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2020-12-24王洪涛吕云飞栾炳辉李凌云王英姿

生物灾害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鱼藤酮除虫菊吡虫啉

王洪涛 ,吕云飞 ,陈 敏 ,栾炳辉 ,李凌云 ,王英姿 *

(1.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5500;2. 烟台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3. 烟台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山东 烟台 264000)

【研究意义】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van der Goot)又名绣线菊蚜,属半翅目蚜科,在我国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苹果、梨、山楂等果树,是我国果园的重要害虫之一。苹果黄蚜以若蚜、成蚜群集于寄主嫩梢、嫩叶背面及幼果表面刺吸为害并传播病毒,其排出的蜜露还能够诱发叶片霉污病,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果品质量[1-4]。【前人研究进展】目前,使用化学农药仍是控制苹果黄蚜的主要方法,但其大量不合理使用不仅杀伤大量天敌、破坏果园生态环境,还造成苹果黄蚜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5-6]。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如何减少化学农药带来危害,已成为当前关注热点。

【本研究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植物源杀虫剂来源于天然植物,具有安全、低毒、低残留及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现代农业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多种蔬菜害虫防治,但其在果树害虫防治上应用还较少[7-10]。为更加有效地防控苹果黄蚜,减缓其抗药性产生,笔者评价了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效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以期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鱼藤酮可溶液剂、1.5%除虫菊水乳剂、0.5%苦参碱水乳剂、1%蛇床子素微乳剂,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在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园苹果树长势基本一致,供试品种为红富士,株行距为 3 m×4 m,树龄 7年,试验期间苹果生育期为果实膨大期,苹果黄蚜发生较重。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肥力、耕作等)一致,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以下处理:5%鱼藤酮可溶液剂分别稀释 400 倍(高剂量)、500 倍(中剂量)、600 倍(低剂量);1.5%除虫菊水乳剂分别稀释 400 倍(高剂量)、500 倍(中剂量)、600 倍(低剂量);0.5%苦参碱水乳剂分别稀释 800 倍(高剂量)、1000 倍(中剂量)、1200 倍(低剂量);1%蛇床子素微乳剂分别稀释 600 倍(高剂量)、800 倍(中剂量)、1000 倍(低剂量),以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 2000倍作为常规对照,另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小区 4 株树,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1.4 施药时期

试验于2019年5月22日苹果黄蚜发生初期施药1次。施药器械采用3WDS-2.6型分离直筒高压喷雾器(喷孔直径1.0 mm,工作压力2.5 Pa),以树冠内外叶片全部均匀着药,稍有药滴下淌为度。每公顷实际用药液量2250 L。

1.5 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每小区固定调查 2 株树,药前每株树按东、西、南、北、中随机选取 5个有虫梢,挂牌标记苹果黄蚜活虫数量,施药后第 2、7、14 天分别调查残存活虫数,共调查 4次。同时在 4种植物源杀虫剂高剂量处理区与对照区调查苹果黄蚜捕食性天敌瓢虫幼虫数量。应用 Excel 2003 和 DPS v16.05 数据处理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P<0.05)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效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与其使用剂量呈正相关(表 1)。药后 2 d 调查,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苹果黄蚜药效迅速,高、中、低剂量防效在 87.41%~92.00%,显著优于化学药剂 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 2000 倍处理防效(74.04%)。1.5%除虫菊素水乳剂防效在 60.65%~78.41%,中、高剂量防效与化学药剂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防效相当,显著低于 5%鱼藤酮可溶液剂中、高剂量处理。 0.5%苦参碱水乳剂防效在 60.96%~84.73%,中、高剂量防效与化学药剂 200 g/L 吡虫啉、1.5%除虫菊素水乳剂中、高剂量及 5%鱼藤酮可溶液剂低剂量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1%蛇床子素微乳剂 3 处理防效在80.51%~87.34%,中、高剂量处理防效显著优于化学药剂 200 g/L 吡虫啉,与 5%鱼藤酮可溶液剂 3 处理、1.5%除虫菊素水乳剂高剂量、0.5%苦参碱水乳剂中、高剂量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药后 7 d 调查,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苹果黄蚜防效为 94.52%~98.08%,显著优于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 2000 倍处理防效(65.99%)。1.5%除虫菊素水乳剂防效逐渐上升,在 77.30%~87.77%,显著优于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防效,中、高剂量处理防效 5%水平上显著低于 5%鱼藤酮可溶液剂高剂量,与低剂量处理防效相当。0.5%苦参碱水乳剂各处理防效在 65.89%~88.99%,高剂量处理显著优于 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处理防效,显著低于 5%鱼藤酮可溶液剂高剂量,与 5%鱼藤酮中、低剂量、1.5%除虫菊素中、高剂量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1%蛇床子素微乳剂 3 处理防效在 81.14%~86.08%,显著优于 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处理防效,中、高剂量处理防效与 5%鱼藤酮中、低剂量,1.5%除虫菊素中、高剂量及0.5%苦参碱高剂量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

