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

2020-12-25付茜茜

文化与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师生过程课堂

付茜茜

伴随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在线教学的现实需要,当下学校在线教学模式也逐渐多元。网络在线课堂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之外,为师生的线上互动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传授知识与传媒技术操作技能方面都面临挑战,如何调整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也值得思索。在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加速融合时代,学生们能够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介阅读教学视听资料、收听教学语音或收看直播课堂等,传播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呈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新趋势下的网络直播教学,理应提升学生的在线课堂体验,在课程内容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过程中,以实现教育信息的最佳传播效果为重要目标。

一、教育传播视角下的网络直播教学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丰富着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网络直播教学借助传播技术而实现,网络传播技术所拥有的开放性、超时空性、海量性、超文本性、超媒体性、交互性等特征在直播教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理念与教育相结合,配合教学内容,呈现出更具特色的教育传播形态。在实际的教学效果评估中发现,学生为学习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将影响着在线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是网络课程设计中最为核心的问题。[1]网络教学方式包括网络视频录播、在线资料共享和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总体而言它和网络媒介技术息息相关。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作为教育媒体,师生通过直播进行课堂学习。

现代传播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给教育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教育模式,除专门应教育需求所开发的专门软件和平台之外,各类应大众社会交往需求而诞生的直播软件(如腾讯直播、丁丁直播等)也能够使用于网络课堂教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通过下载安装软件,就能较为轻松便利的实现在线共享课堂,如通过签到软件确定学生到课情况、使用电子白板呈现板书、通过屏幕分享模式与学生共享电脑桌面以及弹幕软件的即时互动等。对于教师来说,传播技术的运用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分享语音、视频或桌面的方式参与直播课堂,待课程结束之后,授课内容能够得到及时的保存,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视频复习课程知识。

教育传播是教育学和传播学两种学科的融合,也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教育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理念的支持,传播学的理论、信息传播模式等也鲜明体现于教育过程中。从本质上来看,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传播——知识的传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基于知识进行着传播活动。教育传播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吸收了较多传播学研究成果,诸如传播模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等,宏观视角中的教学传播集中体现着人类对于文化的传承。[2]互联网的崛起以及虚拟信息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改变,给学校课堂教育也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也引起教育领域对于教育传播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思考。互联网媒介革命深刻改变了人们与知识之间的关联,也改变了教育工作者传授知识的方式和大众的学习方式。通常来说,传统的教育传播学体系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3]教育媒体是教育传播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配合网络在线直播的丰富教学资源也将对课堂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教师运用现代直播通讯技术的能力也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教育传播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媒介途径,将知识、技能、思想以及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对象,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活动,较之其他传播活动,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规定性、受教育者的特定性以及媒介渠道的多样性等特征。[4]运用各类教学直播软件的教师成为网络教育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出镜方式再配以课件展示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身临其境感。有研究认为,在教师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出境对于教学责任感和教学投入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呈现教师形象时,学生会感觉学习效果更好。[5]教育传播与技术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新方法论的认知进展,技术也不断影响着教学理论,对于教育与学习方法、教学互动等方面都带来变化,在新传媒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广泛运用背景之下,教学实践过程也在传统课程授课模式之外,更多地偏向互动过程、虚拟过程和游戏过程等。[6]网络教学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向学生讲授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社会大众对传播技术的适应性,传播技术在践行教育功能方面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也促进着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和演示过程等都得到极大地丰富,且易于保存以供学生反复学习。便捷的网络信息环境促进着社会大众媒介素养和知识在更广范围的传播,在学校教育的网络化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主动顺应这一变化,将专业知识与现代媒介技术更好的结合起来。在网络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和媒介的数字化应用中,课堂的网络教学也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教育传播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都需要重新探索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作为教育传播者的网络教学主播

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传播者。教育传播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媒介途径,将知识、技能、思想以及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对象,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活动,较之其他传播活动,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规定性、受教育者的特定性以及媒介渠道的多样性等特征。[7]就教育传播的类型而言,从规模上看,它包括自我教育传播、个别化教育传播、集体教育传播;从师生距离上看,它包括面授式教育传播、远程式教育传播、混合式教育传播;从媒介手段上看,它包括视动教育传播、口耳教育传播和视听教育传播、计算机辅助教育传播和网络教育传播。[8]在网络直播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会,作为教育传播者的网络教学主播,于大众影像消费文化之外,在网际空间中打造知识课堂。在各类信息都极其丰富的虚拟网络信息环境中,教育工作者如何成为更好的知识传播者,离不开对于媒介技术的使用。在集体的仪式化的网络直播课堂中,教师成为教学技术的使用者和主导者,综合运用各类媒介工具打造完美的课堂,如通过点名软件签到以提醒学生及时到课,适时让学生开启语音和视频以确认其学习状态,以及通过师生讨论进行观点的分享与探讨等。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教与学的策略,深远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学技术学科核心理论的立足点,在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又需要重新定位,借助技术构筑具有真实感的学习环境,在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教的模型涉及到真实性情景化课程设计策略和探究性学习的技术支持原则。[9]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观点,运用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授课内容,通过收集学生的观点以及意见等进行有效地沟通式学习,在充满探讨和频繁的交互过程中完成授课内容并达成授课目标。

