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警机制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0-12-27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王亚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蓝光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王亚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护理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婴30例,女婴25例;日龄2~26d,平均日龄(14.7±3.5)d;病程1~25d,平均病程(16.2±2.7)d;护理组中男婴29例,女婴26例;日龄2~27d,平均日龄(14.9±3.4)d;病程2~26d,平均病程(16.9±2.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密切观注患儿黄疸变化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定时为患儿剪指甲、更换衣物、测量体温,保持皮肤卫生。蓝光照射期间用布料、眼罩保护生殖腺、肛门、眼睛。根据患儿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记录患儿液体出入量。

护理组采用预警机制护理干预:①预警评估。通过观察患儿进行预警评估,采用红橙蓝颜色标识悬挂于床头。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评估,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处理措施。②健康教育。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告知家长黄疸相关知识及患儿病情转化情况,耐心回答家长的问题,减轻家长焦虑、烦躁情绪,提高家长配合度。提倡母乳喂养,特殊情况者按照医嘱使用配方奶粉。黄疸患儿需要隔离无陪护治疗,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隔离治疗的重要性、探视时间,防止发生护患纠纷。③风险事件预警及处理。眼罩脱落时患儿会哭闹不止,护理人员应抚触并安慰患儿,选择大小合适的眼罩并牢牢固定。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有无呕吐、窒息症状,取侧卧位,头胸抬高20°。

1.3 观察指标 一周后,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安睡时间、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让患儿家长填写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超过80分即为满意。

1.4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6%、家长护理满意度98.18%,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80.00%(P<0.05)。

2.2 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安睡时间比较 护理组患儿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24.8±33.5)μmol/L、黄疸消退时间(3.7±0.4)d均低于对照组的(176.0±40.9)μmol/L、(4.6±0.5)d,且护理组安睡时间(18.0±2.2)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4.2±2.0)h(P<0.05)。

3 讨论

3.1 新生儿黄疸概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好发于ABO溶血、早产儿。患儿有皮肤黄染、发热、厌食、精神萎靡、水肿等症状,严重者有呼吸困难、惊厥等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蓝光照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迅速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黄染症状[1]。

3.2 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新生儿护理工作风险高、预见性差,提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规避风险、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2]。建立预警机制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进行风险分级,通过不同颜色标识便于护理人员直接判定患儿情况,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此外,对护理人员进行能力评估可以合理排班,保证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患儿需要封闭隔离治疗,护理人员需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提高配合度。蓝光照射期间应注意保护会阴部、眼睛,定时翻身。每天进行触摸、沐浴可以改善黄疸症状,减轻患儿紧张感,延长安睡时间。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时应用预警机制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加速黄疸消退,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加快康复进程,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