表1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药后 14 d 调查,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苹果黄蚜防效为 94.54%~96.34%,显著优于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 2000 倍处理防效(54.98%)。1.5%除虫菊素水乳剂防效略有降低,在 75.16%~87.01%,显著优于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处理防效,高剂量处理与 5%鱼藤酮可溶液剂 3 处理防效相当。0.5%苦参碱水乳剂各处理防效在 70.64%~82.28%,显著优于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处理防效,显著低于 5%鱼藤酮 3处理;中、高剂量处理防效与 1.5%除虫菊素中、高剂量防效相当。1%蛇床子素微乳剂防效在74.50%~85.06%,显著优于 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防效,中、高剂量处理防效显著低于 5%鱼藤酮中、高剂量;与 1.5%除虫菊素和 0.5%苦参碱中、高剂量防效相当。

2.2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

由表 2 可以看出,4种植物源杀虫剂高剂量处理对天敌瓢虫幼虫较为安全。药后2 d调查,0.5%苦参碱 EW800 倍虫口减退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5%鱼藤酮可溶液剂 400 倍,1.5%除虫菊素 EW400 倍,1%蛇床子素微乳剂600倍,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2000倍处理虫口减退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药后7 d、14 d 调查,4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化学药剂 200 g/L 吡虫啉各处理虫口减退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表2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瓢虫幼虫的安全性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源杀虫剂是从具有杀虫特效的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多种农业害虫有很好的防效[11]。供试植物源药剂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和蛇床子素是应用较为成功的植物源杀虫剂,广泛应用于蚜虫、菜青虫、韭蛆等害虫的防治[9,12-14]。本文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防治效果良好,其中鱼藤酮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优于常用化学农药吡虫啉,药后 2 d 防效在 87.41%以上,药后 14 d 防效在94.54%以上。除虫菊素、苦参碱和蛇床子素对苹果黄蚜防效可达 14 d,防效在 77.76% ~87.01%。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苹果黄蚜捕食性天敌瓢虫数量无明显不良影响,其对苹果黄蚜防效较为理想,可能与植物源杀虫剂在苹果虫害防治中使用次数较少有关。

鱼藤酮广泛存在于鱼藤属植物的根皮部,具有触杀、胃毒、拒食和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 15个目,137 科的 800 多种害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8]。除虫菊素来源于一种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除虫菊,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毒剂,具有麻痹昆虫中枢神经作用,是防治菜青虫、烟蚜等害虫的理想药剂[15-16]。苦参碱是是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一种生物碱,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具有杀虫、杀菌活性[17]。蛇床子素是从天然植物蛇床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具有杀虫和杀菌活性成分的新型农药,目前应用于病虫害防治方面效果较为显著[18]。4种植物源农药能起到很好的控制苹果黄蚜的发生,建议在苹果黄蚜发生初期喷雾施药 1次,减少化学农药施药次数,以减缓害虫抗药性的积累。今后尚需加大 4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控苹果黄蚜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鱼藤酮除虫菊吡虫啉
不同基因型生态型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含量分析
Apelin-36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天然植物源农药除虫菊酯的杀虫特性、作用机制及应用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天然除虫菊酯化学成分制备分离及光稳定性研究
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上的消解特性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鱼藤酮诱导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