在传播学的信息传递模式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是能够达成双向沟通的,基于这一点,学生不应是被动的知识信息接受者。从教育传播的视角来看,教师是教育信息的编码者与教学信息的发送者和控制者,而学生需要成为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教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遵循明确性、易接受性、适量性和可记忆性、多通道传递等特征,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10]在网络直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克服教学的时空限制之外,更加需要增强授课内容的可接受性、可理解性和可记忆性,尽可能提供给学生较为感性和直观的授课材料,从形式上诉诸可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并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凸显知识的深度。虽然教师是否出镜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在线直播教学质量,但出镜在线直播授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面对面”的交流感与亲近感,有效地优化师生间的交流模式。

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共情作为心理学词汇,也被称作“同理心”或“同感”等,最初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意旨体验他人情绪情感、认知能力以及内心世界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且“共情”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法,消弭网络直播教学因为距离空间而产生的心理隔阂。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其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思考过程与观点阐发等,在教学过程中凸显情感共通,达成双方顺畅的沟通与反馈。在网络直播授课的互动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会学生通过直播课程学习新知识时的心理与状态,围绕着教学进程中不同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寻求解答的求知心理,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共同的探索和共同的成长过程。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的知晓程度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是有所缺失的,但如果教师合理地运用共情能力,把握学生的网络课堂学习状态和心理需求,理解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对于学生课程学习需求的感知力,适时调整授课方式,将网络直播教学变为一种合作式探究,将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

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答疑以及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网络直播授课计划,将教学任务的提前发布与课堂集体交流反馈相结合,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基于知识传递的情感互动过程,而不应仅仅屈从于工具理性,如此,才能使教学过程兼顾认知性体验、道德和情感体验,增加彼此的信任。[11]作为网络直播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需要建立对话式的授课模式,将直播教学的虚拟在场打造为师生之间的“心理在场”,通过“共情”让虚拟课堂更具“真实感”和“存在感”,通过情感互动增强网络直播课堂的凝聚力,以和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的涣散心理形成有效的对抗。

三、网络直播教学实践的优势与不足

通常来说,传统的教育传播学体系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12]不论在何种时代,该体系中的前三项都趋于稳定,但教育媒体会随着媒介技术的时代性演进而不断发展。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虚拟仪式化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有着诸多优势。

其一,共享在线课堂。师生不受距离和地点的限制,相聚于网络直播课堂。在网络直播教学中,没有了传统课堂的上、下课铃声提醒,师生在不同的空间地点进行着共享式和开放式课程学习,也能达成对于课堂时间的仪式化默契。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不在场的共享学习,对于学生保持始终如一的专注学习状态构成挑战。然而优势在于,它给予了师生之间共享授课与学习的时间,在虚拟的直播间打造网络知识课堂。从传统的“传递”框架转向“仪式”框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探索阶段。从“仪式”的角度,“传播”也就意味着分享,在“仪式”框架中的教育有着生存、对话与团结这三大特征,生存意味着将学校打造为一个共同学习成长的场所,对话意味着引导学生在学校这个场域中进行“对话”以丰富内心世界,团结意味着凝聚力。[13]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基于知识的传授与分享,师生之间更加需要构筑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网络课堂,在充满启发性的对话过程中,促进着知识的分享与传播。

其二,频繁互动交流比较容易实现。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技术传授课程知识,整个网络直播教学课程都离不开师生对于媒介技术的灵活使用,以弥补由于“教”与“学”地点差异而造成的现场感缺失。在远程的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的课外分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拓展课堂学习知识面,使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师生共享着媒介技术,为了丰富教学形式,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应凸显交互性和协作性,使课堂所授内容更具启发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签到软件、教学资料分享和作业发布平台以及带有弹幕的互动软件等与学生进行着极具交流感、参与感与体验感的网络直播课程学习。师生之间基于现代网络传播技术的频繁交流,直播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媒介化课堂。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技术传授课程知识,整个网络直播教学课程都离不开师生对于媒介技术的灵活使用,以弥补由于“教”与“学”地点差异而造成的现场感缺失。

