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2020-12-26梁咏琪焦雅琪杨晓俊袁明月温靖张晓倩王诗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潮经期子宫

梁咏琪,焦雅琪,杨晓俊,袁明月,温靖,张晓倩,王诗淇

(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月经,是妇女健康的晴雨表,是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当生殖器官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于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腰酸或合并乏力、头晕、恶心、腹泻等其他不适是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主要症状[1]。世界范围内PD 发生率达85% 以上[2],其中青少年群体PD 发生率最高(56.1%~93.0%)[3]。在我国,女大学生痛经率为2011 年的69.3%升高到2018 年的80.4%[4-6]。痛经不仅是女大学生旷课的主要原因,也影响了其学习的专注力和精神状况[7]。因此了解、分析影响女大学生痛经的危险因素并实施具体有效的行为干预与治疗对于改善女大学生痛经、提高其在月经期的自我健康管理以及生活质量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以“痛经”、“女大学生”、“危险因素”、“相关因素”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生物医学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对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对女大学生痛经发生原因、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希望获得更准确的结论,为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提供依据,并推动相关研究进展。

1 病因分析

PD 病因机制较为复杂,本文首先从从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两方面对PD 病因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医学指出,PD 发生多因肾气未充,天癸初至或禀赋素弱,冲任气血不能调和,对于经期及经行前后的急骤变化不能疏通条达,胞宫血流受阻,导致疼痛。《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痛经郁伤,气血滞”[8]引发“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痛经多见气血瘀滞、寒湿凝滞、肝郁湿热、气血亏虚、肝肾亏损五类证型[8],其中,寒湿凝滞型发生率最高[9]。吴红斌[10]等在其研究中得到, 不荣而痛和寒凝经脉是痛经发病的主要原因,且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湿热瘀阻型相比,寒湿凝滞型发病率最高,占43%。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痛经的病因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分泌上调相关,高表达的前列腺素导致子宫肌肉剧烈收缩,子宫内压力上升,引起子宫血流量降低,发生缺血、缺氧改变,引起痉挛性疼痛[7]。吴红斌[10]等研究得到痛经组血清PGF2α 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P<0.05);PGE2 明显低于正常组水平(P<0.05), PGF2α/PGE2 比值的升高可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于肌层而导致痛经。

2 . 原发性痛经发生的影响因素

2.1 生物遗传因素

2.1.1 初潮年龄

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显示,初潮年龄与痛经的发生呈负相关:月经初潮年龄越低,痛经发生率越高[11-13]且发生重度痛经的概率增加[14]10 岁初潮者痛经发生率为9%,18 岁初潮者痛经的发生率为60%以上[15]。

2.1.2 遗传因素

痛经家族史与女大学生痛经高度相关[16]。母亲有痛经史的女生痛经率为69.1%[17];母亲年轻时痛经,女儿痛经发生概率高达87.9%[4]。此外,某些特定基因的遗传也会影响痛经的发生。如GSTT1 基因遗传多态性: GSTT1 基因缺失,增加子宫痛阈降低、烦躁易怒、性情不稳定,增加PD 风险[17]。

2.1.3 体质指数与经量

体质指数(BMI)与痛经发生率呈负相关:BMI 正常或偏高的女性发生PD 的概率较低;体质指数是PD 的保护因素[18]。Ju[19]对近万名女性随访13 年,该项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显示,痛经与BMI 呈u 型关系,体重过轻和肥胖的女性痛经风险更高。经量过多和过少是痛经发生的危险因素[20],Hailemeskel[7]研究表明,月经血流量过大与PD 发生显著相关, 血流量越大,患者痛经程度越高。

2.2 社会心理因素(情绪、压力因素)

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或对月经来潮时的恐惧,都易造成女大学生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21]。而情绪、压力是女大学生痛经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机理可能是情绪通过影响肾上腺素与垂体腺激素分泌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改变影响机体生理状态,增加痛经发生[4];精神紧张增加子宫峡部张力,对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痛经发生。

2.3 饮食习惯

2.3.1 喜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生冷的食物可造成子宫肌肉血管痉挛,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痛经。张娜等[22]研究发现,偏食、经期(及其前后一周内)喝冷饮、经期食用生食分别增加38%、41%、40% 的痛经发生率。李霞等[23]研究显示喜食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者的痛经发生率高于饮食清淡温和者,与大多研究[5,24,25]显示结论一致。

2.3.2 碳酸类饮料、咖啡与茶

碳酸饮料中主要成分是糖与二氧化碳,糖摄入过多的女性痛经发生率较高[7],可能与高糖摄入提高血清素在体内的水平和矿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而血清素会刺激前列腺素PGE2 的合成[26],从而引起经期疼痛。咖啡中的咖啡因,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物质兴奋神经和心血管,使其基础代谢增高引发痛经、经期延长及经血过多。同时,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易同体内铁质产生化学反应,使人体内铁质难以吸收;而茶叶中的鞣酸、咖啡与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影响铁的吸收。当人体缺铁时,就会容易出现经期乏力,疲惫,精神不振。

2.4 睡眠情况

睡眠因素是影响痛经的因素之一,Baker 等人报道[27]睡眠影响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的分泌,进入青春发育的女孩,Gn 分泌出现醒睡周期,促卵泡生成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在睡眠时可明显增加。睡眠不充足,将干扰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紊乱,发生痛经,而痛经的发生又影响睡眠,从而加重痛经。周玉丽等[28]研究表明痛经与非痛经组睡眠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2), 随痛经程度的增加,睡眠质量逐步降低;反之,非痛经组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最低。

2.5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机体血容量,改善子宫缺血缺氧情况,还可以增强盆底肌、韧带和腹肌的柔韧性及力量,促进经血排出,减少宫腔瘀血,进而缓解痛经症状[17,25]。针对PD 患者无器质性病变,其发生发展与运动因素有明显关系,女大学生应从运动的观念、时间、方式、强度等开始注意平常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

3 .小结

综上所述,初潮年龄越低,母亲有痛经史或自身GSTT1 基因缺失均为痛经发生的危险因素。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压力因素影响肾上腺素与垂体腺激素分泌同样增加痛经的发生;饮食不节,经期食辛辣、寒凉食物易造成子宫肌肉血管痉挛,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痛经;高糖饮料促前列腺素合成,磷酸盐、茶中的鞣酸、咖啡、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阻碍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造成经期疲惫。然而,体重指数正常或高的女性PD 的发生率较低,睡眠充足、增加体育锻炼也可有效降低痛经的疼痛程度与宫腔淤血。

猜你喜欢

初潮经期子宫
别害怕 遭遇第一次“初潮” 青春期女孩都应该知道的性常识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中国美术批评的现代主义“初潮”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