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地区早春大棚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26罗燕华

上海蔬菜 2020年5期
关键词:闽南地区结瓜缓苗

罗燕华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5)

丝瓜又称菜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以嫩果供食用,在我国广泛种植。丝瓜不仅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多种生物碱、氨基酸、皂甙、瓜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福建漳州地区丝瓜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实现了丝瓜周年生产,其中早春越冬丝瓜填补了当地蔬菜市场的“春淡”,种植效益较高。现将闽南地区早春大棚丝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气候相近地区农户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丰产、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适应设施大棚栽培的品种。

2 培育壮苗

早春温度较低,丝瓜种壳较硬,需破壳催芽。用剪刀在种尖部位破壳后浸种5~8 h,将种子捞出用湿纱布包好置于30℃恒温箱中催芽,90%种子露白即可点播于穴盘或营养钵中。播种时,种子平放,覆薄土,防止幼苗出土“带帽”。育苗棚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保证丝瓜幼苗正常生长。幼苗长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喷1次杀菌剂。

3 定植

定植前20 d,施有机肥3 000 kg/667 m2和一定量的钙肥及磷钾肥作基肥,耕翻后筑深沟高畦,畦宽(连沟)1.2 m,覆盖地膜。选晴天定植,定植株距40 cm,种植密度约1 500株/667 m2。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定根水中可加适量杀菌剂。定植后2~3 d密闭大棚,以利缓苗。

4 田间管理

4.1 温湿度管理

早春大棚内湿度高,晴天11~14时通风降湿;白天保持温度25~28℃、夜间不低于15℃。

4.2 肥水管理

丝瓜生长期长,根系发达,喜水耐肥,整个生育期需肥量较大且喜钙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缓苗后可追施少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水溶肥,促进丝瓜根系和叶片生长;早春温度低,丝瓜节间较短且节节有瓜,结瓜前应根据植株长势结合浇水适当追肥;结瓜旺盛期,丝瓜肥水需求量大,一般3~5 d施1次肥,有滴灌设备的大棚可滴灌施肥。

丝瓜生长前期保持较低的土壤含水量,生长后期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缓苗后到结瓜前控制土壤水分,以利蹲苗,促进根系旺盛生长;结瓜旺盛期,水肥供应充足是早春丝瓜丰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地面应保持见湿见干,防止因水分不足造成畸形瓜和落果,影响丝瓜的商品性和产量。

4.3 植株调整

丝瓜长有8~9片叶时,茎蔓开始伸长,并出现雌花,应及时绑蔓,通常采用人字架或用布条、塑料绳吊蔓。吊蔓栽培的,应随着茎蔓的伸长多次理蔓降蔓,茎蔓保持1.5 m左右的高度,以防植株顶部接触到棚膜被烧伤;人字架栽培的,应及时引蔓上架。摘除第1雌花以下的全部侧蔓,以保持主蔓的生长优势,之后出现的侧蔓结瓜后保留1片叶并及时摘心。闽南地区早春季节多阴雨,丝瓜易徒长,需及时摘除多余枝叶、病叶和老叶,加强田间通风透光。

4.4 保花保果

丝瓜为异花授粉植物,棚内昆虫少,需人工授粉,以提高丝瓜的坐果率和成瓜率。授粉时间以早上8~10时为宜。早期雄花较少时,可用乙烯利或2,4-D药液浸泡即将开花的花蕾,或用喷壶将药液喷盛开的花朵,刺激子房膨大,促进坐果。

5 病虫害防治

早春大棚丝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白粉虱等。生长前期主要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生长后期以防治白粉病为主。病虫害可采取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防治。

5.1 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

采取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苗、及时摘除病叶拔掉病株、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提高植株抗性;物理防治措施有设置防虫网、悬挂黄板、铺设银灰色地膜等。

5.2 化学防治

对症下药,合理混用和交替用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安全间隔期。炭疽病可用吡醚甲硫灵或苯甲·咪鲜胺等药剂防治,霜霉病可用烯酰甲霜灵或霜霉威盐酸盐等药剂防治,白粉病可用唑醚乙嘧酚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噻嗪酮等药剂喷杀,白粉虱可用柠檬烯或杀虫环啶虫脒等药剂喷杀。

6 适时采收

果实内纤维未硬化、果面茸毛减少为丝瓜的采收标准。大棚丝瓜生长速度较快,一般授粉后10~12 d即可采收,宜在上午采收。丝瓜连续结果性强,每隔1 d采收1次,盛果期可每天采收。采收要及时,过早采收降低产量和品质,过晚采收则影响后期结瓜。

猜你喜欢

闽南地区结瓜缓苗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新买的花怎么养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劳动教育路径探索——以“闽南地区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为例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闽南地区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
预防春茬蔬菜畸形果三要点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南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