平“提高了很多”的最多。见表4。

从上面3张表可以看出,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过事情的人非常少,但是对政府网络系统的服务水平与满意度的评价却很高。既然政府网络系统好,那为什么农民不用?是因为缺乏互联网应用知识而不知道政府网络系统的工作流程?还是因为政府缺乏必要的宣传,农民不知道有该系统?因此,不论何种情况,一是农民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培训有待加强,二是政府应多作宣传、鼓励与指导农民利用政府网络系统办理事务,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次”。

2.3 网络求知

1)农民通过网络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习惯尚未养成。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使得农民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成为可能。但是,从被访者使用搜索网站解决问题或者寻求答案的习惯来看,选择最多的是“很少”,占比47.7%,其次是“比较多”,占比17%。见表5。

2)农民最关注的教育信息是医疗保健知识。从平时最关注的教育信息来看,最多的是医疗保健知识,占比25.26%,其次是家庭幸福、家庭关系,占比24.58%.再次是青少年教育信息,占比23.75%。这就是最大、最真实的民生问题,即医疗、美好生活与教育。见表6。

3)农民重视互联网应用与电子商务知识,但缺乏正规培训。从家人参与的专业技术培训类型来看,最多的是互联网知识,占比15.65%,其次是电子商务,占比14.27%。见表7。 从参与网络专业技术培训的提供机构来看,提供最多的是网络社群,占比10.82%,其次是政府,占比9.21%。见表8。数据表明,农民接受的培训不够专业与系统,政府应该统筹、建立健全农民的互联网应用与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体系。

2.4 应用与习惯

1)农民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与亲友联系。从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目的来看,被访者选取最多的是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占比73.67%,其次是了解各种信息,占比36.67%。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有66.48%的农民选取经常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功能是聊天,其次是查看好友动态,占比30.74 %。从农民平时在社交网络上常关注的信息来看,最多的是朋友圈/空间的动态,占比52.62%,其次是时政新闻,占比40.71%。

2)微信已经成为网民的首选网络社交媒体,即使在农村也不例外。从本次调研的数据来看,有72.92%的农民拥有社交媒体账号最多的是微信账号,其次是QQ空间,占比32.84%。

2.5 社交范围与信任

1)从通过网络经常联系的人群来看,最多的选择是家人,占比76.29%,其次是朋友,占比59.73 %,最少的是通过网络交友平台结识的陌生人/网友,占比0.64%。从同家人或朋友进行联系使用最多的沟通工具来看,最多的是电话,占比47.6%,其次是微信,占比39.5%,然后是Q()及其他。

2)从你使用微信或者QQ等网络沟通工具同家人联系的频率来看,有42.8%的人经常通过微信或QQ等工具同家人联系。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农民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工具主要为手机,其次是微信。农民的社交范围比较窄,通过网络结交朋友的可能性比较小,通过网络交友或联系还是比较谨慎与理智的,对网络社交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3 提升互联网在政务社交中的利用价值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不仅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离不开互联网与信息化的建设。在交通、通讯不太便利的农村,利用互联网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促进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活动。政务社交媒体给政府部门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政府部门通过社交媒体能够快速发布信息,与农村居民进行直接有效地沟通,遇到突发事件(如新冠肺炎、自然灾害等),政府可以快速响应并进行舆论引导,从而抢占信息的“制高点”。

1)做好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整体规划,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实现农村互联网设施的建设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推进农村宽带高速网络的铺设,为农村互联网应用与智慧农村的打造提供硬件基础与保障。

2)建立、健全农村互联网应用与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机制。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学习需求较大,尤其是互联网知识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因此,政府与相关培训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农民培训机构,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定期举办互联网应用与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为农民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提供方便,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劳动力提供智力提升保障。

3)培养农民定期上网了解政府信息的习惯,增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针对农民偶尔上网了解国家政策、很少有人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事的情况,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三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微视频与客户端)的宣传与指导功能,开展高质量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工作。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培养农民定期上网了解国家与政府信息的习惯,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网络政务,鼓励农民应用政府网络系统办理事务,增强农民对政务社交媒体和政府的信任。

4)村干部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在政务宣传中的作用,有作为、敢担当。从本次调研来看,农民碰到事情主要还是向村干部反馈,遇到重要的政策时事也主要由村干部通知告知农民,这一种模式显然没有发挥网络社交媒体的功能与作用。村干部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在政务宣传中的作用,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例如,定期推送与转发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时事、医疗与教育、三农问题等栏目信息。

5)改变互联网应用模式单一化局面,扩大农村互联网应用领域。目前农村互联网的应用模式比较单一,农民上网主要工具是智能手机,应用主要集中于聊天、娛乐,以及刷朋友圈、看动态,很少有人通过政府网络系统办理过事情。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互联网对实际生活的帮助,从而加大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和关注。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中调查项目组.浙中调查2018:扎根浙中大地助力乡村振兴[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127-148.

[2]秦佳良.公众对政务社交媒体的信任和忠诚度研究[J].电子政务,2018(7):60-70。

[3]吴云,胡广伟.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进展[J].电子政务,2013(5):42-50.

[4]吴云,胡衬春.政务社交媒体对地方政府信任提升的路径及其可能性一基于传播学的视角[J].电子政务,2017(10):115-121.

[5]史志慧,方佳明,胡丽雪.公众参与政务微信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8):13-18.

[6]王宇.论政府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J].新闻战线,2016(8):20-21.

[7]顾洁,闵素芹,詹骞.社交毁体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以新闻价值与政务微博受众参与互动关系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8(4):50-74.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吕光金(1972-),男,浙江浦江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芮廷先,副教授,硕士;陈丽燕,讲师,硕士;曹倩雯,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