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20-12-24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线下院校信息化

李 阳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手机在现代课堂的使用频率大大上升,给现代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高职院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众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教学中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做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迅猛推进,如何科学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混合式教学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成为目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必要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融合了慕课、微课等多种教学平台相继出现,网络学习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受时间、地点和学习形式的限制,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无法替代传统课堂教学。而传统的课堂一般仍是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学比较单一,虽然老师也尽可能的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但仍然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加上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性,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使得传统教学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充分利用网络和线下教学资源,实现了课堂教学和课后自学的连续化,给教育者打开了新的思路。

混合式学习从美国率先兴起,它是在信息化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改进后得到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信息化在线学习两种线下线上方式结合起来。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首先引入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他认为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以学为主”的主动探索过程,通过最大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创新能力、知识技能等。从基础资源建设来看,包括高职在内的高等教育院校都在不断进行网络教学平台、MOOC、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开发与建设,在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方式等各方面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这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2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教育的学情和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较为复杂,主要是从中职、职业高中、普高升学的,分数差距较大,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层次不一,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和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加上这些学生往往自律性差,喜欢玩手机,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尤其对内容单一枯燥的知识点学习效率很低。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习仍然是课堂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做笔记、课后完成书面作业,这类教学模式进度统一,能够完成教学内容,但对两极分化较大的班级来说很难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尽量使用任务驱动、项目分解、课后实践等方法以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地完成学习任务,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无法得到良好发展,师生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

2.2 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不够完善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也开通了学习平台,但从教师和学生登陆情况来看,学生的使用情况不太理想,其中的教学资源大多是网络资源,和实际使用的教材脱节且不能及时更新,网络后台的教学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学习效果分析有一定滞后性,从线下教学环境来看,仍然是传统的两人一桌或者阶梯教室结构,这种结构使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过于局限,互动环节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3 教师缺乏混合式教学能力

在混合式教学的运用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不断适应和探索,缺乏经验和信息化能力。大多教师认为只要将信息资源上传,发布作业及管理学生即可,无法掌握平台工具的性能,也很难较好的开展头脑风暴、讨论、测试等项目,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线上线下课程融合,对学生成绩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需要认真备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混合式教学则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通过平台分析学生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法,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3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的方法

3.1 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

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定期更新和完善信息化平台。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技术,同时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达到校企双赢目标。同时转变思想,让师生从观念上得到提升,开展相关培训,尤其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微视频制作能力。在线上教学资源的选择中,充分利用慕课平台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和制作课程视频,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力,平台是“线上”与“线下”相互衔接的重要工具,当前用于信息化教学的平台很多,如“云班课”、“雨课堂”、“学习通”等,通过App能够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开展讨论、测试和布置作业等,教师可以选择功能较为完善、适合本班级学生水平的平台工具,在使用前系统规划学习功能,为学生构建一个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进去,及时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对学习进度、课后测试进行监督,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不断调整教学过程。

3.2 把握职业特色,融入实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学生课前在线上通过网络提前自学知识点,线下通过课堂进行知识的提升,课后完成拓展实践。而高职院校因为具备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要将“职业化”特色贯穿线上与线下各环节,体现职业教育知识性、技能性和职业素养。尤其各类实训课程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应借助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有利条件,积极与行业、企业对接,实时更新将最新发展动态、技术引入教学中。线上选择资源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丰富学生课后学习资源库,帮助学生知识回顾、能力扩展,线下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实践训练,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为例,在学习静脉输液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可以提前将制作好的课件资料、录制静脉输液操作等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前登录平台,学习并完成在线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完成率和容易出错的部分在课堂教学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展实训练习时通过分组演示,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在课后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录制自己的训练视频进行上传,通过分组讨论对学生实训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更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3 优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管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理清思路,不仅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还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不同考核方式的运用。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适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合理选择课程,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这样不仅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可能还会造成师生负担过重,学生的抵触等,因此混合式教学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拥有更多练习和归纳的机会,而教师把握全程,适时引导点拨,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主动性。要加强全过程管理,对进度较慢的学生时常提醒,督促同学们完成线上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其他的干扰因素。在考核时,要区别于之前的传统考试,基于共享资源与在线教学平台,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从仅看测试成绩转变为关注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动态考核评价,通过学生学习参与度、完成效果、线上讨论积极性、日常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综合的方式,合理设置每一项的占比,充分考查学生理论、实操的运用能力。

混合教学模式在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动态调整、循序渐进,在前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教学初期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学资源和学生能力不匹配等,因此要稳步前进,发挥最大优势。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学情的改变,高职院校又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社会扩招、校企合作培训、新型学徒制教学等,尤其在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过渡中,混合式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完善各类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适度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线下院校信息化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