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VC膜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2020-12-28董文丽

分析仪器 2020年6期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标准溶液电位

董文丽 徐 刚

(1.重庆科技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331)

氟离子电极的研究,早在1966年就有文献报道[1],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对氟离子电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3]。经典的氟离子电极是以氟化镧单晶为敏感膜制成[4],而后又有学者对全固态氟离子电极进行了研制和应用[5,6]。由于氟离子电极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现已被广泛的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际样品分析中[7-10],但PVC膜氟离子电极的研制及应用还未见报道。由于四苯硼酸钠和氟硼酸钠具有特殊的空间构型,两者混合能够得到一种具有很强电活性的缔合物沉淀物质。本实验利用这一电活性物质作为载体,成功的研制出了测定氟离子的PVC膜离子选择电极,并将它应用于牙膏中氟的测定,结果满意。

1 主要仪器及实验试剂

PXD-2型通用离子计(泰州国瑞分析仪器);DZF-6050真空干燥箱(上海丙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22型参比电极(上海精科);TWCL-B磁力搅拌器。

氟离子标准溶液(1mol·L-1):准确称取10.4975±0.0001g 优级纯氟化钠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一级纯净水溶解,然后转移至250mL四氟乙烯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氯化钾、氟硼酸钠、四苯硼钠、四氢呋喃、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硝基苯辛基醚(o-NPOE,按文献[11]方法合成)、PVC粉(使用时用四氢呋喃溶解为8%和5%的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一级纯净水。

2 电极的研制及测试

2.1 电活性物质的制备

向氟硼酸钠溶液(0.1mol·L-1)中缓慢加入(边加边搅拌)四苯硼钠溶液(0.1mol·L-1),静置过滤洗净后于60°C下真空干燥6小时即得电活性物质。

2.2 PVC膜的制备

在专用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2mg电活性物质、250mg增塑剂及1.25g PVC-四氢呋喃溶液(8%),快速搅匀后倒于干净的小玻璃片(40mm×40mm)上铺平晾干即可,膜组成为电活性物∶PVC∶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 3.3∶27.6∶69.1(w/w)。

2.3 电极的装配

①切下1小片PVC膜(∅10mm),用5%的PVC-四氢呋喃溶液粘在直径为10mm的PVC管上,自然晾干即可。

②向PVC管内注入约占2/3体积的0.1 mol·L-1的KCl溶液,插入接有导线的银丝,封闭管口即得PVC膜电极。

③电极使用之前需在1×10-3mol·L-1的氟离子标准溶液中活化30 min,电极电势的测定由下列原电池组成:

Ag,AgCl ︳KCl(0.1 mol·L-1)︳PVC膜 ︳测试液 ‖ KCl(饱和),Hg2C12,Hg

3 结果与讨论

3.1 电活性物质用量选择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称取不同量的电活性物质制备PVC膜,按照2.3步骤装配好PVC膜氟离子电极,分别测试1mol·L-1~ 10-7mol·L-1氟离子标准溶液的电极电位,并绘制PVC膜氟离子电极电位响应曲线,见图1。

图1 不同量电活性物质的电位响应曲线

从图1可知,当电活性物质用量为12mg时,PVC膜氟离子电极的电位响应性能最佳,斜率最大,因此实验中选择电活性物质最佳用量为12mg。

3.2 增塑剂的选择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了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邻硝基苯辛基醚3种不同的增塑剂对PVC膜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增塑剂时,电活性物质在膜内的分散性最好,且制备的PVC膜韧性和通透性也最佳。同时试验了不同用量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PVC膜氟离子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用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由图2可知,当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用量为250mg时,PVC膜氟离子电极的电位响应性能最佳,斜率最大,因此试验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最佳用量为250mg。

3.3 8%PVC用量试验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称取不同量的8%PVC溶液制成PVC膜氟离子电极,并测试了PVC膜氟离子电极在1mol·L-1~ 10-7mol·L-1氟离子标准溶液中的电位响应特性,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当PVC用量为1.25g时,PVC膜氟离子电极的电位响应性能最佳,斜率最大,因此选择8% PVC溶液的最佳用量为1.25g。

图3 PVC用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3.4 pH对电极的影响

以0.1mol·L-1盐酸和氢氧化钠来调节溶液的酸度,在10-1mol·L-1、10-3mol·L-1和10-4mol·L-1氟离子标准溶液中,测试了不同pH值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pH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从图4可看出,当pH值小于5时,电位响应值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的F-生成 HF或 HF2-,降低了氟离子活度所致;当pH值大于7时,电位响应值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膜中电活性物质水解,降低了电活性物质的活性,增加了氟离子活度的相对量所致,因此,实验中选择最佳的pH值为5 ~ 7。

3.5 电极的选择性

表1 电极的选择性系数

3.6 电极的重现性

在室温下,按照2.2和2.3步骤分别制作A、B、C 3支电极,并同时用于测定0 ~ 10-7mol·L-1氟离子标准溶液的电极电位值,测定结果见表2。实验得知,3支电极的电位读数响应时间小于32s,相互间的电位差值均小于3.0mV,相对标准偏差在0.7%~3.3%之间,表明电极的重现性比较好。

表2 电极的重现性

3.7 电位响应曲线及检测下限

在1.0 mol·L-1~1.0×10-7mol·L-1氟离子标准溶液中对PVC膜氟离子电极的性能进行测试,并绘制电位响应曲线,见图5。

图5 PVC膜氟离子电极的电位响应曲线

PVC膜氟离子电极在1.0 mol·L-1~3.2×10-5mol·L-1氟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能斯特响应曲线,平均斜率为40.7 mV/dec(25℃);通过作图法得到PVC膜氟离子电极的检测下限约为c= 6.3×10-6mol·L-1。

3.8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在室温下,用PVC膜氟离子电极测试了不同牙膏样品中氟离子含量,每个样品平行测量11次,同时做加标回收实验,并计算RSD和回收率,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氟离子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9%(n=11),加标回收率为96.0%~100.4%,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4 电极的应用

分别称取市售不同品牌的牙膏样品 A(佳洁士牙膏)、B(黑人牙膏)、C(高露洁牙膏)按照国家标准GB/T 8372-2017处理样品,调节溶液pH值至5~7,用自制的PVC膜氟离子电极和市售氟离子电极测定样品中氟离子含量,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看出,用自制的PVC膜氟离子电极测得牙膏中氟含量,结果与市售PF-1型氟离子电极测得值基本一致,牙膏中的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2]。

5 结论

通过实验得知,以氟硼酸钠与四苯硼酸钠生成的电活性物质合物质为载体,研制的PVC膜氟离子电极对氟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氟离子浓度在1.0 mol·L-1~3.2×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能斯特响应特性,电极平均斜率为40.7 mV/dec(25℃),检测下限为6.3×10-6mol·L-1。将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猜你喜欢

邻苯二甲酸标准溶液电位
测量模拟土体zeta电位的简易流动电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提取率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关系
定值痕量溶解CH4标准实验溶液的配制试验研究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小议环境监测质量准确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