其三,便捷的多媒体教学共享资料。在超星、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其他即时通讯软件平台中,教学视频、PPT等相关资料的上传与分享越来越便捷,课程作业的发放与批阅过程也较为简便。伴随着课程进度,适时的分享教学资料,也给予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查阅丰富的教学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整合网络已有的丰富在线教学资料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凸显课程特色,以提升教学效果。在远程的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的课外分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

其四,课程易于保存和回放。在线直播教学软件能够同步录制课程动态,或者教师可用录屏软件自主录制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们在课后复习时能够充分利用录播视频。在信息化课程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直播教学资料能够得到及时保存和有效利用,并不断促进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在教育传播的发展理念中,传播技术的应用对于推进新教学方法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网络直播教学给予了师生非常便捷的教育信息共享模式,使网络直播教学通过一定阶段的探索成为师生能够较好把握的教学方式,但也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思索和改进。

其一,课堂“在场感”的缺失。课堂“在场感”的缺失对于教师和学生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频繁与学生互动才会打消“自言自语”的尴尬心理,而在传统教室课程模式中并不需要刻意为了互动而互动。对于学生来说,网课学习时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势必有所下降,因为面对电脑听课成为一种“对象感”缺乏的信息传输,有可能增加听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疲劳。在对象感缺乏的网络授课与学习过程中,更加需通过多种方式制造一定的课堂“仪式感”。因而,网络直播教学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是需要在适应中探索和优化,以更好地把握授课重点。

其二,教师对于学生真实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把握有一定障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面对电脑授课,在虚拟课程中,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反馈能够做到及时,但是否真实准确却较难考量。学生在整个直播课程中以何种状态和心理上课,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倘若学生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中,也会让网课偏向“游戏式”的视频体验。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对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情况缺乏及时准确的了解之外,对每个学生差异化学习情况的了解也会存在一定缺失。因而,需要通过及时布置和批阅作业,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督促,才能较快知晓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并优化其学习效果。

其三,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和自制力将影响着教学效果。基于网络传播互动交流的平等开放特性,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需要体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直播教学过程中。因而,教师在网络直播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传统课堂教学,诸如创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互动手法将会是有益尝试。

其四,网络直播教学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方面尚存欠缺。在网络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极为重要。不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师生之间缺乏情感沟通,都容易带来一些误解,如学生感到失望或受到伤害,或是影响学生的自我探索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反应等,相反,师生之间基于共情,将有助于真正相互理解与接纳,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与探索。[14]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除了涉及专业知识之外,也更加鲜明的体现为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在网络直播授课过程中,情感互动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四、网络直播教学的优化与探索方向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演进,鉴于网络直播教学在实践层面难以解决的弊端,教育领域未来的改革将会继续依托作为教育手段的传播技术,网络直播教学还需进一步探索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传播理念指引下,不断将先进的教育形式与优质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教师而言,需要把握直播教学的技术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优化直播模式。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步骤包括教师准备线上教学资源、学生自主线上学习、师生互动线下教学、教师课后教学反思[15]。在网络直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需要教务部门实时进行调研,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或者依托较为专业的课堂教学互动辅助工具获取参考信息,适时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把握班级群体特征之外,还需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特性以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从课堂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传播技术的发展演进将会更新教育领域的传播策略,进而推动课堂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线上直播教学模式将会成为线下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未来课程教育较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它主要依托相关课程开放的教学资源,以各类教学平台或教育传播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理论的融合,适时总结与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课程资料和及时的指导,将线上的课程教学与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相结合,促进师生之间更加紧密和高效的互动沟通。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各类可用于线上线下教学工作的软件也将会更加丰富,将课程教学思路设计贯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检测与重点讲解、课后任务驱动式复习等环节,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补充和上传教学资料,经过一段时期的混合教学课程建设,课程的信息化资源也将更加丰富。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教育媒介工具的合理使用、学生学情的收集与反馈、教学反思与改进等环节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五、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环境的巨变,对于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育传播学视角下,作为网络教育传播者的教师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媒介素养以及媒介技术使用技能。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实时的信息共享模式达成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碍于现实层面的物理空间距离而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现场感”,因而,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提升学生在网络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作为教育传播者的网络教学主播需要改变教学策略,体察直播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平等开放动态共享的网络课程中进行双向沟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网络直播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目标,统筹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顺应时代需求不断优化,以提高学生在直播课程中的学习效果。鉴于网络直播教学的弊端,使线上与线下不同的教学方式彼此配合,不断改革与创新授课模式和师生间的交流方式,更好地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与合力,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师生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