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事“失眠” 为何故?

2020-12-25梁书新郑桂兰

师道(人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失眠张老师领导

梁书新 郑桂兰

张老师是学校的一位政治学科教师, 参加工作有七八年的时间,她性格内向, 待人处事真诚平和,课堂教学扎实认真, 曾几次执教过区级公开课。 近几年由于政治学科不再纳入中考, 学校缩减了课时量, 张老师服从学校安排, 在任教政治学科的同时还兼任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对待自己的工作张老师都勤奋敬业、 一丝不苟、 任劳任怨,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然而, 如此一位优秀的年轻教师竟突然患上了严重的 “失眠症”, 辗转省市医院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 现在只能在药物作用下保证一天几小时的睡眠。 目睹张老师经受这种 “失眠”的痛苦, 老师们在同情中也感到有些不解: 张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学期, 我和张老师任教同一级部, 平时有了些交往, 课外的闲谈也多了起来, 在不经意间, 张老师谈到了自己 “失眠” 的一些 “细枝末节”, 细细归纳起来, 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是学科地位低, 工作的压力较大。 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上了多少节课、 承担了多少工作量, 而主要是来自学校对老师们的考核机制。学校对老师们的考核采用的是多元评价, 教师的各项工作都由相关科室进行专项考核, 均以分数的形式进行量化, 最终按总分的多少对教师进行排名, 各类评优树先、 表彰奖励, 乃至绩效工资的发放等都按名次来划分确定。 张老师任教的是政治学科, “地位” 很尴尬, 前几年区里对政治学科的教学不做具体要求, 一度处于上级不管学校不重视的境地, 其教学情况可想而知。此外, 张老师又没竞聘上班主任,很多重要的分值得不到, 每学期教师的考核算出来, 张老师总排名在后面, 甚至连后勤教辅人员的得分都不如, 想得个表彰奖项更是奢望。 年年如此, 张老师的心情可想而知。 看着同年龄段的老师们都晋升到了一级教师, 张老师是既羡慕又着急, 心里有很强的不平衡感。

二是外出支教的影响。 张老师因考核较差曾被学校派出到本镇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张老师虽不情愿, 但也想借此换个环境, 争取一个好成绩。 于是在这一年里, 张老师总是早到晚归, 事事上心, 一人教着语文、 思品两个科目还担任班主任工作, 全校的课时量是最多的, 每次考试, 她的班级也是最好的。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年, 大家都认为她的考核应该是最好的, 得个表彰之类的绰绰有余, 但出人预料的是她的名次仍不在表彰之列, 学校领导的解释是学校的各类表彰名额有限, 不考虑支教教师。 努力工作却得不到认可,荣誉近在咫尺却被强行限制, 这些打击对张老师而言显然是难以忘怀的, 她每次提起情绪都难以自制。

三是对学校领导心存 “畏惧”。一次学校领导对功能室进行卫生检查, 匆忙中张老师未找到功能室的钥匙, 可能是面临局里的年终督导,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本次检查,就令后勤人员把功能室的锁撬了,还严肃地对张老师说以后不要出现类似的情况云云。 平心而论, 在本次检查中领导的行为有些不妥, 很失领导风范, 再说本次检查学校也没有提前下通知, 出现意外情况实属正常, 何况检查结果, 张老师的功能室卫生整洁、 各项使用记录详细规范, 在管理上没有任何问题。也许这样的情形对于多数老师来讲, 过去了也就忘了, 不会太在意, 但正是领导这次不经意的动作和话语, 在张老师的心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她总认为领导不认可自己的工作, 很轻视自己, 在学校里不自觉地开始害怕见到领导、回避领导。

四是离家较远, 无暇照顾家庭, 身心俱惫。 张老师的家距离学校有四五十公里, 每天上班都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 累计用时在一个半小时以上, 尤其在冬季, 每天几乎是天不亮就离家, 天黑了才回家, 天天往返于奔波中。 特别是她孩子出生后, 这种身心俱惫的状态使她很难照顾好孩子, 为了安心工作不得不把孩子长时间托付给公婆照看, 只在寒暑假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这种终日奔波, 外加对家庭、 对孩子的内疚, 日积月累也变成了她心中的一种无奈和痛苦。

