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2020-12-28于宇

价值工程 2020年3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建设

于宇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建设水平的提升。在如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地需求逐渐提升,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提升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文章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出发,简单地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加强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as also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oday's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people's demand for the so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requiring relevant personnel to strengthen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of soci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article simp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2-0078-02

0  引言

面對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习近平就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四个重要的建设向度,分别是制度向度、价值向度、思想向度以及视野向度,相关人员在进行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时,可以考虑从制度、价值、思想以及视野四个层面出发,采取合适的策略,倡导全民参与,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

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地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在重视生态建设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要求国家或者区域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要将自然与人类社会放在一起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实现区域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要求国家以及区域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遵从生态学原理进行各项经济活动,要让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能够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发展状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国家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方向采取措施,协同发力,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建设的基础,逐渐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地构建,实现整体社会建设水平地提升,为国家的稳定和长久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所以在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先加强对生态环境地建设。在我国早期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大于生态效益,“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观念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发展方向,让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各种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频发,让人们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审视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近年来,为了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除了倡导植树造林、封山禁牧、封山育林以及退耕还林的政策,不断地改善着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在局部范围内得到控制。为了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国家还相继出台了《水十条》、《土十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同时互联网地发展和科学技术地进步,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提供了助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就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情况而言,总体生态环境的建设依然不容乐观,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依然干扰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然存在,类似于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小、水体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有效地改善,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3  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3.1 以相关制度为导向,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

相关的管理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国家需要加强对相关制度的建设,以制度的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确保各项建设措施和方案能够落实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为此,需要国家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加强对考核评价体系地建设。在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下,经济是考核评价的主体,让人们在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地重视,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3]。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应当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自然环境以及资源地利用都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从多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建设进行评价,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第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虽然我国在社会地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转变了发展的观念,但是仍然存在环境破坏的现象,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归属权建设和生态红线建设。第三,加强对监管体制的建设。在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导致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环境监管不力,导致环境建设与环境破坏同时存在,无法体现出环境建设的效果,国家还应当加强对环境监管体制的建设。第四,加强环境执法建设,环境执法是各项环境建设法律法规能够体现出建设价值的重要途径,需要国家通过环境执法的建设,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政策能够落实。

3.2 以价值观念为原则,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应当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进行提升,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发展。为此,国家可以从以下方向进行考虑:第一,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发展原则。改善民生是现代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建设内容,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以人民为发展的基础,体现出民本的原则,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将民生放在了首位,才能在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上更好地体现出民本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第二,提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只有让人民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辛福感的提升,能够感受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才能让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态文明地建设,才能有效地激发人们内心的渴望,激发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在动力,引导全民参与,提升建设的效果。第三,要强调资源的利用与平衡的问题,环境问题也是资源的问题。在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中,人们对于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型的利用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因此在新时代建设的背景下,要提升对资源的利用与平衡问题的强调,合理的利用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为创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打下基础。

3.3 以思想观念为基础,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效性

思想观念是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最基本驱动力的来源,只有先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让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引导全体人民群众劲往一处使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4]。为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加强对植树造林活动的重视,植树造林活动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植树造林活动的重视,身体力行,为人民群众做出示范和表率,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第二,重视对儿童生态环保理念的培养,儿童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儿童生态观念的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建设意识,让儿童能够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也能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而且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渗透生态文明理念也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第三,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性消费的基础。过量地消费会加重环境资源的消耗,对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不利于环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地构建。此外,消费是能够反作用于生产的重要因素,人们可以通过绿色消费不断地引导社会企业进转型,逐渐实现生产企业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进行发展。而且绿色消费能够引导社会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逐渐地提升全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四,引导环境重新自然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在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让一部分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的状态,提升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使之能够有效地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改善人们整体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的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

3.4 以长远发展为目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为人类长久的存在和发展打下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地演变为全球化的问题。所以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从一个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基于此,国家在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时,应当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将人们群众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以及本国的利益和他国的利益整合到一起进行思考和发展,要在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谋求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展目标,明确各国之间的职责,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基础,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为此,需要我国积极地投身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国际交流合作中,积极主动地奉献出中国智慧,积极地响应各项国际组织做出的发展调整。为了将我国在世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我国还应当将我国的发展理念宣传到国外,对于一些无力建设生态环境的国家,我国也应当及时地施以援手,共建和谐、美好的地球家园。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性的的重要措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基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规划采取措施,逐渐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4  总结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地响应国家的号召,从政治、价值、思想和视野等四个方向出发,转变发展的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逐渐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为了提升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設效果。还需要鼓励更多的研究人员投身其中,确保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军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8):151-154.

[2]刘伟杰,闫文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四维向度[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6):4-6.

[3]李文荣.云南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评《云南农业社会变迁史》[J].植物检疫,2020,34(4).

[4]陈翠芳,李小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及中国方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6):22-28.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