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中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20-12-24陶宇星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证书中职制度

陶宇星

(马鞍山技师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1 1+X证书制度背景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

在《方案》里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拉开帷幕。

2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学校主要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两大类。由于普高社会的认可度较高,中职普遍不被看好,人才市场的“高消费”,导致出现“一脚高,一脚低”现象。受到长期社会观念的影响,中职生源少,就业岗位门槛低,职业晋升受限。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这种环境下,职业学校老师积极性不高,学生也存在混日子的现象,教育和教学模式亟待改革。目前所处现状如下:

2.1 人才培养方案滞后

由于中职实训条件受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是重理论、轻实践,师资队伍大部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制约了方案的制定,往往是六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没有更新,每年拿来即用,专业紧密度低。特别是国家取消了大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例如:电子商务师、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等,原来教学计划里的取证课程没有相应内容替代,行业认证又过多过杂,难以确定,培养目标急需调整。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教育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课程偏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实践,与行业接触少,课程在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在十年前已经设置《电子商务法规》课程,直到2019年1月1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才正式实施;已经过时的《FLASH动画制作》还没有被目前风靡的H5课程替代;在新媒体营销和网店客服内容方面,没有设置相应课程。这些都体现了课程设置与专业发展极不平衡,有的课程落后于社会发展,有的课程过于超前,有的新兴核心课程没有开,存在设置不合理情况。

2.3 师资力量薄弱

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教学偏理论知识体系,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长期不处于专业前沿,教研多于科研。上课基本照本宣科,专业最新的发展,很难接触,几乎没有了解,学校闭塞的环境,让专业教师长年处于啃老本,“闭门锁国”的状态。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准确认识和分析,无法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

2.4 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进入职业学校,普遍缺乏自信心,对前途看淡,没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情况。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对专业前景也不报希望,做事喜欢自我否定,认为来上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没有把专业看作是未来成就自我的源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让学生一直不知道学的专业是什么内容,以后会做什么。

2.5 产教融合不紧密

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与企业在专业培养目标不同,造成培养的学生没有针对性,去企业很难胜任,企业甚至需要重新进行培训。企业按照需求提出的培养要求,学校也没有对应的教师可以实施教学,校企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运行不畅,合作受阻。

3 引进“1+X证书制度”改革

3.1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1+X证书制度”的引入,让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有了重新的认识,可以制定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个方案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目前有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和网店运营推广两个证书(初、中级)系列。如何进行专业培养,通过由学校、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选择更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确定最终的培养目标。

3.2 课程设置动态调整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也有了方向,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强化的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配套设置。课程教学计划由制度专业团队设计,更好的实现了理实一体化,内容及时更新,将课程内容设置成一个个任务环节,这些任务由于有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参与制定,内容上更符合专业前沿发展,与时俱进。即深化了内容,也巩固了知识。

3.3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X证书制度”由于引入的都是新课程、新内容,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师资培训,通过学习考核后,取得师资证书,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原来教师只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现在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可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甚至可以参与企业运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加上许多内容是最新的前沿知识,对于教师有一定的要求,迫使教师去钻研专业新领域,自我充电,实现专业上的升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4 学生学习有了目标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1+X证书考试,取得相应级别证书。由于是企业参与制定并认可的认证,证书的含金量更高,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合格者还可以将学习成果登记到学分银行。学生有了目标,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为了通过考核,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有的学生还报考了多个证书,说明学生也认可这种学习方式。

3.5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由于“1+X证书制度”有企业和专家加入,校企双方可以相互沟通,从深度和广度上了解彼此的需求,选择相应专业领域进行开发课程。学生在学习1+X相关课程的同时,也相当于完成了企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实践则通过教学教革,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实现订单培训,校企双方有了更深入和更好的合作,能够为国家输出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4 所面临的问题

“1+X证书制度”是一个新的事物,如何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考核,取得相关证书。学生是否适应这样的考核,通过率是否能够达标,这一系列过程都要摸索和实践。

考核内容更新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有些专业,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迅猛,内容更新快,在考核知识点上,需要紧跟专业发展,动态调整内容。

中职教师在习惯了捧书教学,几年内容一样的情况下,现在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需要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师资证书,参与教学。对于有些专业有多个认证,则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年青教师还有精力,年长教师则可能会有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还很年轻,中职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要从教学出发,从教师出发,从学生出发,立足企业和市场发展,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来提高其专业质量,这样才能使中职教育培养出大量国家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证书中职制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收录证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