每天值班时, 看到张老师背着黑色背包, 一手提着备课作业, 急匆匆去赶公交的背影, 内心总有一种难言的怜悯和同情。 “我们怎样帮帮张老师呢?” 我和办公室的同事商量。 “张老师的这种情况,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 更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啊!” “我们以后多和她交流, 对待工作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就好, 对一些事情不要想得太多……” 老师们各抒己见。 其实,教育行业已成为公认的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像张老师这样满怀焦虑却仍旧勉力支持的教师不在少数。我认为, 想要解决这类问题, 一方面要改善学校管理环境; 另一方面, 教师个人也须注重身心调节与专业成长。

首先, 学校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在细节上也要注重人性化, 严谨而不失温度。学校的各级各类表彰, 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制度执行, 但对那些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却因各种原因落选的教师, 学校完全可以有其他的精神奖励, 这往往会给这些教师带来莫大的激励。 另外, 冷冰冰、 刻板的上下级关系, 很不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在这种环境下, 教师就像头顶着天花板,时刻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 战战兢兢, 不仅个人创造性受到抑制, 长此以往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教育是强调创造性的行业, 学校是育人的 “小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师生之间, 也包括师师、 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尤其应该摒弃这种冷漠和严厉。

作为学校领导要珍惜和老师们共事的这种 “缘分”, 要关注好学校中的 “弱势群体”, 当老师们遇到困难, 领导要跳出自己的角色,从同事朋友的身份来帮助老师。 以前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 邻校的一名教师生病住院, 因老家在外地,孩子又小, 只靠妻子一人家里院里两头跑, 忙得心力交瘁。 学校领导知道后, 立刻让办公室负责发动男教师自愿轮班到医院照顾该教师,并且校长第一个报名负责夜间的值班。 相信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为这个校长点赞, 为这所学校叫好。 学校就是一个大 “家”, 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 学校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领导心里有了教师, 教师的心中才能装下学校,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劲往一处使, 学校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 教师个人要正确看待学校的考核。学校的管理要靠制度运行, 没有考核就维系不了制度, 彰显不了制度的权威性。 但考核的结果和名次并不一定是甄别教师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考核成绩和名次是由多项指标累计而成的,不担任班主任工作, 可能就没有班主任考核项目的得分; 没有论文发表或课题研究可能就少了个人发展项目的得分; 不担任学校的领导、可能也没有管理项目的加分……仔细分析一下学校的考核成绩, 对于多数的普通教师而言, 考核的名次大都在中下游, 被表彰的对象也是集中在班主任和科室领导的层面,换个角度来说, 这也是 “多劳多得”。 班主任有班主任的职责, 他们要随时处理班级学生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他们要精心组织各种比赛活动, 他们也是压力和繁忙并存的; 学校的科室领导也有忙不完的琐事, 应接不暇的检查督导, 其劳心劳力也可想而知, 所以完全没必要太在意这个分数, 没有必要在这些考核评价上 “劳神费力”。 我们可以在教学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在其他方面去捡拾教育的幸福和美好。

以前我有一个教英语的同事,教学成绩特棒, 家长口碑好, 学生都喜欢上她的英语课, 但工作以来从没有得过学校及上级部门的表彰。 一次我借此调侃她, 她微笑着回答我: “老师们都认可我的课,同学们都喜欢上我的课, 每学期学校领导都安排我教毕业年级, 年年被学生评为 ‘最喜欢的老师’, 这些还不够吗?” 这位同事每天在学校里都如阳光般的存在, 她的自信、 开朗、 洒脱, 如学校一道靓丽风景般影响了很多教师, 现在虽然她调到城区实验学校去了, 我们仍然视她为楷模榜样。 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要坚信自己的职业价值,当我们依靠自己的专业素养带给学生真实的成长, 并因此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敬慕, 这样的成就远远高于表彰、 职称等制度性的肯定。

