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概论》课程“3+3+n+e”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20-12-24王发友喻长志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马鞍山概论教学活动

王发友,喻长志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马鞍山 24304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职高专学生的一门必修思政课,设置4个学分,其中实践教学1个学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学情相比,高职高专学生的一个特点在于理论基础和学习素养方面较为薄弱。然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思维感性化、跳跃化,动手能力较强。因此,立足高职高专学生成长规律上好《概论》课,必须在课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开展实践教学,用社会实践和感知体验来增强他们对理论的认同。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明确要求,其中涉及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时,他强调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本文从高职高专《概论》课“3+3+n+e”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贡献有益视角。

1 “3+3+n+e”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2019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文件中明确要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2]教学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概论》课如果单纯依靠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体验,必然造成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则低头玩手机或睡觉,甚至出现“逃课”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产生心理排斥,愈加不喜欢《概论》课,造成正确的理论进不了学生的头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就会滑坡,正确的三观难以形成。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2008年起,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渐建立了具有校本特点的“3+3+n+e”实践教学模式。

在学期之初,由学校制定下发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通知全体思政课教师使用,并且利用开学第一课向所授班级学生广泛宣传,提高他们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第一个3是指每学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有3次。第二个3是指每学期开展3次校内实践教学。n是指平时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活动n次。e是指进行网络实践教学。”[3]

2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的内容设计

2.1 3次校外实践活动设计

学期初,学校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结合不同主题和专业特点,设计具体的实践教学项目,纳入整体教学计划。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任选一个项目菜单予以实施,实施次序可以据实加以调整。活动前,授课教师设计好具体项目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线路、经费预算和安全预案等,并做好项目审批手续。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组织,授课教师参与和指导,班级和人数较多的项目可以邀请辅导员协同配合。实践结束后,授课教师布置和评阅作业,对优秀实践成果予以宣传报道。

1.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设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旨在让学生体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树立“四个自信”意识。主要项目菜单如下: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展示馆;马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当涂生产基地;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南部示范园区;郑浦港新区;马鞍山台湾农业产业园;和县蔬菜种植基地和安民蔬菜批发市场等。

这类主题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立足地方产业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考察马鞍山的市容市貌、学校周边产业园区和高端制造企业,感受马鞍山市“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城市文化。这样的实践主题既能把课程内容融入其中,启发大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产生的根本动因,又能凭借新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地方高校学生对在本地就业创业的热情。

2.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旨在让学生体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培养民族认同和自豪感,了解本地区优秀文化基因。马鞍山地区人文荟萃,有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和县猿人遗址、霸王祠、乌江千年古镇、朱然家族墓园、马鞍山《千字文》文化产业园、李白陵园、采石矶太白楼、刘禹锡陋室等。

这类主题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和挖掘其传承基因和教育价值,深化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理解,提高《概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他们对市情和地方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担当意识。

3.围绕爱国主义和红色革命文化的主题设计

爱国主义和红色革命文化的主题旨在通过实践研修,让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感受新中国红色政权和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奋斗历程。主要考察项目包括:马鞍山濮塘烈士陵园、马鞍山西梁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皖南事变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凤阳小岗村、华西村等。

这类主题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与红色传承资源相结合,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熏陶,通过耳闻目睹受到感染和情感升华,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2 3次校内实践活动设计

校内实践教学具有方便组织的优点。高职高专院校有众多的专业门类,不同专业学生往往只了解本专业,对其他专业了解较少。校内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思政教育元素。如参观校史馆、其他专业实训室,请优秀校友回校开讲座等。

《概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极为丰富灵活,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设计学雷锋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清理教室、宿舍和公共场所卫生等;可以组织班级的男女生相互走访彼此的宿舍,促进了解与互帮互助。校内实践教学简便易行,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不需要包车等环节,效果显著,师生普遍容易接受。

2.3 n次课内实践活动设计

思政课内实践教学属于常规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堂上随机进行。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需要设计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主题,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播报式、互动式、辩论式、演讲式、表演式、观影式等等。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尤其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可以有效克服教师满堂灌、学生或睡觉或玩手机的不利局面。n次的课内实践活动,主题新鲜,通过小实践阐释大道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如结合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设计必要的剧本、情景和道具,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鞭策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在讲解“诚信”的价值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手机资费、考试作弊情况等。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组织起来相对容易,贴近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需要条件少,可操作频率高,实施效果好,是一种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好的形式。

2.4 拥抱互联网+,开展e(网络)实践教学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已经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新媒体技术的海量、快速、交互、便捷、隐秘等特点对他们极具吸引力。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等交互平台参与其中。所以,高职高专的《概论》课教学工作也要拥抱互联网+,开展e(网络)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不能简单地一堵了之,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的新载体、新平台。

加强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近年来需要重点关注与建设的环节。在办好学校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开办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微博等。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开通了《思政之窗》微信公众号,要求思政课教师加入班级微信群、QQ群,经常与学生在群内交流互动,及时推送好的文章,与大学生谈人生理想,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等。e(网络)实践教学不受时空影响,师生能够及时有效沟通,从而把思政课教学延伸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全时空之中。

3 结语

3.1 增强通过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担当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因多种因素的制约,落实不够到位,难以覆盖所有大学生,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2008年以来之所以能够扎扎实实的、全覆盖的推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离不开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党委自觉落实 文件要求,党委主要领导长期讲授思政课,亲自参加集体备课会,主动参加思政课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参与设计和实施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

安全问题是制约高校开展大规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面对安全问题的担心,学校党委形成高度共识,强化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担当意识,重点是要制订好安全防范预案、为师生购买思政课实践活动意外保险、落实安全责任制、精心组织活动等,迄今没有发生过意外事故。

3.2 将《概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予以实施

高校要严格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的实践学分要求,重视《概论》课实践教学,统筹安排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科学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案,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向同行。

高校党委要统筹考虑思政课实践教学,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实施全流程管理。实践教学计划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实践主题、实践目标、具体过程、成果展示、安全预案等。分层次、系统性呈现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具体课程计划、具体实践项目,使得实践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要求。在学期之初,由思政教学部拟定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报校党委审议通过后下发实施。

3.3 多元化解决《概论》课实践教学经费问题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另一个制约因素就是活动经费问题。要全覆盖的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需求较大,单靠学校的生均思政专项经费支持显然不够,需要学校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预算予以支持,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个人也承担一定比例、力所能及的活动费用。

为了更好推动思政课社会实践,学校采取了学校出一点,学生负担一点,校企合作单位赞助、减免一点的多元化筹措经费机制,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

猜你喜欢

马鞍山概论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