再次, 教师要多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 我强烈地感受到, 在现实中多数教师过于关注学校的评价、 过于在意荣誉的得失, 却很少思考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 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 不要被一些 “鸡毛蒜皮” 的事情遮住双眼。 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满足感最终还是回归到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上。 就如张老师, 在学校尚属年轻教师, 毕业于省内知名师范大学, 在入职前曾接受过严格的考试选拔, 其专业水平、 业务能力、 综合素质、 自身潜力在学校队伍中绝对前列, 也正源于此, 才多次执教区级的公开课、 研讨课, 受到教研员的高度评价。 张老师完全可以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 可以结合教学实践, 进行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堂; 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 实现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可以深化时事政治内容, 让学生走出教材放眼世界……只要坚持, 在不经意间就会成为行业翘楚, 最终成为学科中的骨干、 带头人, 收获到源于职业的真正幸福快乐。 学科无主次之分,只要用心, 课堂都可以出彩, 教师都可以优秀。 况且这种专业的发展、 成长又不受学校任何制度限制和制约, 当到了一定的阶段, 学校还会主动为你搭建展示的舞台、 平台, 这样, 发展学生、 成就教师,由被动变主动, 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 要积极健康地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看待事物、 思考问题越来越客观、 理性了, 以前听到 “说我们教师如何累、 如何辛苦的牢骚话”, 我们都会随声附和、动辄义愤填膺, 结果如何呢? 职业是我们自己选的, 路是我们自己走的, 看看周围, 有什么工作是不辛苦的呢? 积极健康的心态会让我们轻松工作、 快乐生活, 面对 “朝六晚五” 的作息时间, 有的老师会抱怨在校时间太长、 自己睡眠不足,但也有老师说 “我们每天竟多了三个小时的锻炼身体时间啊!” 我们要看到职业的优势和闪光面, 让自己每天沉浸在职业的满足中。

无时无刻, 我们都要珍惜家庭生活。 我们工作的时候, 可以全身心投入, 一旦走出校园, 进入家门, 就应该立刻变换角色, 还原为人父母、 为人子女的角色, 尽享爸爸妈妈、 儿子女儿的幸福时光。 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 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陪孩子嬉戏玩耍, 可以为家人做一桌可口的饭菜, 可以陪父母饭后散步、 陪爱人逛街购物……这里不妨举我女儿小时候的例子,当时我女儿不满一周岁, 为了便于照顾她, 我们一家人就搬家住在了学校的两间平房宿舍里, 条件虽然艰苦, 但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 每天中午和傍晚, 学校偌大的操场成为我们一家人奔跑嬉闹的天地, 也正因为有了在校园生活的童年时光, 女儿变得开朗活泼, 酷爱读书和运动, 为后续学习成长打下了好的基础。 我们不可忽视, 一家人相亲相爱、 相偎相依, 手牵手、肩并肩, 欢歌笑语的真情瞬间, 也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之一。

生活不易、 人生苦短, 要学会为自己 “保鲜”。 一位以前的同事,因多年照顾生病的父亲, 导致从身体到心情都非常糟糕, 其父去世后, 她精神几近崩溃。 幸亏几个好友及时伸手相助, 每到周末就带她进行户外活动, 一段时间之后, 竟然彻底改变了她的 “精神面貌”,使她重新面对现实, 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还原了年轻时 “性格泼辣、做事风风火火” 的样子。 直到现在, 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每到周末在她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她和 “驴友” 踏山涉水的“九宫格”, 照片中已近中年的她们个个笑面如花、 身轻体健, 举手投足间俨然一群年轻少女。 人生在世, 就要主动去发现、 创造和享受自己的快乐, 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 多一份诗意, 多一份潇洒, 多一份平和, 多一份自我欣赏与肯定, 让心态永远年轻, 让生命多姿多彩, 尽享人生芳华。

猜你喜欢

失眠张老师领导
张老师喝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